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濟南市 | 青島市 | 淄博市 | 棗莊市 | 東營市 | 煙臺市 | 濰坊市 | 濟寧市 | 泰安市 | 威海市 | 日照市 | 菏澤市 | 臨沂市 | 德州市
   聊城市 | 濱州市
山東的相關信息
山東旅游投訴電話
山東旅游投訴電話:0531-82963423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山東最佳旅游時間
氣候:山東省氣候溫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屬于暖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偏南風,炎熱多雨,冬季刮偏北風,寒冷干燥;春季天氣多變,干早少雨多風沙;秋季天氣晴爽,冷暖適中。年平均氣溫11℃-14℃,由南而北,自西向東遞減。魯西南平均氣溫多在13℃以上,濟南、棗莊等地達14℃以上,膠東半島、黃河三角洲最低,多在12℃乃至11℃以下。一月份全省平均氣溫-1~-4℃,七月份全省平均氣溫24~27℃。
最佳旅游時間:一年四季皆可。

山東旅游特別提醒
山東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開發開放較早,娛樂文化相當發達,各大城市影劇院、酒吧、夜總會等應有盡有。膠東半島上的三座海濱城市(青島、煙臺、威海)每逢夏季都會吸引無數中外游客前來“趕海”,海上娛樂項目豐富多彩,有驚無險。近年來各沿海城市又興建了許多現代化的海洋水族館和戲水項目。
山東的民間娛樂項目同樣精彩紛呈,其中又以一年一度的濰坊國際風箏節最為有名。另外還有七月三十放河燈、明湖踩藕、千佛山“九九”登高、浴佛放生等民俗節日。

山東娛樂指南
山東地處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開發開放較早,娛樂文化相當發達,各大城市影劇院、酒吧、夜總會等應有盡有。膠東半島上的三座海濱城市(青島、煙臺、威海)每逢夏季都會吸引無數中外游客前來“趕海”,海上娛樂項目豐富多彩,有驚無險。近年來各沿海城市又興建了許多現代化的海洋水族館和戲水項目。
山東的民間娛樂項目同樣精彩紛呈,其中又以一年一度的濰坊國際風箏節最為有名。
首頁 >> 山東 >> 菏澤市 >> 鄄城縣

  鄄城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西北兩面跨黃河與河南省毗鄰,總面積1032平方公里,轄10鎮6鄉,80萬人,98萬畝耕地。鄄城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全國糧食生產基地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魯西黃牛和中國斗雞保種基地,古代軍事家、一代兵師孫臏的故里,是被國家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縣”。

  縣人民政府駐鄄城鎮,郵編:274600。行政區劃代碼:371726。區號:0530。

行政區劃

  鄄城縣轄2個街道、10個鎮、5個鄉:

  街道:古泉街道、陳王街道

  鎮:紅船鎮、閆什鎮、什集鎮、舊城鎮、吉山鎮、董口鎮、臨卜鎮、彭樓鎮、李進士堂鎮、鳳凰鎮

  鄉:大埝鄉、富春鄉、鄭營鄉、左營鄉、引馬鄉

歷史沿革

  鄄城縣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至五帝時期。《太平環宇記》載:“濮州,今治鄄城縣。古昆吾舊壤,顓頊遺墟。”《呂氏春秋》載:“堯葬谷林,舜耕于歷山,陶于河濱,漁于雷澤。谷林、歷山雷澤均在縣境。《左傳》載:茫茫禹跡,畫為九州。夏商時天下分為九州。鄄城屬古兗州之域。

