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南寧市 | 柳州市 | 桂林市 | 梧州市 | 北海市 | 防城港市 | 欽州市 | 貴港市 | 玉林市 | 百色市 | 賀州市 | 河池市 | 來賓市 | 崇左市
廣西的相關信息
廣西旅游投訴電話
廣西旅游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廣西最佳旅游時間
廣西位于我國的南部邊疆,緯度較低,屬亞熱帶氣候,地形略呈現盆地狀,全年多雨,氣候溫暖而濕潤,一年四季都很適合旅游。

廣西旅游特別提醒
苗家“三忌”
忌吃“豆腐酒”,即不歡迎粗口話、臟話和鄙話。
忌穿濕草鞋進入木樓。
忌倒水下廊樓。

廣西娛樂指南
到廣西可以享受到豐富的娛樂活動,這里眾多的兄弟民族過著載歌載舞的多彩生活,除了歌舞,各民族都有著不同的娛樂節目,游人可以加入其中與當地人同樂。
比較著名的娛樂活動有壯族的竹杠舞,當地人會領著游客在來回夾碰的竹杠中蹦跳;也可以坐上馬車,在舉著火把的人群里親身體驗一回壯族的迎親禮;還可以觀看瑤族婦女的頂竹杠比賽以及斗馬表演;如果正好趕上苗族人的蘆笙節,游客還可以聽到空靈、優美的蘆笙演奏,一飽耳福。

首頁 >> 廣西 >> 玉林市 >> 北流市

 

  北流市,玉林市代管縣級市,舊稱“粵桂通衢”“古銅州”,歷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稱。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總面積2457平方千米。北流市常住人口121.68萬人。北流市下轄3個街道、22個鎮。

  南朝齊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而得名,無屬縣。南朝梁(502—557年),北流郡改稱北流縣。1994年,撤縣建市,仍屬玉林地區。1997年4月,屬玉林市。北流市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中國陶瓷名城、建筑之鄉、荔枝之鄉、百香果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慈孝文化之鄉、世界銅鼓王故鄉、中國鄉賢文化之鄉和廣西第二大僑鄉。

行政區劃

  北流市轄3個街道、22個鎮:

  街道:陵城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

  鎮:北流鎮、新榮鎮、民安鎮、山圍鎮、民樂鎮、西埌鎮、新圩鎮、大里鎮、塘岸鎮、清水口鎮、隆盛鎮、大坡外鎮、六麻鎮、新豐鎮、沙垌鎮、平政鎮、白馬鎮、大倫鎮、扶新鎮、六靖鎮、石窩鎮、清灣鎮

 

建置沿革

  南朝齊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而得名,無屬縣。南朝梁(502—557年),北流郡改稱北流縣,是北流縣行政建制之始。北流縣宋、齊屬越州,梁、陳屬合州。
  隋屬合浦郡,大業二年(606年),廢陸川縣建置并入北流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北流縣析置北流、陵城、扶來三縣,復置陸川縣,均屬銅州(治所北流)轄地,貞觀元年(627年)屬容州。乾封二年(667年),北流增置羅卞縣(治所今六靖長江村)。總章元年(668年),又增置峨石縣(治所今隆盛香圩村)。新增之兩縣及扶來縣屬禺州,北流、陵城屬容州。
  宋開寶五年(972年),撤銷峨石、扶來、羅卞、陵城四縣,其地并入北流縣,屬容州都督府普寧郡轄地。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北流為容州路總管府轄地。明洪武十年(1377年),北流縣改隸梧州府郁林州。
  清順治八年(1651年),北流改屬梧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屬郁林直隸州。
  民國元年(1912年),北流屬郁林府。民國2年撤郁林府,設立郁江道,北流為其屬縣。民國三年(1914年),改郁江道為蒼梧道,北流屬之。民國十五年(1926年),廣西省政府成立,廢除道制,北流直屬省府。民國十九年(1930年),北流屬郁林民團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北流屬梧州民團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民團區改為行政監督區,北流屬梧州行政監督區。25年,置潯州行政監督區,北流屬之。同年,增設郁林行政監督區,北流屬之。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郁林行政監督區改為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簡稱第六區),北流屬之。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原第三、五、六區合并為第三區,北流屬之。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北流、郁林等6縣劃出,新置第九行政督察區(簡稱第九區),北流屬之。
  解放后,仍稱北流縣,屬郁林專區。1951年7月屬容縣專區。1958年7月,撤銷容縣專區,設立玉林專區,北流屬之。1971年,玉林專區更名為玉林地區,北流屬玉林地區。1994年,撤縣建市。仍屬玉林地區。
  1997年4月22日,撤銷玉林地區,設立地級玉林市,國務院(國函[1997]26號)批準同意原玉林地區的北流市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直轄。
  1998年5月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同意北流市由玉林市代管。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北流市地處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東與容縣和廣東省信宜市及高州市毗鄰,西與玉林市玉州區、陸川縣接壤,南與廣東省化州市相連,北與玉林市興業縣和貴港市桂平市相鄰。

