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店鎮,北京市大興區下轄鎮,位于大興區東部,東與長子營、通州馬駒橋鎮接壤,南與安定、魏善莊鎮為臨,西與黃村鎮相接,北與瀛海鎮、西紅門鎮兩鎮相望,緊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鎮域面積70.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有39239人。青云店鎮下轄2個社區和4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104省道旁。
建置沿革
1949年3月至1954年5月,為大興縣人民政府所在地。 1953年,建立青云店鎮。 1958年,劃屬采育人民公社。 1961年,析建青云店人民公社。 1983年,撤社復鄉。 1990年,改為鎮建制。 2000年,合鄉并鎮,垡上鄉并入青云店鎮。
行政區劃
社區:青云里社區、青云店鎮工業開發區社區
行政村:老觀里村、顧莊村、東辛屯村、大迥城村、東迥城村、石洲營村、孝義營村、沙堆營村、霍洲營村、壟上營村、解州營村、尚莊村、沙子營村、青云店一村、青云店二村一村、青云店二村三村、青云店三村一村、青云店三村二村、青云店三村三村、青云店四村、青云店五村、青云店六村、東店村、西杭子村、小谷店村、東孫村、太平莊村、大谷店村、西鮑辛莊村、東鮑辛莊村、馬鳳崗村、東趙村、北野場村、南大紅門村、北辛屯村、北店村、小鋪頭村、曹村、寺上村、棗林村、大張本莊村、小張本莊村、泥營村、僂上村、西大屯村、中大屯村、東大屯村、楊各莊村、高莊村
鳳河
水文
青云店鎮境內有鳳河、旱河流經。
經濟
青云店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家、工業園區1個(垡上工業區)、農業園區22個。
文體事業
青云店鎮提升村級綜合文化室26個,組建村級文藝隊伍39支,開展文體活動20場次,參與群眾3000余人次。
青云店鎮中心衛生院
醫療衛生
青云店鎮建成中醫館、體檢中心,組建9支慢病團隊,鎮衛生院納入廣安門醫院南區醫聯體。
地名由來
青云店鎮因地處今永定河東,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清康熙年間改稱“青潤店”,光緒年間稱青云店。
文物遺址
真武廟碑記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三月,青云店鎮北頭,現三村三地帶有一座“真武廟”。1985年只發現一塊《重修真武廟碑記》。當時碑南向,額座均雕二龍戲珠,豆清石,額明“萬古流芳”。碑高2.8米,寬0.6米,陰文為,高南五十里有巨鎮青云店北其有古廟一所。前靈宮者,后計母位于中者,為真武故成稱真武神云。
天仙圣母廟記 青云店鎮東店村西頭,原有《天仙圣母廟》一座,現只留有一石碑。碑文記載《天仙圣母廟》重修于明朝、萬歷、丁未年(1607年)碑身高3米,寬0.95米,厚0.25米。碑向南,螭首龜跌,風化嚴重,此碑廣道路邊,自然風化,人為刻砸嚴重,已歪傾。
經幢 青云店鎮南一村小學是“庵廟”原址。1983年院內發現原“經幢”已為兩截。形八棱,另有幢座一個。上邊鐫刻有佛像,及安次縣北徐里,此幢現存大興文物所。其中一截長為0.49米,另一截長為0.52米,直徑均為0.34米,大邊均為0.19米,小邊均為0.10米,考證本幢初于遼代。
石碑 青云店街村北頭大橋西側欄墻下,有一漢白玉石碑,長約2.5米,厚0.20米,較完整;外面只觀碑側面,未拓;年代不詳。
重飾行宮碑記 重飾行宮碑記位于青云店三村大隊北頭熊家院內;明朝時期,三村原有古寺廟多處,現留有石碑四塊一塊壓在村北頭橋欄下,一砌在三村水井井邊;兩塊在熊家院內;(其中一塊為碎碑);《重飾行宮碑記》為熊家院內壓水機傍,碑長1.6 米,(碑首長0.5米),寬0.65米,厚0.14米,正面碑額《重飾行宮碑記》,背面碑額“十方眾信,萬古流芳”。
黃釉葬缸 青云店三村社員在劉姓墳地,挖出清代時期的葬缸一口,缸蓋已碎,于1983年由大興文物所收存,口徑0.77米,園腹大口,小底,四以釉堆繪仙人、鵬鳥、松竹等。1982年11月留有黃釉葬缸照片。
黃釉荷花缸 青云店中學原址為文老公宅,解放后為大興縣公安局占用。1954年后改建中學,六十年代初,建中學教室時,曾于地下窯藏清代瓷器若干件。1983年索回“黃釉荷花缸”,另于解放后公安局占用時出土窯藏瓷器之一,即“四足青花壺”大興文物所有照片。此壺出土時情況不詳。
三村《石碑》 此碑約為明代石碑,已砌在井臺上,東面為群眾院墻。上面字跡待機翻過拓印,碑長約2.5米,寬約0.85米。此碑位于三村大隊井臺傍。
東店《經幢》 青云店東店村群眾從豬圈內發現青石八棱經幢,長0.85米,底徑0.35米(上略小)大面0.20米,小面0.11米,大面上浮雕觀音佛。據群眾介紹,此經幢是由村東口運來的,實物現存大興文物所。據考證此經幢始于遼代。
大谷店《經幢》 青云店南大谷店村小學校內,留有金代八角形經幢一個,長1.40米,直徑0.40米,大邊寬0.20米,小邊寬0.12米,一面已殘缺,殘缺部分在該村原香廠內當臺階用,已拓。
顧莊《和尚缸》 青云店北顧莊村商曰生院內南角,有清代“和尚缸”,黃釉,通高1.30米,由缸身、缸蓋、缸頂三部分組成。缸身高0.75米,四周畫有花鳥,雙馬,蓋上有一壽字,出土時缸內有骨架一具,磚一塊。照片存大興文物所有“和尚缸”照片。
小回城《石鼓》 青云店東北小回城村農民張鳳桐家門口存放一對石鼓。光面無字,據考證“石鼓”約初于清代。商0.45米,中暖圍2.05米,徑0.58米。
石刻《荷花缸》 園型石缸,外浮雕花紋。缸高0.60米。外圍3米,缸口直徑0.95米,低略小,沿厚0.10米。
碑葬 在青云店小回城古城地,城頭坑北約50米處,群眾取土時發現一小型不完整磚墓,勾紋磚35×17×6厘米。出土小玉飾5件。
古城遺址 戰國漢朝時期,青云店大回城一帶建有古城。據前些年觀察,大小回城村北約300米見方范圍內暴露村磚瓦片居多。磚瓦陶片多為繩紋、布紋。近些年村民取土,有完整的陶器出土,1983年秋,群眾又發現陶井2處,出土兩件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