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四川 >> 廣元市 >> 鄉鎮介紹 >> 沙州鎮 |
沙州鎮 |
青川縣沙州鎮位于川、甘、陜三省結合部,處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白龍湖的腹心地帶,是寶珠寺水電站青川庫區最大的移民鎮,1992年10月由于建制調整,將原沙州鄉更名為沙州鎮。全鎮幅員面積132.7平方公里,下轄兩個街道(白龍街道、白水街道)和十一個村(南豐、居山、幸福、三堆、白土、青坪、田坪、大灣、松林、寺溝、江邊),101個合作社,總人口12980人。設置鎮中學、小學、中心衛生院、林業站各1所。 歷史沿革 沙州鎮歷史文化悠久,早在西漢六年(公元前201年)就在此設置白水縣,是青川縣歷史上著名的蜀中三關(陽平關、瞿塘關、白水關)之一的白水關(位于白龍江畔的五里埡,在白水關下,考古學家發掘出大量文物,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呂不韋戟尤為著名)所在地。鎮內交通方便,國道212線穿境而過,鎮政府所在地茍家埡距寶成鐵路70公里,距青川縣城喬莊40公里,沙州鎮經甘肅文縣通往九寨溝300公里,不久的將來成為一條“黃金旅游線”。 自古以來,沙州就以其三省五縣、南北通衢的地理位置而聞名川北,沙州這座古老的小鎮在改革的春雷中驚醒,抖落歷史的沉疴,邁開矯健的步伐,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時代的浪潮。回顧沙州走過的輝煌歷程,勤勞的沙州人民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斷進取、堅定不移地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農村經濟穩定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全鎮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出現可喜局面。 經濟發展 農村經濟持續發展。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決不放松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努力發展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的工作思路。立足本地促發展,因地制宜調結構,項目發展初見成效。重點發展以油橄欖、長毛兔、蠶桑、天麻、水產養殖等五大主導產業。一是在全鎮11個村發展油橄欖15000畝,力爭突破20000畝,努力建成白龍湖周邊最大的油橄欖鄉鎮,五年后,可大見成效。二是建長毛兔專業村三個,建圈達24000孔,圈內存欄達20000只,建肉兔專業村一個,年內可發展到5000只;三是全鎮已栽植桑樹20萬株,建蠶桑專業村2個,2002年可實現產繭8噸;四是天麻種植不斷擴大,被縣列為天麻種植基地鎮,建天麻專業村2個,2002年規劃發展60畝,2003年可大見成效;五是在白龍湖周邊村社大力發展以銀魚、網箱養魚為主的水產養殖,全鎮已發展網箱養魚100余戶近300箱,圍欄養魚達50畝。自98年投放銀魚以來,每年可捕撈銀魚100噸以上。六是林果業發展初具規模。形成了沿白龍湖20公里1000畝的水果帶,全鎮有各類水果近20萬株,經濟林30000余畝、用材林80000余畝,油桐、核桃、三木藥材等也具有一定的規模。七是生豬、小家禽、木耳、香菇等傳統項目持續發展。 基礎設施 建設不斷完善。交通建設上,全鎮人民上下齊心,大辦交通。近年來,修通村級公路10條,全長50公里,通訊建設上,已開通移動電話、數字程控電話,全鎮共安裝數字程控電話800多門,其中村通電話占30%,移動電話覆蓋面達90%。能源建設上,鎮內11個村2個居委會架通了高低壓輸電線路,覆蓋面達100%。集鎮建設上,1992年新建了移民新集鎮,經過近5年時間的建設,一個融移民安置、旅游、商貿為一體的小城鎮已初具規模,機關單位30多個,集鎮居民3000余人。新建成自由貿易市場400平方米,集鎮配套設施基本完善。在廣播電視建設上,架通了集鎮和4個村的有線電視線路,可接收10套電視節目,安裝戶數達500多戶,全鎮電視接收率90%以上。2002年底,集鎮開通了光纖電視,可收看30多套電視節目。 根據沙州鎮遠景目標規劃,鎮黨委、政府又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抓住西部大開發和移民后期扶持10年機遇,重點發展油橄欖、長毛兔、蠶桑、天麻、水產養殖等五大支柱產業,2010年前,把沙州建成白龍湖庫區的經濟強鎮。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交通建設上,沙州鎮人民上下齊心,大辦交通。修通村級公路10條,全長50公里,通訊建設上,已開通移動電話、數字程控電話和無線尋呼,沙州鎮共安裝數字程控電話800多門,其中村通電話占30%,移動電話覆蓋面達90%。能源建設上,鎮內11個村2個居委會架通了高低壓輸電線路,覆蓋面達100%。集鎮建設上,1992年新建了移民新集鎮,經過近5年時間的建設,一個融移民安置、旅游、商貿為一體的小城鎮已初具規模,機關單位30多個,集鎮居民3000余人。新建成自由貿易市場400平方米,集鎮配套設施基本完善。在廣播電視建設上,架通了集鎮和4個村的有線電視線路,可接收10套電視節目,安裝戶數達500多戶,沙州鎮電視接收率90%以上。2002年底,集鎮可開通光纖電視,屆時可收看30套電視節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