  春秋時期(前770—前476)為衛國鄄邑,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屬齊國甄邑(甄,音juan,鄄的異體字),秦時(前221—前206)改鄄邑為鄄城。西漢(前206--8)初始置鄄城縣,因境內鄄邑而得名。三國時期(220—265)屬魏兗州東郡鄄城縣,濟陰郡城陽縣地。其間鄄城曾兩次改為縣王國。唐(618-907)初屬鄄城縣,雷澤縣地。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先后為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濮州屬地。北宋時期(960--1127)屬京東路濮州鄄城縣、臨濮、雷澤縣地。金朝時期(1115--1234)屬山東西路濮州鄄城縣、臨濮、雷澤縣地。元時(1271—1368)先后屬東平路濮州、中書省濟寧路濮州。明代(1368-1644)初屬中樞省濮州。清(1644-1911)初屬山東省東昌府濮州地。1913年改濮州為濮縣。

  1949年8月,鄄城縣屬平原省菏澤地區專署,1953年初屬山東省菏澤專署,1958年10月屬山東濟寧專署,1959年6月又改屬菏澤專署,1967年屬山東省菏澤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屬山東省菏澤地區行政公署,2000年屬菏澤市至今。

孫臏故里--鄄城

自然地理

  鄄城屬黃河沖積平原,季風型暖溫帶半濕潤區,年均日照時數為 2534 小時,年平均氣溫 13.5 ℃,年平均降水 589.2 毫米,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氣候宜人。土地資源豐富,全縣耕地 98 萬畝,土質上乘。林畜資源豐富。鄄城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桐木生產基地縣、小尾寒羊育種基地縣、國家級魯西黃牛育種和斗雞保種基地。全縣有林地面積 36 萬畝,林木覆蓋率達 30% ,蓄積量 180 萬方。優質肉牛飼養量 120 萬只,魯西黃牛存欄 5.7 萬頭。

  鄄城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石油、天然氣、地熱等,現已探明全縣含煤面積達 400 平方公里,地質儲量約 40 億噸。地熱異常區360 平方公里,水溫在 65 — 90 ℃之間,碘、鍶含量雙向達標,第一眼地熱井已鉆探成功,被國家地質專家稱為“齊魯第一井”。2012年1月30日,鄄城縣近日發現一處大型優質鹽礦,鹽層分布面積34平方公里,初步預測儲鹽量400億噸以上,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可具備批量生產條件,鄄城縣計劃利用這一優勢,做大做強制鹽工業。

  淡水資源充足,地下淺層淡水總儲量 18.33 億立方米,屬全國一類豐水區。全縣沿黃 105 華里,年均引水 4.3 億立方米。鄄城雷澤湖水庫占地 4210 畝,總庫容 1050 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煤、石油、天然氣、地熱等,現已探明全縣含煤面積達 400 平方公里,地質儲量約 40 億噸。石油、天然氣屬中原油區,油質上乘。地熱異常區 360 平方公里,水溫在 65 — 90 ℃之間,開發前景廣闊。淡水資源充足,屬全國一類豐水區。

經濟發展

  2010 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79.5 億元,是 2005 年的 2.3 倍, 年均增長 18.1%;三次產業比由 2005 年的 42∶34∶24 調整到 2010 年的 26∶42∶32,二三產業比重提高 16 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 業發展到 200 家,比2005 年增加144 家,實現工業增加值44 億元, 是 2005 年的 8.3 倍,年均增長48%。五年來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193 億元,是“十五”期間投資總額的2.1 倍。實現地方財政收入40006 萬元,是2005 年的 3.26 倍,年均增長26.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5616 元,比 005 年增加 2447 元,年均增長 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55 億元,比2005 年增加35.37 億元,年均增長18.8%。“十 一五”期間,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 4.2 億美元;累計利用外資2054 萬美元,是“十五”期間的2 倍;縣城建成區面積從2005 年的7.2 平方公里擴大到22.4 平方公里,城鎮化水平由2005 年的25.2%提高 到33.5%。五年來,我縣先后榮獲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國糧食生 產先進縣、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全省雙擁模范縣、中國最具投資價 值綠色生態縣、山東旅游強縣等稱號。