  地形地貌
  北流市屬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貌中總稱桂東南丘陵臺地,但由于境內南部地處云開山脈及其余脈天堂山,北臨大容山脈,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南部自南東向北北西傾斜,其主要的河流圭江河向北而流;北部(端)自北西向南東傾斜;中部(靠北)地勢低緩。境內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山地、丘陵、平原各地均有,尤其以丘陵分布較廣泛。

  氣候
  北流市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空氣濕潤,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冬短夏長,氣候溫暖,溫差小,無霜期長。春季冷暖空氣交錯頻繁,陰冷多雨;夏季高溫多雨,降雨集中,光照充足,空氣濕潤,氣象災害頻繁;秋季天氣干爽;冬季晴冷少雨,空氣干燥。降雨量地域分布受地形影響差異明顯,表現為兩端多,中間少,即中、南部從南向北逐漸遞減,北部大容山區增加。

  水文
  北流市境內河流分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流江水系和鑒江水系。主要江河16條,其中流域面積50平方千米以上的江河有12條。河網密度4.15千米/平方千米。流域總集雨面積2593.6平方千米。西江水系河流市境內總集雨面積1546平方千米,占全境總面積2452.26平方千米的63.04%;鑒江水系河流集雨面積共584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23.81%;南流江水系河流集雨面積共326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13.29%;境外客水集雨面積136.6平方千米。湖泊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地下水和地下河主要在北部。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北流市有中小學校353所,共有高中10所,其中公辦高中7所(廣西北流市高級中學、北流市第九中學、廣西北流中學、北流市第二中學、北流市第六中學、北流市第四中學、北流市第八中學);國有民辦高中3所(北流市銅州中學、北流市富林中學、北流市第三中學)。有中等職業技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有幼兒園506所,其中公辦幼兒園53所,民辦幼兒園453所。
  中專學校有北流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北流市衛生學校。

  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北流市圖書館
  北流市有公共圖書館1個(紙質藏書35.84萬冊),博物館1個。業余藝術表演團體46個。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8.45%,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9.05%。

  醫療衛生
  2019年8月,北流市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北流市有醫療衛生機構330個,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總數2026人,衛生技術人員6124人,醫院、衛生院開放病床數5334張。

 

交通運輸

  北流市屬于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北部灣經濟區結合部,是中國西南地區向東出海和東盟國家與中國中西部地區交流合作的重要便捷通道之一。境內有洛湛鐵路、南廣高速公路、玉鐵高速公路經過,在建南寧(蘇圩)—北流(清灣)高速公路。擁有鐵路客運站、貨運站和4個高速公路出口。玉(林)容(縣)一級公路橫貫東西,北(流)寶(圩)二級公路縱穿南北,浦(北)寶(圩)二級公路橫穿南部。

歷史文化

  北流年例
  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茂名、化州、高州、電白縣、信宜及鄰近的湛江、吳川一帶,而和粵西人文相通、語言相同的廣西北流南部六靖、清灣、石窩、白馬、大倫、扶新、平政等鄉鎮每年亦都會舉辦年例,各地舉辦地年例的時間各不相同,集中在過完春節的農歷正月、二月份,其余一些“翻秋”年例(在秋收后的一個月舉行,大都是在農歷三月至十一月)則每個月都有,年例節一般一個村莊一天,少數兩三天。也有附近數條村莊的年例節都是在同一日的。農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廟為中心,周圍幾個村子一起舉行。少數地方一年中還會舉辦兩次年例。

