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湖南 >> 岳陽市 >> 鄉鎮介紹 >> 筻口鎮 |
筻口鎮 |
筻口鎮位于岳陽縣境北部,距縣城27千米。該鎮位于當新墻河上游,東臨甘田鄉,南接楊林鄉,西靠新開鎮,北抵西塘鎮及臨湘市地,距岳陽市區29公里,距省城長沙145公里,距縣城榮家灣27公里。總面積137.9平方千米,耕地面積5.8萬畝,其中水田51885畝。鎮人民政府駐筻口,鎮區位于東經29.1度、北緯113.2度。1990年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31人。近年鎮區發展速度加快,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水、電、路基礎設施較為齊全。現有常住人口6050人。 行政區劃 轄:新街、老街2個居委會;西游、九豐、游港、花坪、中湖、田塘、移山、西沖、筆架、鄧橋、小西、洲上、魯受、郭家、保安、熊市、三聯、小塘、新塘、界嶺、燎原、雙港、中安、劉桂、鍬塘、大塘、克敬、大堤、牌頭、四興、清潭、和平、朱侖、山上、大元、興安、沙坡、沙南、南元、明星、中心、世庠、橋埠、七市、井塘、東游、軍安、枚花、三港、大柳、中洲、筻口、仙安、潼溪、李何、新莊、老街、劉本58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因境內有新墻河,游港河流經匯合,舊時鄉民多置筻捕魚為生,故名筻口;一說二水相交,地形如筻而得名。鎮區早于清代即已形成集市,民國初即有南貨、百貨、飲食、日雜、布莊、旅店及手工作坊30余家。民國時期為復興鄉;1949年為筻口區筻口鄉,1953年設筻口鎮,1958年為大筻口公社,1961年縮小為筻口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同年恢復建制鎮。1995年,與潼溪鄉、熊市鄉合并為筻口鎮。 經濟狀況 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39371萬元,人平均收入2215元,財政總收入900萬元,各類稅收總額560萬元。? 鎮內有縣屬、鎮屬部門單位22個,現有工業企業78家,小型個體工商戶858戶,從業人員2500余人。2000年工業總產值2.5億元,實現工商各稅280萬元。以制造業、建筑業、餐飲業為主導產業,主要工業產品有鑄鐵管、自應力壓力水泥管、農用拖車、機制紙、工藝扇、預制構件、機制磚、飼料、成品衣鞋等。該鎮特色農產品: 稻谷,蔬菜。 社會事業 鎮區建有中學、小學,教學質量在全縣處于領先地位。鎮區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和發展,硬化了2條共25000平方米的寬8米的主街,安裝了60盞街道路燈,建有日供水量3000噸的自來水廠,農貿市場3個。筻口中心醫院技術設備先進,已評為省級一等甲級醫院,修建了全省一流的敬老院。 交通運輸 交通便利,市、鎮、村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是縣境云山、月田、相思、公田、饒村、甘田,臨湘白羊田、桃林、平江縣南江橋等鄉鎮的交通樞紐。組建了中巴車隊和交通運輸車隊,現有各種車輛940臺,其中貨車150輛,中巴車40臺,摩托車640臺,其他農用車輛110輛。 通信事業 通信事業不斷發展,現全鎮有程控電話4000多門,建有一個電信支局,三個模塊交換點,架設了中國移動通信和中國聯通信號吸收塔各1個。 文化事業 鎮有線電視臺現有用戶4000余戶,建有一個高標準的文化中心,修建了可容納1500人的影劇院,筻口文化站已躋入全省百強文化站行列。每年逢年過節,鎮上的銅管聲樂隊、腰鼓隊、軍樂隊、玩龍舞獅隊等都會走上街頭,玩龍舞獅,載歌載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