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提前買了“五一”機票的網友大呼吃虧!“1560元買的機票現在賣580元,關鍵是我3個人,意味著白送了3K”;”買的時候1800元,現在800元?我還兩大一小,直接原地消失3000元。誰能想到單程的機票,我花了5000多元,坐的還是春秋航空。還沒出行,心情已經大打折扣了!”
還有網友總結說,”這兩年小長假都搞這種套路,先漲到全價,沒人買才一步一步降。“為了不被割韭菜,網友們還總結出了與OTA和航司“斗智斗勇”的經驗。
太離譜!
網友熱議“五一”機票跳水現象
一位IP四川的網友告訴記者,自己提前一周在飛豬平臺上預定了一張4月28日從成都飛往青島的中國聯合航空(以下簡稱“中聯航”)的機票,票價加上機建燃油費共計900多元。但是出行前兩天,她意外發現同一航班的機票價格竟然大幅下降,購買僅需500多元,降價了近一倍。出于經濟因素和消費者權益的考量,該網友決定嘗試為自己維權。經過與飛豬平臺和中聯航兩方人工客服的溝通,該網友最終成功退票重買,并獲得了由中聯航發放的600元抵現券(與退票手續費等額)作為補償。
此外,另一位IP北京的網友也向記者反映,她于4月初在攜程購買了兩張“五一”期間北京至廣州的往返機票,整單價格近5200元。然而在4月28日,她再次登上攜程查看機票價格時卻發現,兩人往返機票只需不到2500元,跌幅顯著。對此,該網友表示機票價格人均波動10%甚至20%個人都可以接受,但是此次“五一”期間機票價格的大幅度跳水實在超出了其承受范圍。
如何防止被割韭菜?
國內航司就機票保價推出相關客票退改規則
為什么五一機票會大幅降價?
事實上,主流航司目前往往會應用兩套系統共同完成機票的價格決策。首先,航司使用運價管理系統是基于成本和客流量的判斷,定下不同艙位在不同時段的價格。此后,再基于收益管理系統,決定不同的折扣艙位分別放出多少座位,并對該次航班的綜合收益做出預測。
一位小紅書的網友對此解讀道:出行人群永遠分為時間敏感型和價格敏感型。時間敏感的通過高價格提前鎖定出行,價格敏感的通過長時間蹲守以及可能無法出行的風險來獲得低價。航司定價模型就是基于這個來定的,價格的調整背后只是無情的最優數學模型罷了。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機票買貴了”能否退了重買的問題,今年年初,中國國際航空(以下簡稱“國航”)發布稱,為每位國航移動端注冊用戶發放兩張國內無理由退票券,有效期一年。同時,全銷售渠道購買的999開頭且國航實際承運的國內客票,可于購票2小時內免費退票。
此外,國內其他一些航司也在逐步接軌國際慣例。年初,中國南方航空(簡稱“南航”)、中國東方航空(簡稱“東航”)相繼公告稱,如購票后發生票價降低,允許在購票后24小時之內重新購買客票,符合一定條件的原客票免費辦理退票。該政策與美國的航空公司必須提供24小時不付款原價保留機票的服務、允許機票在購買后24小時內無條件免費取消且不能收取任何罰款的退改規則頗為相似。
為了不被割韭菜,網友們也總結出了“斗智斗勇”的經驗:“先投訴OTA平臺,再投訴航空公司,最后一步民航總局”;“死皮賴臉要求在線旅游平臺退,平臺有可能出于'人道主義'和用戶關懷補貼你無門檻券。”
后疫情時代的不確定性
專家建議靈活安排“撿漏游”
科學的算法遇上了后疫情時代的不確定性,導致機票上漲下跌幅度愈來愈夸張,部分航線“臨陣降價”的反常現象從去年國慶延續到了今年“五一”。
針對這一現象,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進行了分析。他表示,不同于去年“探親+旅游”的模式,今年“五一”旅客以純旅游為主。從預訂量來看,2024年“五一”期間旅客量將超過2023年同期,但熱門旅游城市的機票、酒店平均支付價格卻有所下降。去哪兒平臺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2024年“五一”假期的熱門城市,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30%,酒店平均價格降低20%,肖鵬表示這主要是由于航班量、酒店房間量的增長,以及旅游市場環境的改善和消費者出行選擇多樣化所致。
肖鵬進一步指出,與2023年相比,今年的航班量和酒店房間量均有所增加,供應鏈恢復后,供求關系趨于合理。同時,旅游平臺、商家和市場監管部門的共同努力也有效抑制了惡意漲價、哄抬價格的不良現象,使得旅游市場環境更加健康。此外,隨著越來越多境內小城市旅游目的地的發掘以及出境游的逐步恢復,旅客的出行選擇更加多樣化,不再扎堆大城市,進一步緩解了熱門城市的旅游壓力。
對于尚未確定五一出行計劃的游客,肖鵬建議可以關注實時票價變化,哪里有票就去哪里,“撿漏游”或將成為今年“五一”出行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