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福州市 | 廈門市 | 漳州市 | 泉州市 | 莆田市 | 三明市 | 南平市 | 龍巖市 | 寧德市
  
福建的相關信息
福建旅游投訴電話
福建旅游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福建最佳旅游時間
福建屬溫暖濕潤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西北有山脈阻擋寒風,東南又有海風調節,溫暖濕潤是福建氣候的顯著特點。年平均氣溫15℃-22℃,平均降雨量1400-2000mm,是中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夏秋之交常受臺風的影響,但總地來看,福建是一個全年都適宜旅游的地方。

福建旅游特別提醒
入鄉問俗不犯忌
在嬰孩面前勿講“猴”,據說那樣會導致嬰孩患“猴損癥”,如須談猴,應改說為“爬樹”或“山人”。見嬰孩體胖,不可當面稱其“肥”,須夸“好看”,抱時亦不可言“重”。以“中指”指人,極為無禮。客至掃地,意為逐客,有辱于人。以六碗菜請客,最為不敬(清制,凡臨死刑犯,官以六饌餉之,以示皇恩浩蕩)。親友喜慶宴席,勿打碎碗碟,新婚宴席尤為諱忌。媒人到家談婚,不可奉茶,謂奉茶事難。產婦之房,未滿月不可進。與人聚餐,筷子勿插在飯上,祭祀時才這樣插筷子。兒童不戴兩頂帽,忌長不高。屋中張傘,屋內易漏。

福建娛樂指南
福建是一個語言復雜、民俗各異的地區,因而其文化藝術具有濃烈的地方色彩,表現出豐富的多樣性,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到了福建,一定要抽空去看看各地流行的地方戲曲以及木偶戲。
高甲戲流行于閩南地區,它是一種以丑角為表演主體的戲曲,特點是輕松活潑、詼諧幽默,深受人們的喜愛。梨園戲的名稱源于唐玄宗教習梨園子弟的故事,它以流行于閩南的古樂種南曲為基本唱腔,淳樸剛勁、明快粗獷,“小梨園”則委婉纏綿。此外,福建的主要傳統戲曲還有南音等等。
除了戲曲,木偶戲也是福建眾多娛樂節目中的一項。小巧玲瓏的提線木偶在表演者的細膩操縱下,都象是有了生命一樣,活靈活現,游客不可不去一觀。
首頁 >> 福建 >> 漳州市 >> 平和縣

  平和縣地處福建省漳州市西南部,福建省四個老區重點縣之一。毗鄰廈門、汕頭兩個經濟特區。全境面積2328.6平方公里,人口52.8萬,轄16個鄉鎮(場)。是福建省重點僑鄉之一,也是臺胞的重要祖籍地。通行閩南方言廈門話。202、209、212省道過境。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平和暴動遺址。有唐建古剎三平寺、蘆溪鎮繩武樓。

  縣政府駐小溪鎮。郵編:363700  代碼:350628  區號:0596

行政區劃

  平和縣轄10個鎮、5個鄉:

  鎮:小溪鎮、山格鎮、文峰鎮、南勝鎮、坂仔鎮、安厚鎮、大溪鎮、霞寨鎮、九峰鎮、蘆溪鎮

  鄉:五寨鄉、國強鄉、崎嶺鄉、長樂鄉、秀峰鄉

歷史沿革

  1321年—1323年(元至治間)析龍溪、漳浦、龍巖縣地置南勝縣,縣治設今平和南勝,1337年(至元三年)遷今小溪鎮舊縣村,1356年(至正十六年)遷今靖城,更名南清縣。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析南靖、漳浦縣地置平和縣,屬漳州府,治所河斗大洋陂(今屬九峰鎮),1949年遷小溪。1949年9月17日和平解放,屬龍溪專區(地區)、漳州市。

  1949年9月17日解放之后,全縣暫襲民國原制。后設6個區,轄18個鄉(鎮)。 1950年,全縣分9個區,領125個鄉(鎮)。1984年底,改人民公社為鄉(鎮)。全縣設小溪、九峰2個鎮及城關、山格、坂仔、南勝、五寨、國強、安厚、大溪、長樂、崎嶺、蘆溪、霞寨、文峰13個鄉,共轄7個居委會、253個村。1987年8月14日,城關鄉并入小溪鎮。全縣共有2鎮12鄉。1990年6月24日,山格鄉、南勝鄉改為鎮。至年底,全縣共設4鎮(小溪、九峰、山格、南勝)、10鄉(文峰、坂仔、五寨、國強、安厚、大溪、霞寨、蘆溪、崎嶺、長樂),下轄10個居委會、239個村。 2003年,平和縣轄10個鎮、5個鄉。

