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內蒙古 >> 鄂爾多斯市 >> 鄉鎮介紹 >> 上海廟鎮 |
上海廟鎮 |
上海廟鎮位于鄂托克前旗西南部,地處內蒙古和寧夏兩區交界處,屬鄂爾多斯高原西南邊緣地帶。地理坐標為北緯38°15′-38°17′,東經106°29′-108°52′,境內海拔高度在1240-1400米之間。南靠寧夏靈武市,西與銀川市隔河相望,北接陶樂縣,東鄰本旗布拉格蘇木。東西直線長33.5公里,南北直線寬45.5公里,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沿邊交界長達48公里。 上海廟鎮總面積3871.21平方公里,轄11個嘎查(村),1個國營牧場。農牧戶總數為2085戶,總人口7733人。上海廟鎮水澆地總面積3.5萬畝,牧業年度性畜總頭數45.3萬頭只,年末牲畜出欄率達50%,成功打造出了馳名區內外的“熹里牌”農畜產品品牌。煤田開發,建材加工,化工產業,旅游業發展迅速。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1億元,財政收入完成898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4820元。 交通 上海廟鎮距旗政府所在地敖鎮68公里,距銀川市62公里,距銀青高速公路33公里。敖銀線和214省道向北貫穿全境,敖銀線向西直達銀川市,并穿入高速公路,214省道向北穿入109國道,至寧夏陶樂鎮67公里運煤專線啟動建設。110千伏變電站投入運營,并完成了與35千伏變電站的聯網工程,嘎查村級通電率達到75%。 資源 上海廟鎮地域廣闊,資源富集。礦產資源,境內已發現煤、天然氣、石油、粘土、砂等礦種。上海廟煤田與寧東煤田同屬一個煤系,煤田分布面積1200平方公里,探明儲量100億噸以上。天然氣屬蘇里格大氣田西部成礦砂帶,探明儲量11億立方米以上,現有2眼氣井向寧夏供氣。 藥材資源,現有名貴藥材甘草68萬畝,其品位高,是著名的“梁外甘草”生產地;麻黃8300畝,其中野生麻黃5500畝,人工麻黃2800畝,年產草量1400噸。野生藥材還有苦參、白蒺黎、兔絲子、益母草、大黃、發菜等。 水土資源,水資源總量1433.8萬立方米,可開采量1003.66萬立方米;可利用土地面積82萬畝,其中宜農土地51萬畝,土壤肥沃,水源富足,適宜發展高效種養業。 農產品資源,年產糧食174萬公斤,飼草8400萬公斤,飼料610萬公斤,年出欄牲畜2.5萬頭只,年產綿羊毛12.2萬公斤,山羊絨1.4萬公斤,皮張2.5萬張,肉食品50萬公斤,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潛力巨大。 旅游資源,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明代長城過境28公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水洞溝古人類活動遺址是眾多影視拍攝之地,鄂爾多斯生態旅游區初具規模,純樸的民俗風情,獨特的民族特色,優越的地理位置,為上海廟鎮發展旅游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石膏探明儲量1億立方米以上。甘草保存面積330萬畝,是我國“梁外”紅皮甘草基地,年可挖鮮甘草2.5萬噸。 天然野生麻黃保存面積7.8萬畝,年產草量1.4萬噸。野生藥材還有冬青、苦參、白蒺黎、免絲子、益母草、大黃、發菜等。全鎮可利用草場492萬畝,其中稀有的植物物種藏錦雞兒保存面積150萬畝。 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明長城過境28公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水洞溝古人類活動遺址是眾多影視拍攝之地;特布德廟始建于1926年,保存完好,被確定為全旗宗教活動點;鄂爾多斯民俗文化旅游村已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按照AAA級標準設計的鄂爾多斯生態旅游區初具規模。 發展 農牧業是上海廟鎮的主體經濟。全鎮水澆地總面積2.61萬畝,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9.32萬頭只。2000年以來,上海廟鎮立足地方資源優勢,把發展綠色產業戰略作為調整農牧業經濟結構的重點,集中攻堅。目前已建成以紫花苜蓿、青貯玉米為主的飼草料基地15000畝,以紅蘿卜、辣椒為主的訂單農業基地4200畝,以麻黃、甘草為主的藥材基地2800畝,以肉牛、肉羊為主的高效養殖小區5處。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煤炭開采、建材加工、硅鐵生產等項目的實施,初步構筑起了地方工業經濟發展的框架。以生態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正在興起。鄂爾多斯生態旅游區、明代長城、水洞溝古人類活動遺址等旅游景點構成了上海廟鎮以歷史古跡、人文景觀、民族風情、草原觀光為特色的新興旅游業,帶動了餐飲、房地產、文化娛樂、市場流通、批零貿易等行業快速發展。2004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376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04.6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471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