  近年來,鄄城搶抓發展機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實施外向帶動和工業興縣戰略,有力促進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現已形成人發、化工、木材、畜牧、中藥材五大主導產業,尤以人發和中藥材獨具特色。鄄城有“中國發都”之稱,擁有全國最大的人發專業市場,發展人發加工企業100余家,經銷各類發制品幾十種,年銷量收入15億元,是全國重要的人發加工出口基地。鄄城有全國17家專業市場之一、山東省唯一的國家級中藥材專業市場——舜王城中藥材市場。投資20.8億元,集高科技研發、種植、加工、營銷于一體的“山東舜王城中藥現代科技園”正在建設,形成“中國北方綠色藥都”。

工業發展

  2011年,全縣2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236.4億元,同比增長25.6%,完成全年計劃的102.8;預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6億元,同比增長23.5%;實現利稅40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利潤20億元,同比增長53%。

  全縣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為38億元,同比增長36.8%,占工業比為15.9%,已超額完成市下達的30億元計劃任務。全縣42個新上、在建工業項目計劃總投資134.6億元,2011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億元。全部項目投產達產后,可新增銷售收入211.2億元,新增利稅32.8億元。

  全縣民營經濟完成營業收入282.1億元,同比增長51.3%;增加值完成63.4億元,同比增長51.7%;利潤總額完成20.5億元,同比增長52.1%;稅金完成6.4億元,同比增長53.9%。

  1-11月份,進出口完成16068萬美元,同比增長42%,占全年任務目標的109.3%。其中,出口15024萬美元,同比增長40.3%;進口1044萬美元,同比增長72.8%。預計1-12月份,進出口完成16721萬美元,同比增長33%。

  2011年,我縣全社會用電量52454萬千瓦時,同比增長46%。其中,工業用電量累計174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48.9%,全縣2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電量累計14074.5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3.7%。

基礎設施

  鄄城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濟董、臨商及其復線三條省級公路縱橫東西南北,220國道及濟菏、菏蘭、日東高速公路分別靠縣境東、南兩面穿過。京九鐵路穿越縣境,并設有客貨站。已規劃建設的德商高速公路縱穿鄄城縣境,并設三個進出口;投資9.1億元的鄄城黃河公路大橋正在緊張建設,建成后將在北京正南方105國道和106國道之間形成南北交通大動脈。

  郵電通訊發展迅速,全縣電話容量達到 30 萬門,城鄉電話入戶率達到 90% 以上,移動通訊實現了無縫隙覆蓋,有線電視網覆蓋城鄉,公共傳真得到廣泛應用。電力事業超前發展,農村電網改造已經完成,投資 4500 萬元新建的 6000KW 熱電廠已并網發電。城區商業服務場所齊全,服務水平和檔次顯著提高。通過實施綠化、美化、凈化、亮化工程,城市面貌明顯改觀。鄄城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 25 平方公里,集產業與科研開發、生態與景觀建設、商業與社會服務于一體,初步形成了較強的要素凝聚力、環境吸引力和對外輻射力。投資 20 億元占地 1.6 平方公里的濰坊工業園正在建設中,建成后將會拉動鄄城經濟的迅猛發展。

城市建設

  近年來,鄄城縣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以加快城市化進程為主線,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為重點,加大城市開發建設力度,使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先后完成了鄄二路中段、人民路的開發改造,鄄五路環島四角綠化,完成了鄄三路歐式一條街開發、普萊特大道東端開發改造等工程,基本形成了十一縱七橫的城市道路網狀格局,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布局日趨合理。目前,城市規劃面積 159.4 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 12.4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2 萬人,城市化水平達到 30% ;綠化總面積 89.7 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 35% 。污水處理率80% ,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80% ,達到省級園林城市和省級衛生城市的標準。

  鄄城載體功能不斷完善。鄄城縣經濟開發區是省政府批準的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23.7平方公里,現已入駐項目108個,一個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工業新區已初具雛形。鄄城電力事業超前發展,35千伏變電站11座,110千伏變電站3座,220千伏變電站1座,供電能力堅強科學有序。城區商業服務場所齊全,服務水平和檔次顯著提高。通過實施綠化、美化、凈化、亮化工程,城市面貌明顯改觀,有歐式一條街陳王路,縱貫城區東西的人民路。