自然地理

  平和縣,地處福建省閩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與福建、廣東兩省八縣相連,毗鄰廈門經濟特區、汕頭經濟特區。地理坐標為北緯24°02′—24°35′,東經 116°54′—117°31′。主要河流有花山溪,蘆溪、九峰溪。202、209、212省道過境。年降水量1724毫米,年均氣溫21.3℃。

  截止2009年,平和縣境內礦藏種類繁多,有金、銀、銅等10余種,其中石英石、高嶺土、花崗巖分布廣、貯量大、品位高,為省內罕見;水能理論蘊藏量近10萬千瓦,河流眾多,流域面廣,河床比降大,徑流快,開發價值高;地下溫泉10處,日出水量3000立方米,為發展淡水養殖提供了有利條件。

經濟建設

  2008年,平和縣實現生產總值56.09億元,增長1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05億元,增長7.5%;第二產業增加值10.45億元,增長25.0%;第三產業增加值20.58億元,增長14.2%。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2億元大關,達到2.08億元,增長33.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7億元,增長25.7%。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5億元,增長34.6%;全縣60個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0.8億元,其中14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3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8.1億元,增長10.7%,其中城鄉儲蓄余額22.7億元,增長6.8%;各項貸款余額12.3億元,增長18.2%。

  2008年,平和縣完成工業總產值27.4億元,增長35.5%,其中規模工業完成產值18.98億元,增長57.3%;實現工業稅收7684萬元,增長49.9%,稅收增幅高出產值增幅20.3個百分點,實現產值效益同步高增長。新增規模企業23家,總數達到81家,26家服裝雨具企業進入規模企業行列。福環汽車等6家產值超億元,霖和良壩、寶達鋼業等17家完成稅收超過百萬元。工業發展后勁強勁,新建續建項目120個,完成投資5.8億元,其中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45個,完成投資3.1億元。工業招商成效凸顯,全年新批工業外資項目65個,實際利用外資908萬美元,增長18.8%;投資上億元的益達紙業成功落戶。福環汽車產業園和文美機械制造(汽配)產業園建設步伐加快,帶動并吸引31家汽配項目落戶。工業載體建設加快推進,全縣建成3.5萬平方米通用廠房,盤活7000平方米閑置廠房,征儲工業用地84.6公頃。工業品牌創建卓有成效,“國農”、“南勝”2個商標被評為省著名商標,“萬啟隆”、“興發”、“廣和堂”等6個商標被評為市知名商標。

  2008年,平和縣完成農業總產值45.9億元,增長8%。品牌農業創建取得突破,“平和琯溪蜜柚”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并被評為中國名牌農產品,其證明商標在17個國家成功注冊,成為我國被歐盟保護的10個地理標志產品之一;全年蜜柚出口8.3萬噸,比上年翻了一番。白芽奇蘭茶成為全省五大名茶之一;山格蔬菜已向國家商標局申請“寶豐”、“山格奇珍”商標注冊;陽山茶葉、國農2家企業被列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寶峰罐頭、天醇茶葉等5家企業產品獲2007年度福建名牌產品。農業產業化扎實推進,新開辦農產品加工企業4家,新組建蔬菜、茶葉等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成立全省首家縣級農資行業協會;建成蜜柚出口示范基地46個0.53萬公頃。農業產業鏈持續延伸,柚香奇蘭茶研制成功。

  2008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2.2億元,增長13.7%;居民消費價格上漲6.1%。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物流配送中心3個、標準農家店81個。全年新建商品房32.7萬平方米。加快發展旅游業,舉辦首屆海峽兩岸三平祖師文化旅游節和林語堂文學館落成慶典活動,相繼完成三平風景區旅游道路路面改造及廣濟潭水上觀音景點續建;靈通風景區申報市級火山地質公園通過評審,靈通巖——大芹山和三平風景名勝區被列入《漳州市風景名勝區體系規劃》;全年接待旅游人數102萬人次,實現旅游直接收入9100萬元,分別增長11%和18%。

