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福州市 | 廈門市 | 漳州市 | 泉州市 | 莆田市 | 三明市 | 南平市 | 龍巖市 | 寧德市
  
福建的相關信息
福建旅游投訴電話
福建旅游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福建最佳旅游時間
福建屬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西北有山脈阻擋寒風,東南又有海風調節,溫暖濕潤是福建氣候的顯著特點。年平均氣溫15℃-22℃,平均降雨量1400-2000mm,是中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夏秋之交常受臺風的影響,但總地來看,福建是一個全年都適宜旅游的地方。

福建旅游特別提醒
入鄉問俗不犯忌
在嬰孩面前勿講“猴”,據說那樣會導致嬰孩患“猴損癥”,如須談猴,應改說為“爬樹”或“山人”。見嬰孩體胖,不可當面稱其“肥”,須夸“好看”,抱時亦不可言“重”。以“中指”指人,極為無禮。客至掃地,意為逐客,有辱于人。以六碗菜請客,最為不敬(清制,凡臨死刑犯,官以六饌餉之,以示皇恩浩蕩)。親友喜慶宴席,勿打碎碗碟,新婚宴席尤為諱忌。媒人到家談婚,不可奉茶,謂奉茶事難。產婦之房,未滿月不可進。與人聚餐,筷子勿插在飯上,祭祀時才這樣插筷子。兒童不戴兩頂帽,忌長不高。屋中張傘,屋內易漏。

福建娛樂指南
福建是一個語言復雜、民俗各異的地區,因而其文化藝術具有濃烈的地方色彩,表現出豐富的多樣性,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到了福建,一定要抽空去看看各地流行的地方戲曲以及木偶戲。
高甲戲流行于閩南地區,它是一種以丑角為表演主體的戲曲,特點是輕松活潑、詼諧幽默,深受人們的喜愛。梨園戲的名稱源于唐玄宗教習梨園子弟的故事,它以流行于閩南的古樂種南曲為基本唱腔,淳樸剛勁、明快粗獷,“小梨園”則委婉纏綿。此外,福建的主要傳統戲曲還有南音等等。
除了戲曲,木偶戲也是福建眾多娛樂節目中的一項。小巧玲瓏的提線木偶在表演者的細膩操縱下,都象是有了生命一樣,活靈活現,游客不可不去一觀。
首頁 >> 福建 >> 龍巖市 >> 龍巖市新羅區

  新羅區位于福建省西南部,龍巖市轄區,是閩西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閩粵贛邊聯結沿海、拓展腹地的重要樞紐,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鄰海城市,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新興的工業城區,是福建重要的林區、礦區,是全國四大高嶺土礦產地之一,是福建主要烤煙產區、柑橘生產基地之一。東連漳平,西接上杭,北鄰連城、永安,東南與南靖交界,西南與永定毗鄰。全境東西寬66千米,南北長89千米,總面積2685.4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2006年)。通行閩南方言龍巖話。

  區政府駐東城街道。郵編:364000  代碼:350802  區號:0597

行政區劃

  新羅區轄9個街道、8個鎮、2個鄉:

  街道: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中城街道、西陂街道、曹溪街道、東肖街道、龍門街道、鐵山街道

  鎮:紅坊鎮、適中鎮、雁石鎮、白沙鎮、萬安鎮、大池鎮、小池鎮、江山鎮

  鄉:巖山鄉、蘇坂鄉

歷史沿革

  新羅區因市區南(老酒廠那)有一眼名泉新羅泉而得名。新羅區前身為縣級龍巖市,為當代開漳王陳元光及其四子沿九龍江而上,率部八千,均為河洛人士所開發,奠定了新羅區的河洛文化屬性。公元138年(漢永和三年)建新羅縣,公元282年(晉太康三年)置苦草鎮,屬新羅縣(公元468年即南朝宋泰始四年罷廢)。公元535年—546年(梁朝大同間)屬龍溪縣(現在的漳州)。公元736年(唐開元二十四年)復置新羅(什羅)縣,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改名龍巖縣,歷屬汀洲、臨汀郡、從唐朝前期又開始隸屬漳州、漳州路、漳州府。