  鄄城生態環境優良宜人。鄄城屬黃河沖積平原,河流縱橫,綠樹成蔭,是被國家環保局批準為國家級56個生態經濟示范區之一。全縣98萬畝耕地已全部實現林網化,沿黃、沿路數百里綠色長廊有“天然氧吧”之稱。擁有千畝以上生態農業示范園10余處,無公害果品、蔬菜、肉食等綠色食品業已形成極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

歷山舜王廟

名勝古跡

  鄄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鄄城是中華民族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上古屬“顓頊之墟”,西漢初置縣,周時為衛國之鄄邑而得名。特別是投資 4.5 億人民幣的孫臏旅游城建設后,將發展成為連接山東省和中原地區的旅游大縣,構筑山東省西部繼泰山、“三孔”、菏澤牡丹之后的又一旅游勝地。

  堯王墓:位于鄄城縣城南7公里處富春鄉趙千莊村南谷林寺,又名堯陵。 堯約生活在公元前22世紀,乃軒轅黃帝之玄孫,德能兼備。他身為部落聯盟首領,不自恃且恭勤節儉,禪位于賢而不傳于子,更令世人敬佩。《呂氏春秋》載:"堯葬谷林"。l935年黃河決口,已毀。陵前現有明嘉靖二十四年 (l545年)八月濮州知州薛孟書"祭文"碑和清光緒二十九年(l903年) 淄州知州繆潤紱書"帝堯陶唐氏墓"碑各一塊。碑前有享殿、東西朝房、東西更衣亭、大門、牌坊、圣母殿等建筑。院內另有石碑數塊及清末所植古柏246棵。陵南500米有堯母慶都陵,西350米有堯妃中山夫人墓及祠,陵南靠黃河金堤,北臨箕山河。而現在卻僅存墓、碑、龜及柏等稀有文物。

  孫臏墓:位于鄄城縣城沿東北方向行約20公里,至吉山鎮孫花園村東北約1公里處。1990年,孫花園村民在村東北向陽河(1971年新開挖的人工河)東側出土了明代石碑一截,上刻有“臏墓址深遂”之字樣,自此,孫臏墓才找到了確切位置。繼而,孫臏后人為其祖先修復了墳墓,墓丘直徑約4米,四周砌以圍石,封土高約3米,墓前樹石碑一棟,篆書“孫臏墓”,碑前有石香爐一樽,為了便于保護,墓四周劃林地600平方米,圍以1米高青磚花墻,內植翠柏,并有鄄城縣人民政府所立“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一棟。

  蘇御史牌坊:蘇御史即蘇述,明濮州(今鄄城北王召)人,二十二歲(正德八年)中鄉試舉人,次年,赴京會試落第,同年攜妻帶子同赴京,入太學攻讀三載,并參加會試,再次落第。屢考屢敗的蘇述不折不撓,在三十五歲(公元1526年)時,終于考中嘉靖五年丙戌科進士。歷任都察院浙江道監御史、山西巡府,加封資政大夫。因治民有功,崇禎下旨修建牌坊以揚其名。在牌坊的橫梁上上書(陽面)“蘇述御史牌坊大明萬歷丁未年立” ,(陰面)刻有“陜西巡撫浙江道監察御史進士蘇述”15個大字,橫梁正中立書“圣旨”二字,極有氣魄。

  孫臏故里:位于鄄城縣東北20公里紅船鎮孫老家村,2300多人中95%的人姓孫,村內至今尚有孫氏祠堂,即“孫臏家祠”,其位于孫老家村東側,祠內大殿前有家祠碑一座,碑陽刻有“孫氏家祠序”,碑陰刻有孫氏分支情況,祠堂正中供奉著孫臏牌位,上寫:“齊國軍師晉封左丞始祖孫公諱臏字伯靈暨蘇夫人之神位”。孫老家孫氏族人也皆稱孫臏為孫氏始祖,孫老家為孫臏故里。經過考古人員反復耐心地工作,村民孫志一先生獻出了珍藏多年的《孫氏族譜》、《孫氏家祠序》。書中有明確記載:“閥閱巨族,指不勝屈,吾孫氏者,世代名裔,本地處于灉水之右,為孫氏居住點,故名孫老家。戰國齊國有孫臏號伯靈者,官為軍師,輔政于齊,建立奇功,是為孫氏之祖也。”孫臏出生在孫老家,是孫氏家族始祖。