  語言
  北流人都是講漢語方言。其中,北流白話(屬粵方言)使用人口最多,清灣、六靖、平政、大倫、白馬、扶新、六麻、新豐、沙垌、隆盛、大坡外、新榮12個鎮全部講北流白話,其余各鎮也以講北流白話的人口占多數。北部有部分地區講客家話(當地人稱“時州話”),個別自然村通用閩方言(當地人稱“鶴佬話”),當地母語講客家話、閩方言的人一般都會講北流白話,大部分母語講北流白話的人不會講客家話或閩方言。北流人講的白話、客家話和閩方言都保留了較多古音成分,具有明顯方音特色。由于與來源正音缺少溝通印正,又與北流白話互相融合滲透,北流本土的閩、客方言已與正宗的閩、客口音有很大不同,具有“變白”趨勢,如大里鎮林垌村灶肚田自然村,其客家話口音已極其接近白話,不懂客家話的本地人也可以聽得懂。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社會變化發展、人口流動頻繁,普通話逐漸推廣普及,會聽、會說普通話的人不斷增多,各中小學、幼兒園基本都使用普通話教學,機關單位工作用語很多也使用普通話,北流語言不斷產生變化,很多語音、詞匯和語法已向普通話靠攏,方言色彩逐漸變淡。

風景名勝

 

圭江

  圭江,本名北流河,北流市最大的河流,全長121.6,有大大小小的支流十三條,流域集雨面積165平方,是北流的母親河。圭水秋波,就是北流八景之一。

 

勾漏洞

  勾漏洞風景名勝區位于北流市城區東面3處,占地面積204公頃,是全國道教“三十六洞天”的“二十二洞天”。巖洞全長1500米,勾、曲、穿、漏、奇景天成,洞內石柱、石筍以及各類天然奇特的鐘乳石縱橫交錯,千姿百態。洞前亭臺樓閣,雕梁畫棟,綠樹婆娑,曲徑通幽,石壁上歷代石刻琳瑯滿目。

 

鬼門關

  中國十大名關——鬼門關位于今廣西北流市城西,介于北流、玉林兩市間,地處于六萬大山與大容山交接之處。有兩峰對峙,其間闊30步,俗號鬼門關。古代為通往欽、廉、雷、瓊和交趾的交通沖要,漢伏波將軍馬援征交趾,經此勒石,殘碑尚存。因其瘴癘尤多,去者罕有生還。諺云:“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唐宋詩人遷謫蠻荒,經此而死者迭相踵接。因為此處過多瘴疫,去得者難得生還,故此稱為“鬼門關”。

 

銅石嶺

  銅石嶺位于北流市東郊10處,分大小兩山,圭江自南而北饒過山前。銅石嶺冶銅遺址發現于1960年,是漢唐時期的冶銅遺址,也是嶺南地區發現的最早冶銅遺址。

 

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北流市北端23處,總面積2930公頃,平均海拔1000米,其中蓮花頂海拔1275.6米,為桂東南第一高峰。大容山山勢雄偉,森林茂密,是天然的亞熱帶植物王國,其中有國家級保護植物活化石—桫欏,花中皇后—金花茶等。園內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達8.3萬個/m。能有效改善神經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粵東會館

  北流粵東會館位于今北流市城區永安路一里9號。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筑坐西向東,原規模為三進兩廂兩天井一戲臺,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現僅存兩進一廂,占地面積642.6平方米。硬山頂磚木結構,鑊耳山墻,小青瓦屋面、青磚墻,抬梁穿斗式混合梁架。屋脊灰塑雙龍戲珠及博古紋,前座檐墻及廂房墻端堆砌陶瓷樓閣人物圖,檐廊柱間梁以石獅如意云柁墩作承重,三根枋墩雕刻人物及如意云紋,雀替透雕吉祥紋飾。中座內有4根花崗巖石柱支撐屋頂。庭院及通道均鋪設紅色階磚和花崗巖條石。

 

登龍橋

  登龍橋在西河流向圭江的入口處。據資料記載,該橋始建于宋元年,全長36.3米,拱跨10米,高5.5米,寬13.5米。橋面一邊為橋的通道,中間建風雨亭,為歇山頂磚木結構;一邊建殿堂,青磚砌墻,青瓦覆蓋,硬山頂磚木結構。頂部磚砌灰雕花脊,兩端飾鰲魚,中間為火球。殿內墻端繪飾古壁畫,園木柱作頂柱。橋東牌坊上刻著“登龍橋”三個大字,整座建筑風格獨特,莊重樸實。為北流八景之“龍橋夜月”所在。

 