  1949年9月1日龍巖縣解放。8月,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閩西南臨時聯合司令部龍巖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民國龍巖縣政府。11月10日,成立龍巖縣人民政府,屬省第八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4月改稱龍巖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1月改稱龍巖行政專員公署)。1968年11月成立龍巖專區革命委員會,1970年改稱龍巖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9月撤銷地區革委會,改為龍巖地區行政公署,龍巖縣均屬之。1981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改縣為龍巖市。1996年撤銷龍巖地區設地級龍巖市,原龍巖市為新羅區。1997年3月21日,新羅區正式掛牌成立。

自然地理

  境域四周為海拔800多米的群山環抱,境內山巒疊嶂,山嶺與河谷相間,西北、東南部較高,逐漸向東北、中部傾斜,平均海拔685米。雁石溪、萬安溪為九龍江北部二大支流,成“丫”字形貫穿全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攝氏16~20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平均無霜期291天。

  新羅區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和煤炭資源,截止2008年,轄區內有水電站、火電廠近200個,總裝機容量達100萬KW,另還有一批在建的水電、火電項目,總裝機容量可增至180萬KW以上。區內水電與火電并存,省電網與地方電網并網,新羅區是福建省重要的電力輸出區,電力供應充裕。

  新羅區礦產資源豐富,轄區內已探明的礦產有60余種,其中,無煙煤探明儲量4億噸,鐵礦5億噸,石灰石8億噸,優質高嶺土5000萬噸,均為福建省首位。

經濟發展

  2008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28.24億元,增長17.5%;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13.04億元、130.50億元和65.37億元,增長2.1%、23.3%和10.6%,三產比重調整為13.6∶44.8∶4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3億元,增長60.6%。實際利用外資6500萬美元,增長51.2%;外貿出口8508萬美元,增長69.3%。完成財政總收入11.7億元,增長31.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59億元,增長27.5%。

  農業農村。實現農業總產值34.05億元,增長4.7%。連續兩年獲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建成120個標準化規模養豬場。全區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29家,其中,森華年屠宰200萬頭生豬冷鮮肉生產項目建成投產,森寶年屠宰3600萬只肉雞生產線開工建設。森寶牌冷凍雞肉、龍錦牌生豬分別獲中國、省名牌農產品稱號,龍巖咸酥花生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在全市率先完成生態公益林管護機制改革,全年耕地流轉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21.3%。全區初步形成工業主導型、集鎮商貿型、工貿結合型、生態開發型、新村帶動型、人文風情型、村容整治型等7種新農村建設發展模式。鐵山鎮獲“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鄉鎮”“中國百佳節約型鄉鎮”稱號。

  工業經濟。全年新增規模企業76家,達455家,實現產值414.29億元,增長28.0%;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158.4億元;其中,億元產值企業新增15家,達71家。“125”八大主導產業占區屬規模工業產值的99%,拉動區屬規模工業增長39.4個百分點,龍津信用擔保公司獲國家行政許可,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政策性信用擔保中心。全區新增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家,其中,省級1家。新增省名牌產品12個、省著名商標5件。創建全省首個“6·18”項目成果轉化創業園,榮獲“建設創新型國家百強縣(區)”稱號。

  城市發展。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93億元,增長27.0%。海西龍門物流園區順利動工,背街小巷和市場改造等民生工程全面實施,中心城市承載功能不斷提升。成功舉辦首屆“一月一主題”鄉村旅游文化節,全年接待游客222.3萬人次,增長12%,實現旅游收入11.3億元,增長15%。榮獲“中國生態旅游百強區”稱號。