  孫臏墓:位于鄄城縣城沿東北方向行約20公里,至吉山鎮孫花園村東北約1公里處。1990年,孫花園村民在村東北向陽河(1971年新開挖的人工河)東側出土了明代石碑一截,上刻有“臏墓址深遂”之字樣,自此,孫臏墓才找到了確切位置。繼而,孫臏后人為其祖先修復了墳墓,墓丘直徑約4米,四周砌以圍石,封土高約3米,墓前樹石碑一棟,篆書“孫臏墓”,碑前有石香爐一樽,為了便于保護,墓四周劃林地600平方米,圍以1米高青磚花墻,內植翠柏,并有鄄城縣人民政府所立“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碑一棟。

  孫臏旅游城:孫臏旅游城坐落在鄄城縣東北20公里處的宋樓鄉境內,占地999畝。孫臏旅游城原有景點為億城寺、孫臏墓、羊左合葬墓、荊軻墓等。1995年10月,投資4.5 億人民幣的孫臏旅游城正式開工奠基,相繼建成了圓融橋、圓融湖,天王殿、圓通殿、放生池、孫臏紀念館、藥師殿主體工程建設。

  歷山舜王廟:在鄄城縣閻什鎮歷山廟村西,東距閻什鎮駐地2公里。 舜,有虞氏,姓姚,名重華,字成都,虞君之后,歷代傳為賢明圣君,司馬遷列之為五帝之一。皇甫謐云:“舜生姚墟”,據考姚墟即今山東省鄄城縣麻寨鄉舜城集。《史記》載: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之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歷山、雷澤、河濱均在鄄城境內。舜20歲登帝位,它是一位仁愛、誠信、謙恭、勤政、愛民的帝王,后人思其功德,向往其遺風,在所耕之歷山建廟以祀之,故名“歷山舜王廟”。據古廟碑記載,東漢光武帝年間開始修廟立碑,其后南北朝、北魏、唐、元、明、清各朝皆有修復。

  諸侯會盟臺:位于舊城鎮葵堌堆村,西鄰黃河,春秋時期齊桓公曾在此與諸候多次會盟。《左傳·僖公九年“夏,會(諸候)于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秋齊候盟諸候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齊桓公之所以選擇在葵丘大會諸侯,理由之一當是這里原為諸侯會盟舊地,早在《春秋·莊公十四年》單伯會齊侯、宋公、衛侯、鄭伯于鄄。”此處提到的“鄄”,即本縣今舊城鎮,而葵堌堆東北距舊城約3公里。《濮州志·古跡》第65頁載:會臺在濮州(今河南省范縣濮城鎮)東南25里,春秋齊桓公會(諸侯)于鄄即此。史書記載,葵丘與鄄不僅是諸侯多次會盟之地,而且筑有會盟臺。葵堌堆因齊桓公與諸侯多次在這里會盟而倍受后人注目,成為圣地,會臺、琉璃井成為古跡,不同時期的祠、廟也先后落成。

  曹植讀書臺:據《濮州志·藝文志》載:陳臺故址在鄄城縣舊城集東北1公里許,即今舊城鎮杏花崗村西南,是曹植為鄄城侯與鄄城王時所建筑的讀書臺,曹植在此臺上讀書、吟詩作賦,故名“讀書臺”。后曹植徙封為陳王,死后謚號“思”,故此臺又名“陳思王讀書臺”、“陳王臺”,簡稱“陳臺”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