消費市場

  大力發展以現代商貿流通業、房地產業和旅游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引導、激發消費需求。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7.00億元,增長20%,居民消費價格漲勢逐月回落至5%。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繼續加強。深入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整治活動,有效維護農民權益;組織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突出抓好乳制品質量安全專項清查,確保食品藥品安全。繼續抓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大世界商貿、大自然農資、廣和堂醫藥、浩倫農業科技等6家企業為載體,建立7個配送中心、370個農家店,拉動全縣農村消費1.52億元;大世界商貿有限公司被列入省、市流通龍頭企業。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強化房地產市場監管,鼓勵建設中低價位、中小戶型的普通商品住房,促進房地產穩步健康發展。全年完成投資6650萬元,新建商品房3.77萬平方米,建設檔次明顯提高。加快發展旅游業。著力提升三平、靈通兩大旅游品牌,三平風景區規劃調整暨三平祖師文化園項目通過論證,景區設施不斷完善,被評為省級文明風景名勝旅游區;靈通風景區成功申報省級地質公園,青云寺動工重建,靈通天池完成設計。太極峰旅游綜合開發項目達成初步協議;舉辦紅色之旅推介會,發行《平和旅游》宣傳冊,打造紅色旅游精品,增強旅游活力。全年接待旅游人數109萬人次,實現旅游直接收入1.03億元,分別增長7%和13%。

  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9.3億元,增長25%,其中城鎮以上投資完成12.5億元,增長30%。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全縣70個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4.6億元,其中,13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86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投資1000萬元拓寬改造省道東東線大溪至安厚段13.8千米;投資1900萬元續建九大線B標段11千米;投資420萬元完成縣道秀秀線秀峰龍嶺至永定楊山段1.6千米、新山至詔安秀篆段3千米,實現縣道秀秀線平和段全部貫通。投資9340萬元,加大電網、配電網建設改造,新增電力裝機容量1.04萬千瓦,黃井110千伏變電站竣工投產,大溪、南勝35千伏變電站正加快建設。縣城市政基礎設施、平和工業園區配套設施建設分別完成投資2200萬元和650多萬元。

新農村建設

  2008年,平和縣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效改善。涵蓋山格、蘆溪等5個鄉鎮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通過省級驗收,測土配方施肥全面推開,1000口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順利完成。“六千”水利完成長汀等10個行政村人飲工程、4座水庫除險加固和花山溪流域霞寨片水土流失治理,建成山地蓄水池80口。完成15個鄉鎮及工業園區氣象自動觀測站建設。路網功能不斷完善,省道秀秀線九峰至秀峰公路全線貫通,縣道山舊線五寨至漳浦(觀音亭)、書蘆線書洋至蘆溪路段完成改造,九大線完成水泥路面18千米,投資5.1億元的省道東東線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完成;農路建設投資1.26億元,建成農村水泥路203千米,全縣行政村道路硬化率達99%以上。示范村整治村有力推進。以文峰三平、坂仔寶南2個市級示范村和山格白樓等19個整治村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累計投入2100萬元,用于發展生產、環境衛生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4個鎮45個村“家園清潔行動”通過省驗收;農村信息化建設已完成三平和寶南2個村光纖鋪設,52個村實現寬帶進村。

人民生活

  2008年,平和縣城鄉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58元,增長15.8%;農民人均純收入5436元,增長10.5%。全年共培訓農村勞動力1.3萬人次、轉移就業14340人、勞務派遣9584人;城鎮新增就業4244人,下崗職工再就業82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2%,低于年度控制目標。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3868人,占應參保人數的100%;參加失業保險12436人,占應參加人數的100.2%;發放城鄉低保金1087萬元,6538戶14842人享受低保;新增“五險”擴面6605人,發放養老保險金1.09億元、失業金370萬元。“五老”定補按時發放,農村困難家庭醫療救助15234人;實施“光明行動”和聾兒康復“啟聰行動”,免費為200例白內障患者手術,為3例聾兒植入人工耳蝸;成立全市首家愛心慈善超市,建成安厚、坂仔兩個社會福利中心,率先在全省完成福利院建設任務。完成“造福工程”104戶350人。教育工作成果豐碩,高考上重點本科線176人;加快推進農村中小學“校園整潔專項行動”,20所中學、154所小學的校舍得到修繕和完善配套;整合成立縣職教中心,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整合縣城初中辦學資源,成立平和廣兆中學;撤并大坪初中、小坪初中、三五初中和靈通初中,利用原有校舍,整合建立片區規模優質小學,提升義務教育發展水平。成功舉辦省第二屆農民電影節;完成五寨、南勝綜合文化站改擴建和繩武樓搶險加固工程;復活了400多年前的傳統窯瓷燒制工藝,高仿真的“克拉克”瓷出窯面世;“三平祖師文化”被授予首批閩南(漳州)文化生態展示點,小溪鎮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龍藝)之鄉”;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完成水上運動中心續建工程;組織申報省、市科技項目9個。實施城鎮居民醫保;新農村合作醫療健康運行,全縣參合率達90%以上。