  項目帶動。81個重點投資項目完成投資49億元,占區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66.2%;62個新增長點項目新增產值20.8億元,拉動區屬規模工業增長16.6個百分點;84個重點儲備項目有17個轉化開工。滾動推進56個投資超億元重大項目建設,8個項目建成投產。龍州、龍雁等各類工業園區累計入駐企業260家,其中,投產135家,實現產值66.8億元。啟動海西光伏光電、硬質合金、生物技術等11個專業園區規劃建設。全年報批工業用地近466.67公頃。各項招商成果、項目投資規模質量均居全市前列,全年開發新建項目268個,總投資70.6億元,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達17個,特大型央企——華潤集團進駐新羅區水泥行業。

第一產業

  2008年,新羅區立足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以建立閩南金三角和珠三角重要的無公害農牧產品供應基地為目標,培育和發展“梅花山”等系列生態型無公害農牧產品,形成畜禽、花生、果蔬、竹木、茶葉五大產業,通過認證建立了100個無公害瘦肉型豬養殖基地,年出欄無公害生豬80萬頭以上,無公害蔬菜基地2.5萬畝,花生基地4萬畝,水果基地3.5萬畝,茶葉基地1萬多畝。

  畜禽:新羅區是全國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和福建省重點畜牧業示范區。年出欄瘦肉型豬140萬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森寶公司肉雞年出欄超千萬羽,江南第一蛋鴨——“龍巖山麻鴨”苗年銷售700萬羽,還有白羽半番鴨、馴化野豬等。全區畜牧產值占農業總產值61%。

  花生:福建省名牌農副產品——龍巖花生,以其香酥脆甜、回味無窮而馳名中外。年產咸酥、五香、紅泥等各種花生3萬多噸。

  果蔬:種植蜜柚2萬畝、蘆柑5萬畝,還有早熟枇杷、早熟蜜柑等,年產水果5萬多噸。蔬菜種植面積14.5萬畝,年產蔬菜23萬噸。

  竹木:竹木資源主要種類有杉木、松木、毛竹和闊葉林等,林木蓄積量1035萬立方米;工業速生用材林基地10萬畝,竹林面積47萬畝,年可采伐量600萬支。

  茶葉:龍巖“斜背茶”以“三著黃綠”著稱,列入福建十大古老名茶。新秀“云頂茶”、“鐵觀音”以香高味濃、特具高山茶風韻,在福建名茶之林嶄露頭角。

第二產業

  新羅區是一座制造業發展潛力巨大的工業城市。截止2008年,轄區內主要的制造業產業集群有:卷煙、鋼鐵冶煉、工程機械、運輸機械、環保裝備、鎢制品加工、水泥建材、醫藥化工、紡織和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有制造業企業25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超過500家,上市企業3家,制造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達90%以上。

  根據產業的布局和資源的配置,新羅區工業經濟重點發“125”產業,即:“一個龍頭(機械制造)、兩個支柱(建材、農副產品加工)、五個潛力(煤炭、電力、輕紡、礦冶、醫藥化工)”產業。

  福建龍州工業園區(原新羅民營科技園區):園區規劃總面積15平方公里,自2001年創建以來至2008年,已開發4平方公里,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近2億元,入園企業達85家,園區一期已初步發展成為汽車、農用車、工程機械、環保設備和硬質合金加工為主的機械類專業園區。2005年園區有3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專利工業試點基地企業。園區按照“一園多區”統籌產業布局,已規劃并啟動建設龍州高新產業區及雁石工業集中區,高新產業區重點發展精密機械、數控裝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雁石工業集中區重點發展鑄件、熱處理、礦冶、化工及相關配套產業。

第三產業

  新羅區是龍巖中心城市所在地,城市經濟空前繁榮。截止2008年,已形成商貿、房地產、旅游、服務業和交通物流五大產業,區內有商品市場60個,其中專業批發市場15個,年交易額近100億元,閩西交易城為閩粵贛邊最大綜合批發市場,閩西糧油飼料城是福建省最大的專業批發市場,年市場交易額均超10億元。房地產成為投資熱點,有90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城市社區服務、信息服務、交通服務、物流業初具規模。