李明瑞、俞作豫紀念館

  李明瑞、俞作豫紀念館位于城東北的田螺嶺,該館是紀念紅七軍、紅八軍首領李明瑞、俞作豫而建的。全館占地3533平方米,建筑面積810平方米,落成于1985年2月1日,館內陳列有介紹李、俞烈士光輝業績的文字、實物、圖片和自治區領導人以及紅七、紅八軍老戰士為該紀念館的題詞,該館現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成殿

  大成殿又名孔圣殿,高18.7米,長15.77米,面積247.6平方米,為兩層重檐歇山式宮殿建筑。頂上飾祥龍彩鳳、飛禽走獸,紅墻黃瓦,殿正同16扇鏤空雕花鳥蟲魚圖案,流丹滴翠,極其精工美麗。北流孔廟建筑設計精巧嚴密,體現了古代建筑藝術風格。

 

景蘇樓

  景蘇樓位于城區南門外江濱公園內,專為紀念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留跡北流而修建的,樓前有匾額“坡仙艤筏”。樓閣內有郁林州牧唐爾琨集聯,東坡的手跡書畫30多件。

 

會仙河公園

  會仙河公園位于北流市城西新區內,占地面積1800畝。一期于2012年9月開工建設,按“一河、六區、一園”的設計布局結合嶺南建筑及園林特色,建成了田園風光區、生態濕地景觀區、植物園區等六個功能分區和各鄉鎮園區,其中“夢之園”面積約170畝,是廣西首個由本級政府發動、社會籌資建設的園藝博覽園。該公園二期工程增建了游客接待中心、沿湖景觀路,并拓寬“會仙河湖”湖面,新增添一批綠色景觀與休閑地帶,總投資6300萬元。2017年獲評為國家4A級景區。

民間文藝

  木偶戲
  北流木偶分南部木偶、北部木偶。南部木偶是清代由高州傳入,唱高州木偶腔。北部木偶是明代后期由中原移民傳入,以本地的荒腔野調(山歌調,后有采茶調)演唱。樂器為打擊樂(小鼓、小鑼、小鈸、木魚)。清代北流木偶戲已盛名,同治年間“何派”木偶戲最負盛名,北流第一代木偶藝人何十二及其子何旭山唱做并佳,技藝超群,所到演出之處均深受群眾歡迎。清代同治年間及民國時期桂平、藤縣、玉林等地都有民間藝人到北流拜師學藝,并將木偶戲傳至這些地區。木偶戲從清末傳入北流后一直興盛不衰,一場戲常有數百、千余人觀看。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現代影視的普及而逐漸衰落,觀眾寥寥無幾,藝人逐漸減少。2005年,全市有民間木偶戲班30多個,藝人150人。這些藝人大多數為半專業,亦藝亦農。逢年過節,他們從事木偶戲表演活動,尤其是每年正月、二月份的北流南部各地鄉村年例,還可以聽到村落間木偶戲班的鑼鼓咚咚響、富有北流土白話唱腔特色的木偶戲唱曲。城區荔枝公園、橋頭公園、六地坡、望街嶺也時有傳統木偶戲表演。北流木偶的代表傳承人為平政鎮嶺南村的陳裕成,其弟子陳藝文組建的平政嶺南木偶隊堅持在北流城鄉演唱木偶戲,每年演出200場以上,每場觀眾幾十至上百人。

  采茶戲
  清代初期由江西贛南隨客家移民傳入北流,演出劇目多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音樂唱腔多民歌風味,深受群眾喜愛。由于多有“哪哎患”“依都呀”襯詞的特點,又叫“依都呀”。通常以1男、2女共3個人表演,彼此以哥妹相稱,表演時男執錢鞭和扇子,女持花扇和手巾,載歌載舞。20世紀80年代初,北流縣文化局組織編寫戲曲集成(采茶),在全縣各鄉鎮調查時發現清道光年間,大坡外鄉蒲桂堂村有一采茶組織叫燈華會,是玉林市發現的最早的采茶組織,廣西藝術研究所編寫的《廣西戲曲曲目》的采茶條目中,就引用了燈華會。清末民初時,北流南中北部較活躍的采茶班有18個。民國中后期,北流采茶盛行,出現了職業化的采茶藝人,塘岸的鄭遠,隆盛的鐘達等。鴨埌的“悅漢群”采茶班長年在外地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北流農村大唱采茶戲,歡慶翻身解放。采茶隊最多時100隊以上,最有名的采茶班是附城欖沖采茶班,演員人才濟濟。20世紀90年代以后,由于多元化文化(尤其是電視的普及)的影響,北流采茶漸已式微,采茶班都已解散,只是在節慶時,農村仍有散班(采茶老藝人拼湊起來)采茶演出。至2005年,最著名的欖沖采茶班雖仍存在,但幾名健在的老藝人,雖曾幾經努力,也無法培養出采茶新人。

