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河北 >> 廊坊市 >> 鄉鎮介紹 >> 權村鎮 |
權村鎮 |
權村鎮位于大城縣城西南20公里,南接河間市、北連臧屯鄉、東臨里坦鎮、西與留各莊鎮、廣安鄉隔子牙河相對。權村鎮總面積64.24平方公里,耕地50046畝,轄22個行政村,總人口38362人,總戶數8250戶。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79元,實現財政稅收1436.4萬元,完成鄉鎮企業營業收入24.45億元,完成企業增加值6.64億元,引進域外資金3.5億元。 行政區劃 1953年建權村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改鎮。轄王權村、杜權村、苦水務、石家務、望帆長、驀門、留各莊橋、筱莊、東窯頭、西窯頭、東汪、前李各莊、后李各莊、白馬堂、前煙村、后煙村、于家務、董家房子、沈家房子、小祝村、九高莊、大高莊22個行政村。 鄉鎮企業 權村鎮鄉鎮企業發展迅猛,實現了保溫建材、化工兩大行業的升級換代。2002年權村鎮新上企業13家,其中投資200萬元以上的企業11家,千元以上的企業4家,廊坊全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廊坊國美硅酸鋁棉有限公司、廊坊天榮輕質建材有限公司、河北金旺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規模大,產品科技含量高,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 權村鎮高舉“工業強縣”旗幟,借助5·18平臺作用,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機制,優化發展環境,加快以保溫化工為主導行業的產業集群建設,使權村鎮私營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金地產業集群、杜權村工業小區、驀門工業小區、東汪工業小區不斷的發展壯大。權村鎮共有從事化工保溫建材行業的企業攤點28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家。 特色農業 河北省大城縣權村鎮地處黑龍港流域、子牙河畔、是久賦盛名的“金絲小棗”之鄉,具有上千年的小棗種植歷史,權村鎮的5萬畝耕地,全部為棗糧間作,其中3萬畝正在盛果期,年產小棗3萬噸以上。產的金絲小棗核小肉厚、皮薄肉甜、糖份較高,小棗輕輕撕開后,其間粘連著長達18厘米的金絲,故名“金絲小棗”。 據測定,每百克小棗果肉中含糖65.9克,熱量200千卡,維生素C380-600毫克,是蘋果的70倍,蛋白質12克,脂肪0.2克,粗纖維16克,鈣41毫克,鐵0.5毫克,此外還有豐實的鉀、鈉、鎂、胡蘿卜素、核黃素,維生素A、Bl、B2等。且維生素的含量也是百果之冠,故有“天然維生素丸”之稱。 棗的藥理作用極廣泛,是防病、治病的天然佳品,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棗有益氣補血、養腎、安神、平胃、健脾之功。據現代醫學研究,小棗具有防癌、滅菌、護齒、清熱、明目,調中益氣,補血養顏之功效,并可治療肺病、心臟病、高血壓、血管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防治壞血病,動脈硬化等。同時,對便秘。眼角炎、角膜炎也很好的療效。 2002年,權村鎮小棗喜獲豐收,因經銷商原因,國外出口定單拿到較少,造成小棗價格低彌,農民手中積壓了大量小棗。 2004年,權村鎮實現了“全部耕地全部棗,徹底消滅純糧田”的工作目標,棗糧間作成為權村鎮農業主導結構。目前,權村鎮共有棗樹49046畝,累計達到220.8萬株,實現了人均58棵樹,年產小棗9223噸,成為名副其實的“小棗之鄉”。 名優特產 薛家窩頭:百年傳統、宮廷貢品―里坦薛家窩頭。清朝道光年間,河北省大城縣里坦(古)鎮,薛氏獨辟蹊徑,制做窩頭。以其精湛的工藝,獨特的選材配方,制做的薛家窩頭,清香四溢,綿甜可口而遠近馳名。光緒末年,太監總管李蓮英(大城籍人),把薛家窩頭作為貢品送給慈嬉太后,慈嬉品嘗后,大悅,稱之為“黃金塔”,并親書匾額賜給薛家。此事在大城一帶廣為流傳并有史記載。薛家窩頭,是根據中國古醫學,醫食同源的原理,以糜子米、大黃豆為主要原料,輔以其它配料,屬純天然綠色食品。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份、粗纖維、細口感。食用后有降低血脂、膽固醇、高血壓及防治糖尿病的作用,經常食用能調節人的中樞神經及新陳代謝機能。其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一般面食難以相比的。 大城驢肉:大城縣驢肉是地方名優特產,俗稱“天上龍肉、地下驢肉”均為美味佳肴。大城驢肉源于明代,祖傳方法制作,配料。講究,風味獨特,有清香怡人,美而不膩之感,是大城飲食“三寶”之一。清朝總管太監李蓮英(大城籍)曾將大城驢肉獻予慈禧太后,得譽“地上珍品”之稱,從此大城驢肉名聲大振,路經之客必購品嘗。改革開放以來,大城驢肉得以開發,采用傳統加工制作方法,經高溫消毒,真空包裝后行銷全國,已成為旅游食品,餐桌佳肴,頗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