交通通訊

  新羅區距廈門高崎國際機場高速公路140公里,距龍巖冠豸山機場高速公路100公里。

  新羅區到廈門港口、機場汽車車程1個半小時;有通往江西的龍長高速公路;有貫通全區通往漳州、廈門沿海方向、江西贛州內地方向、廣東梅州方向和福建閩北通往浙江方向的319國道和3條省道公路。還有在建的雙永高速公路(泉州永春經漳平市、新羅區到永定縣,通往廣東梅州接廣梅高速公路)。

  新羅區有通往江西贛州接大京九鐵路的龍贛鐵路;有通往漳平接鷹廈鐵路的龍漳鐵路;還有在建的龍巖到廈門的復線高速城際鐵路。新羅區到廈門城際列車車程45分鐘,到廣州、深圳火車車程8小時,到北京火車車程23小時。

  新羅區與世界156個國家和地區可直撥長途電話和移動電話,全區電話普及率和移動電話覆蓋率均達100%。

社會事業

  1998年—2008年,新羅區連續10年保持“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區”稱號。2008年,新羅區成立區職業教育中心,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惠及學生67417人次,減免費用677萬元。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萬安鎮竹貫村被列入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名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行政村覆蓋率達100%,參合率達91.5%。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繼續保持全省先進,連續5年保持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61%以內。扎實推進平安建設,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達95.3%。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通過中期驗收,鐵山鎮成為福建省首個可持續發展實驗鎮。區政府教育工作達省一類區良好等級。初步完成龍巖二中與龍巖學院鳳凰校區資源整合,啟動蓮東中小學建設。適中鎮、萬安鎮竹貫村分別列入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新羅區籍運動員張湘祥、何雯娜分別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為國奪金爭光。被列為全省新農村新家庭計劃示范縣(市、區)。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7%,免費婚檢率達97%。平安建設穩步推進,組建“和諧衛士”隊伍,成立全省首個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96.2%。

人民生活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35元,增長13.6%;農民人均純收入8010元,增長13.4%。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三免一補”政策,在全省率先實施邊遠農村“名師名醫”工程、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困難家庭學生救助等惠民政策,建立全國首家鄉鎮外來務工人員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城鄉低保補助以及“五保”供養標準逐步提高。全年新增城鎮就業3510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48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1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5%。

  2008年,新羅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0元,增長18.8%;農民人均純收入7065元,增長14%。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升,建立城鄉低保自然增長機制,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在全市率先實施農村自然人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超大病保險、免費婚檢、城鎮在職職工醫療互助等惠民政策。965戶貧困戶和低收入農戶獲“小額信貸”扶持,實施造福工程搬遷100戶360人。成立區慈善總會,認捐善款近5000萬元,發放扶助資金近200萬元,城鎮新增就業3723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90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19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02%以內。

城鎮建設

  新羅區積極開展中心城區商務、物流商貿、人居三大板塊建設,精心組織實施“綠、亮、美”工程,市容市貌煥然一新,截止2009年12月,中心城市建成區擴展到33.6平方公里。小城鎮建設加快,全區城鎮化水平達到64%,實現了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目標。在全省率先組織編制城鎮體系規劃和率先建立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新羅區“上銜下延”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完成里程位居全省第一。全區村鎮建設連續6年走在全省前列,適中鎮被評為省小城鎮建設示范鎮,洋畬等12個村評為省農民住宅優秀示范村。西安、溪南、培斜、洋畬成為“中國特色村”。“洋畬經驗”在全省推廣。在全省率先實行了村居干部績效考評、農村“六大員”績效考評,農村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城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在全省率先組織編制城鎮體系規劃。試行“機關+農村”、“社區+農村”、“企業+農村”、“學校+農村”基層組織互助結對方式,在全國首創“居村共建”模式,構筑了統籌城鄉的基層黨建格局。適中鎮、竹貫村被列入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旅游觀光

