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陜西 >> 延安市 >> 鄉鎮介紹 >> 茶坊鎮 |
茶坊鎮 |
茶坊鎮地處富縣縣城近郊,210、309國道、黃延高速公路在境內呈交匯而過,總面積201平方公里,其中農耕面積17475畝。全鎮轄25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2個居委,總人口12561人。 經濟發展 近年來,該鎮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山川秀美綜合治理和富民產業開發,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地16萬畝,其中經濟林3萬畝,防護林13萬畝。2003年, 全鎮鄉鎮總產值達到3620萬元,農業總收入212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98.78元,人均產糧408.8公斤。 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在近年來也得到了極大改觀。目前已控明境內優質紫砂陶土儲量500萬噸,開采價值十分可觀。 工業企業 目前,全鎮共有私營企業15戶,個體工商戶440戶,固定資產達1360萬元,年利潤1090萬元,其中雙營有限責任公司的馬坊磚廠、北道德磚廠、預制廠板等擁有固定資產近500萬元。吉子灣村沿210國道已建成民營科技示范園區,為該鎮小城鎮建設起到了輻射帶動作用,同時也為該鎮的小城鎮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礎設施 2002年,結合210國道改建工程的實施,對全鎮城鎮建設進行了全面規劃,主街道新修樓房9800平方米,同時投資40余萬元改善了排水設施,完成的主街道、人行道鋪設7000余平方米,新上衛生桶130只,美化凈化了主街道。2004年,硬化了橋頭兩側1000平方米停車加水臺,并使川口段停車加水得到了有效治理,使茶坊街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有識之士投資的寶地。 建設發展 近年來,該鎮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山川秀美綜合治理和富民產業開發,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地16萬畝,其中經濟林3萬畝,防護林13萬畝。 名勝古跡 茶坊鎮地處戰國時魏國與秦國交界處,名勝古跡頗多,其中有魏惠五十三年大將龍賈修筑的雕陰城、魏長城遺址等。袁家坡村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 強鎮富民 茶坊鎮地處富縣縣城北部,是關中通向延安、榆林的鯁嗓咽喉,210、309國道交匯穿越,全鎮25個行政村,近15000人,其中農業人口近萬人。鎮黨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的“十六大”、“四中全會”精神,以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契機,深入村組調查,了解真實民情,真正認識到主業興、民安寧、副業昌、百事旺,在吃透鎮情的前提下,提出了“擴張棚栽業,加快城鎮化”的發展思路。依托當地種菜傳統,繼續加大蔬菜產業開發,發展生產規模,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引導群眾打消疑慮,動員更多的群眾積極參與種菜隊伍,由于措施得力,大大地提高了群眾的積極性。目前全鎮種露地菜515畝,新建大棚80座,在建34座,弓棚285座。為了提高質量,開展了多形式,多層次的技術培訓11次,參訓人員達1756人次。為了確保質量和銷路,成立了吉子灣、榆林橋兩個蔬菜協會;聘請了技術員5人。全面提升種菜業的發展壯大。加強農業的基礎設施是發展棚栽業的基石。路和水是種菜業發展的命脈,鎮上投資25萬元修建了蘭李路5公里的4級沙石路;投資75萬元,實施完成了東紅漫水橋一座,修通路河兩岸3村5公里4級沙石路,解決了1300多口人趟水過河和農產品運輸難的問題;新修大申號至油坊塬村4公里4級沙石路,解決油坊塬村蘋果運輸難問題;籌措資金10萬元,在東紅打大口井一口,興修30立方米水池一座,使自來水龍頭進入大棚,150座蔬菜大棚用水問題得以解決。與此同時鎮黨委、政府積極引資2000萬元,興建恒興果蔬廠;引資350萬元建成了民辦春雨初中;投資400萬元實施啟動吉子灣村的商品樓開發工程,爭取50萬元資金新建鎮文化站一座,使農村群眾過上了和城里人一樣文化娛樂生活,為小城鎮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