民生保障

  2008年,平和縣組織申報省、市科技項目10個,建成2個地震宏觀測報點;扎實開展文化中心戶建設活動,完成九峰、霞寨、坂仔綜合文化站改擴建,全面啟動電影進農村“2131”工程,建成水上運動中心和5個鄉鎮籃球場、健身路徑;啟動實施縣城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平移改造,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教育工作順利通過省政府督導評估,高考本科上線933人,創歷史新高;加快中小學布局調整,成立縣直第三實驗小學,大坪初中并入平和三中;投入2000多萬元,開展農村小學“校園整潔專項行動”,校園面貌煥然一新;撥付“兩免一補”資金938萬元,遠程教育工程順利落實。重點衛生院建設提升工程扎實推進,完成霞寨、秀峰2所衛生院主體工程;新農合工作順利開展,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38.2萬人、占應參加人數的76.8%,全縣行政村100%參合。“平安平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94.8%,信訪件辦結率達到100%。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228元,分別增長19%和14.6%。就業渠道不斷拓寬。全年共培訓農村勞動力5000多人次、轉移就業1.2萬人;創建黨員創業、就業服務中心,以創業帶動困難群體就業。新增城鎮就業4326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82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下。建設村級勞務站、就地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等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新增“五險”擴大面6370人,發放養老保險金1.17億元、失業金439萬元;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標準,發放城鄉低保金979萬元,6776戶15423人受益;加快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發放139戶困難家庭廉租房補貼。社會救助和福利事業不斷加強。成立縣慈善總會,加快推進縣城社會福利中心建設,完成3所農村幸福園和文峰鎮、長樂鄉敬老院建設;落實城鎮和農村困難家庭醫療救助3277人;實施“復明工程”,免費為250例白內障患者手術;免費為殘疾人發放輪椅100輛,裝配假肢10例;新一輪駐村扶貧、整村扶貧開發順利推進,老區扶建項目全部落實,完成“造福工程”183戶900人。

靈通巖

旅游景點

  靈通巖風景區:位于平和縣大溪鎮大峰山。距漳州市區116公里,屬省級風景名勝區。主峰海撥1282米,其中“獅子峰”于懸崖峭壁間,奇峰突兀,猶如雄獅盤距,堪稱“天險”。后因明朝黃道周為大峰巖題下“靈應感通”四個字后而改名。 靈通山以險峰、奇石、飄云、清泉為四大特色,險奇稱絕,整個大峰山約有十五平方公里,山石相連,巨石累累,山峰千姿百態。靈通巖大峰山由獅子、玉女、擎天、靈通、天池等七個主要山峰連成,最高峰為獅子峰,海拔1287米,崖壁峭立,峰巒疊翠,洞壑綿亙,鉤梯懸絕,雄偉壯麗,形成了七峰、十寺(巖)、十八景之說。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省漳州市屬的平和縣文峰鄉境內,距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由義中大師創建于一千一百多年前。總建筑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分為兩組:山門、鐘鼓樓、僧房、大雄寶殿等組成前組,祖殿、齋堂、塔殿等組成後組,殿宇建筑,別具一格歷盡滄桑,屢毀屢建,今天展現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規模,是清代重建的。義中大師,在閩南一帶和海外鄉親中稱為“三平祖師公”,祖籍陜西咸陽高陵縣人。

  九峰鎮:客家土樓、中原合院式民居及閩南騎墻式樓房混雜,遍布在集鎮與山野間;閩南話、客家話、潮州話一起成為此地的通用語言,年紀稍大一些的當地人,都會說、會聽這3種方言,潮劇、薌劇、四平戲、漢劇等劇種在這里盛行。九峰鎮土地面積211平方公里,東北距平和縣城47公里,西南與廣東饒平、大埔兩縣接壤、東南與本省秀篆鎮相靠,離閩粵邊界8公里。在商周至秦漢為閩越與南越交融地帶,歷史上曾先后歸屬綏安、漳浦、南勝、南靖縣管轄,1518年為平和縣城所在地,直至1949年秋,歷時431年。九峰鎮現有人口4.7萬人,客家人占三分之二。由于它地處閩南、潮汕、客家聚居交融地域,因此,其生活習俗、建筑風格、文化與信仰等,都帶有三重文化習俗交融混合的特殊風貌,留下許多寶貴的歷史遺跡。九峰鎮建于明清時期、保存至今的45座客家土樓,除了與其他地區土樓有著聚居、易于防守等共同點外,在內部結構上采用單元式與內向小通廊組合的方式,既有較強的私密性、又能與各家走動的特點。外部突出表現在罕見的圍垅、照壁、水池上,這些都與其他地區土樓有明顯不同。目前,九峰鎮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1處,有明清時期的縣衙遺址、明城墻殘跡、古窯址、寺院、宗祠、民居、土樓、牌坊等建筑,成為閩省罕見的內涵博大、風情獨特的地區之一。