  區內旅游設施日趨完善,截止2008年,有賓館20多家,旅行社18家,旅游車隊2家,初步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2005年接待游客16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6億元。形成了一批特色旅游:

  新羅區有被譽為“華東第一洞”、“洞中桂林”的國家4A級景區龍崆洞;有被譽為“北回歸線荒漠帶上的綠色翡翠”的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區內華南虎園;有波光瀲滟、山水成趣的梅花湖;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象形山—江山“睡美人”。江山景區、東肖森林公園、云頂茶園等龍巖國家森林公園十大景區是旅游避暑勝地。

  新羅區有云遮霧繞、宛若仙境、觀云海日出極佳的高山叢林寺院天宮山、蓮臺山建筑群和蓮花山、石佛公等一批知名度頗高、影響力較大的市區和近郊寺院。

  新羅區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戰爭年代被譽為 “二十年紅旗不倒”,保存有毛澤東舊居、紅四軍司令部舊址、后田暴動陳列館、鄧子恢紀念館、新四軍二支隊紀念館等多處革命遺址;加之有240多座雄渾古樸、建筑時間跨越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適中方型土樓群,與永定客家土樓群一方一圓,相得益彰,組成完美的土樓世界,構成富有特色的歷史人文旅游資源。

  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有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收錄的民間音樂采茶燈舞曲,及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龍巖山歌戲、龍巖靜板、適中盂蘭盆盛會等。

景區景點

  龍崆洞風景名勝區:地處武夷山脈南段,位于龍巖市新羅區境內,距龍巖市區48公里,距漳平市區26公里。是福建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交通便利,有三條公路可達。其中新改建的通往龍崆洞景區的龍康大道為7.4米寬、上等級的水泥路面。新落成的龍吟山莊,設計新穎,設施齊全,可接納會議、游人膳宿。這里,冬暖夏涼,四季皆適宜旅游,是中外游客向往的休假、旅游、避暑的好去處。

  東肖森林公園:在福建省龍巖市國家級東肖森林公園渡假村內,有一個充滿原始氣息和盎然野趣的“華東神秘桫欏谷”,桫欏谷內有一條神秘的游步道,游步道上有千年景觀。近年來,已有60多個國家和全國各地,數百萬名游客到此旅游觀光度假。很多游客還留下了這樣的感慨:如果不去東肖森林公園渡假村環游神秘桫欏谷的十大景觀真是終身遺憾。 ----- 龍巖東肖森林渡假村位于福建省龍巖市郊區,距龍巖城區12公里。

  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在龍巖市城西虎嶺山。1955年7月開始興建,1956年10月落成,高26米。用青白兩色花崗石砌成。碑身南北二面刻“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大字,碑頂有浮雕的月亮云彩圖案,碑座四面鐫刻鄧子恢、張鼎丞、魏金水、伍洪祥的親筆題詞。1980年擴建為“閩西革命烈士陵園”后又增建“光榮亭”、“霞飛門”等建筑物。1989年民政部公布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距紀念碑不遠建有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和閩西革命烈士紀念館 。

  云頂茶園:位于龍巖市新羅區小池鎮境內,地處國家自然保護區--梅花山南麓、龍巖最高峰黃連盂南側,江山、小池、上杭步云兩縣三鄉交界處,是九龍江北溪最高最長的源頭之一,屬國家森林公園。交通方便,距龍巖市區25公里,距漳龍高速路口18公里。云頂茶園的前身是小池國營茶場,創建于1956年。1999年,澳大利亞WELL-JOY集團公司獨具慧眼,投巨資開發,將自然環境、人文環境與大規模農業產業化有機結合,建成省內首家集高山茶科研、開發、生產、培訓以及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新型生態型高優農業園區。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