  地戲
  俗稱人頭戲、牛嘿戲、牛娘戲,與采茶、木偶戲、勾嘴戲等民間劇種統稱民劇。北流地戲,是20世紀70年代后期產生的尚處于原始狀態的新生劇種。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農民渴求文化娛樂生活,就自己辦劇隊,自己演戲。桂東南的北流、容縣、博白、陸川等縣就出現一種新的劇種地戲。北流南部又稱作“牛嘿戲”。北流民樂鎮文化站地戲隊則有專職編劇人員,創編了27臺劇本戲,該劇隊的演員是從原來鎮的粵劇演員、采茶演員中挑選,該劇隊是全部演劇本戲的唯一劇隊。隨著多元文化的影響,以及農村大部分青年外出打工,農村變成了空巢,地戲也逐漸衰落,只是在節慶日或農家辦喜慶之事時,可看到散班(地戲藝人拼湊起來)地戲隊的演出,原民樂鎮文化站地戲隊的主要演員梁桂容經常在北流市或到外縣充散班演出,仍活躍在地戲舞臺上。2005年,全市有地戲戲班60個,藝人370人。

  北流山歌
  北流有唱山歌的傳統。民間把農歷八月十五看作是山歌節,有一首流傳山歌唱道:“八月十五是中秋,家家戶戶唱禾樓,唱了禾樓(臨時搭的歌臺,頂上蓋禾稈)禾就好,斗種落田十石收。”民國時期北流有一著名山歌手盧彩文,四處傳唱,民眾稱他為“唱歌人”。本地山歌是一種民間即興演唱、信手拈來的民歌,編詞巧妙,語多比興,常夾雙關隱語(諧音、反語、拗話),講夠韻味,或詼諧幽默,或俏皮活潑,或含蓄委婉,或情意綿綿,或暗含深意,引人入勝。一般七言四句,二四兩句押韻,多用民間口語和地方土話(南部中部山歌多用北流土白話發音,北部客家地區山歌多用客家話發音)。北流山歌主要有敘事山歌、對口山歌和即興山歌3類,形式有獨唱、齊唱、對唱、詠唱。若擺歌臺,程序為:自報家門,再行對歌,最后唱謝觀眾。市內塘岸鎮塘岸村水月巖附近的劉仙洞,相傳為劉三姐化石顯圣的地方。每年農歷四月二十一日,有不少群眾聚集這里祭祀劉三姐,以歌傳情,以歌會友,以歌為樂,成為一個傳統節日的“歌圩”。20世紀70年代—90年代,市(縣)文化館在每年的中秋節,都在圭江橋頭公園開山歌演唱會。1992年中秋節,玉林地區文化局在北流橋頭公園舉行山歌唱演比賽,有各縣歌手參賽,北流女教師韋開英獲冠軍。韋開英成為北流山歌代表性藝人,之后山歌表演者還有黃瑞清、羅世顯、黃紹振等。至2005年,在裴九娘文化節、羅政文化藝術節上時有山歌對唱內容。

  北流八音
  北流八音是桂南八音的同屬,又稱吹笛兒、吹六笛等,是獨具桂東南特色的漢族傳統吹打樂。它源自秦漢時期宮廷和軍中的吹鼓樂,至明末清初傳至北流,是由中原古樂以及桂東南漢族民間音樂融合而成,被音樂界同仁稱為“桂東南交響樂”。至2005年,八音仍廣泛用于北流城鄉的各種慶典、祠堂祭事、年例、廟會、紅白喜事以及舞龍、舞獅和地戲、木偶戲、采茶等地方戲曲、舞蹈的伴奏。主要代表藝人鄒成秋。