  侯山宮:位于平和縣小溪鎮西林村,平和一中的西側,地處花山溪流域的河谷盆地中。東北距鎮政府0.9千米,距平和縣城約1.5千米。西林村是琯溪蜜柚的發源地,種植琯溪蜜柚已有400多年歷史,從而使平和縣成為中國琯溪蜜柚之鄉和全國最大的琯溪蜜柚交易市場。侯山宮是一座具有閩南特色的宮廟建筑,坐西北朝東南,為石、磚、木結構,占地約1390平方米。主體建筑面積為432平方米。主體建筑由門樓、天井和正殿等組成。正殿為單檐懸山式屋頂,屋脊裝飾繁麗,具有較高工藝水平。主體建筑左側為重修的碧云室,門樓前是大埕。門樓依托宮廟前墻而建成。正殿為面闊3間,懸山頂,木構梁架。天井由河卵石鋪就,保存清代風貌。

當地特產

  平和琯溪蜜柚:系福建省平和縣著名的地方傳統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清朝乾隆年間被列為朝廷貢品,同治皇帝贈賜“西圃信記”印章一枚及青龍旗一面,作為貢品標識和禁令。1857年,施鴻保在《閩雜記》中寫到“閩中諸果,荔枝為美人,福橘為名士,若平和拋(即柚)則俠客也,香味絕勝”。它以獨特的風采,在1989年被農業部定為全國優質農產品,參加全國"七五"星火計劃成果博覽會榮獲金杯獎,1994年第三次全國柚類評比榮獲"金杯獎"第一名,1995年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琯溪蜜柚之鄉"榮譽稱號,1996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確認為“綠色食品”。琯溪蜜柚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獲得國家農作物品審定的柚類良種,琯溪蜜柚以其獨特的品質,蟬聯五屆全國柚類評比第一名,其綜合指標居全國領先地位,被譽為“柚中之王”。 琯溪蜜柚,色橙黃鮮艷,芳香濃郁,可食率達55%以上。我國著名果樹專家、浙江農業大學一級教授吳耕民生前這樣評價:“果大皮薄,瓤肉無籽,色潔白如玉,多汁柔軟,不留慘渣,清甜微酸、味極永雋,可列為柚類之冠”。

  南勝麻棗:是中縣著名茶點,原產于南勝鎮,是南勝鎮著名的土特產,已有七百多年生產制作歷史。南勝麻棗是以上等糯米、角棕芋、白麻、白糖、飴糖、花生油等為原料,分三道工序精制。先將糯米和角粽芋加工成麻棗胚,然后用花生油炸漲,再配料混泮白麻成棗糕。“南勝麻棗”的特點是皮酥而晚脆,質嫩而甜,富有韌性,有獨特風味,曾于1997年獲意大利米蘭國際輕工貿易博覽會金獎。

  坂仔香蕉:平和香蕉具有皮薄、味香、肉軟、質甜、無芯,風味與營養俱佳的特性。每百克香蕉果肉,含熱量486焦耳,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克,維生素C20毫克,含有磷、鈣、鐵等多種營養元素和維生素。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含量高于柑、芒果、菠蘿和番木瓜等。果肉可潤肺、滑腸,是一種天然保健水果。平和香蕉1992年在國家商標局注冊“坂仔”牌商標,1995年取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成為國內第一個取得注冊登記和“綠色食品”使用權的香蕉產品。1998年被漳州市人民政府認定為知名商標。

  白芽奇蘭茶葉:白芽奇蘭因其芽梢白毫明顯,葉張似“竹葉奇蘭”成品茶具有獨特“蘭花”香氣的特征,固而得名。它是烏龍茶發展進化中涌現的新品種,是平和縣科技人員與茶農歷經歷十多年努力從地方奇蘭群體中單株選育成功的珍稀良種。1995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省級茶樹良種審定。

  平和小溪的枕頭餅:因形似長枕得名。傳說明代嘉靖年間,小溪西城有位太常名叫李文察,告老還鄉了。一年夏天,夫人張氏得病,李文察焦急地請遍遠近名醫,皆不見好。萬般無奈時,只好張榜求醫。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