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北京 >> 門頭溝區 >> 鄉鎮介紹 >> 王平鎮 |
![]() |
王平鎮 |
王平鎮,北京市門頭溝區下轄鎮。地處門頭溝區中部,東北與妙峰山鎮、永定鎮接壤,南與龍泉鎮、潭柘寺鎮毗鄰,西南與大臺街道交界,西與雁翅鎮相連。鎮域面積45.92平方千米,戶籍人口有8497人。王平鎮下轄4個社區和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王平大街東路18號。 建置沿革 1949年前,王平地區屬河北省宛平縣九區。 行政區劃 社區:色樹墳社區、河北社區、西苑社區、惠和新苑社區 行政村:安家莊村、呂家坡村、西王平村、東王平村、南澗村、河北村、色樹墳村、西石古巖村、東石古巖村、西馬各莊村、東馬各莊村、南港村、韭園村、橋耳澗村、西落坡村、東落坡村
地形外貌 王平鎮地處太行山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主要山峰有九龍山、清水尖等。境內最高峰清水尖,海拔1520.5米,最低點位于韭園灘地,海拔176米。 氣候 王平鎮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2℃。無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75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水文 王平鎮境內河道屬永定河流域,流域面積2平方千米。永定河河道從西北至東南流經境內,總長20千米,河網密度10.1千米/平方千米。
安家莊村設施農業 教育事業 王平鎮共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93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1所,在校生154人,專任教師5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56人,專任教師7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王平鎮共有文化藝術團體17個;文化站17個;公共圖書室18個,藏書5.4萬冊。 醫療衛生 王平鎮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2個,其中衛生院2所,衛生站3處,鄉村衛生室7個;病床9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0.6張。專業衛生人員78人,其中執業醫師26人,執業助理醫師18人,注冊護士2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注冊護士2.4人。 交通運輸 鐵路豐沙線在王平鎮鎮域內過境,境內長7千米。109國道、下安路公路過境,境內長12千米。鎮級公路11條,總長13千米。潭王路境內長6千米,從南澗村到潭柘寺。 王平鎮有890路公交車通過全境,共有2站,覆蓋全鎮20個村居。 文物古跡
馬致遠故居 馬致遠故居位于京西門頭溝區王平鎮的“王平古道”的韭園村,村內的西落坡村有一元代古民居,當地村民們世代相傳說這里就是馬致遠故居。馬致遠故居坐西朝東,是一座大四合院。故居門前有小橋流水,門前的影背墻上寫著“馬致遠故居”,并有馬致遠生平介紹。繞過影壁跨過一間東房的大門就來到院子里。院子很大,西北東南四面都有房間,每邊為三五間。因長久沒有人居住,破舊得很厲害,院內野草叢生,雜物堆放。馬致遠的名曲《天凈沙·秋思》中的佳句廣為人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細細地觀察,發現故居門前的景物和《天凈沙·秋思》的意境很相似。 傳統村落
東石古巖村 東石古巖村,史稱石骨崖、石窟崖,俗稱大石古巖,北京市門頭溝區王平鎮下轄村,中國傳統村落,位于京西王平鎮鎮域東部,村域面積0.86平方千米,海拔200米。 東石古巖村,村落順應山勢而建,京西古道穿村而過,古道將村落分為南北兩部分,稱曰“南院”、“北院”,古道南側設置泄洪溝,古道兩側聚落形勢明顯,村落沿主街呈帶狀展開,體現著北方山區傳統村落的格局特色。其村莊和古道結合極其緊密,村莊沿古道依次建設,古道在東石古巖村王平口附近是最驚險的一段,是珍貴的歷史環境資源。 2016年12月9日,東石古巖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風景名勝
京西十八潭 京西十八潭位于王平鎮安家莊村。背靠北京四大高峰之一的清水尖(1528米),北臨永定河,是我國北方罕見的自然風景之一。它以谷幽、石奇、水秀、花異著稱,依山傍水、景自天成。 景區溪水四季常流,泉水急泄而下,逢崖成瀑遇壑為潭。這些形態各異的小潭與周圍的奇石異峰相輝映,交織出散落在名間的無數個綺麗動人的傳說。春天的十八潭山花爛漫,時至盛夏桑椹正熟,采桑嘗甜之余,大雨過后飛瀑白龍過山的景象又送來了陣陣清涼。秋天里的十八潭紅葉如丹、層林盡染,楓葉、黃櫨、紫藤交相輝映出一幅多彩的畫面。到隆冬時節,凌潭冰瀑、冬雪如云,剔透的冰凌,盤山的棧道能夠觀賞到北國風光。 地方特產 名優特農產品有京白梨、大櫻桃、薄皮核桃,綠色環保農產品有京白梨、大櫻桃、薄皮核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