  喃哆嗬
  一種吹奏簡易民間自制樂器“喃哆血”的北流民間音樂,因為只能發出“喃、哆、嗬”3個樂音,故又稱喃哆嗬。主要流行于南部鄉村,其中六靖鎮、平政鎮、清灣鎮、石窩鎮等鎮鄉村最為盛行。每年民間節氣農歷七月十四中元節(鬼節)將至,北流南部鄉村群眾紛紛用一種叫“勒古”的闊葉植物和竹管自制“喃哆血”,到山野嶺頭吹響,笛聲低沉悲戚,如泣如訴,古樸動情。據傳民間吹“喃哆血”有驅邪壓煞之效。后成為鄉村群眾、孩童嬉戲娛樂的樂器。過了農歷七月十四日,鄉村群眾一般不再吹“喃哆血”,認為招邪。

  舞獅舞龍
  每逢過年、掛燈、元宵、年例、裴圣誕、北帝誕、花炮節等重大節慶,北流民間都有舞獅舞龍節目。北流的舞獅表演,是南獅的一種。表演者在鑼鼓八音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等各種形態動作,為節日平添了許多喜慶和熱鬧。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人們相信獅子是祥瑞之獸,舞獅能夠帶來好運。故此每逢喜慶節日、新張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特別是南部圩鎮、鄉村年例,舞獅隊逐家逐戶上門拜賀,東家在舞獅表演后要施紅包。從春節到年例、裴圣誕、北帝誕、花炮節,北流民間都有舞龍的習俗。人們在喜慶日子里用舞龍來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在北流南部每年農歷六七月都有吹奏“喃哆血”的習俗。西埌鎮木棉、新圩鎮下坡、大里鎮林垌、北流鎮九代、六麻鎮江夏、民樂鎮鎮西、南橋等鎮村龍獅隊較為活躍。此外,北流部分鄉村有節慶舞春牛(大里鎮)、舞雞公(大里鎮)、舞麒麟(塘岸鎮)、鶴舞(塘岸鎮)、竹馬舞(山圍鎮、民樂鎮、北流鎮、塘岸鎮、新圩鎮)、撐旱船(新圩鎮)、扭秧歌(新圩鎮)、鷯劇(又稱勾嘴或唱鷯)(大里鎮)等民間娛樂活動。

  粵劇
  粵劇從清代中后期由廣東傳入,在通行粵方言的北流傳播較為廣泛,發燒友眾多。清代隨著大批移民由南粵地區遷入及粵商東來,給北流帶來了商業文化,也帶來了粵劇文化。北流粵劇文化在清代盛極一時。民國時期,北流粵劇文化活動仍興盛不衰,縣城粵東會館前的露天劇場和陵城戲院常上演粵劇,省港名伶蘇州麗曾到北流演出。抗戰時期,粵劇著名刀馬旦、丑生陳皮鴨曾在北流蘿村云山寺戲臺演出粵劇兩月有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縣城有群工粵劇團和縣工商聯粵劇團,很多鄉鎮也成立有粵劇社團。1954年僅新圩鎮就有粵劇社團13個之多。北流老一輩粵劇藝人中,著名文武生有盧業鴻、蘇瑞君、黃杏林、胡上進、鄺建生等,著名花旦有盧瑞姬、李素卿等。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傳統文化藝術獲得新生,縣成立了專業粵劇團。主要文武生有孔繁偉、尤鎮定、楊超雄,須生梁志賢、花旦李甲蘭、李桂清、羅昭蘭、蘇昭芬等,上演的主要劇目有《十五貫》《梁山伯與祝英臺》《女附馬》《刁頑公主贛附馬》等。南國紅豆,粵韻流芳。1991年,隨著縣歌舞團停演粵劇,北流已沒有專業的粵劇演出團體。1992年,成立北流縣粵曲協會,時有會員60多人,堅持開展粵曲演唱活動。2001年,竇飛、羅崇榮等粵劇文化傳揚者和市內粵劇愛好者成立了紅豆藝術團、樂群藝苑。劇團成員自己出資購買樂器、道具,平時在廣場、公園舉辦粵劇唱演活動。新一代粵劇藝人中,主要有甘業廣、鐘佩珊、伍小群等。

 

榮譽稱號

  2016年,北流市被列為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7年6月,北流市被命名國家衛生城市。
  2018年10月,北流市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0年,北流市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0年度廣西高質量發展先進縣重點開發區
  2020年度健康城市建設進步最快城市
  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2020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2020中國健康產業百佳縣
  2020年,北流市入選廣西民營經濟示范縣(市、區)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1年,北流市入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
  2021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1年,北流市入選擬推薦命名第五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公示名單
  2022年2月,北流市入選國家衛生城市(區)名單
  2022年8月,北流市入選壹城智庫“2022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排名第62。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