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概況】
良慶區是廣西南寧市轄區,位于南寧市正南部,東鄰邕寧區,西連江南區,南毗上思縣、欽州、靈山縣,北與青秀區接壤。良慶區距市中心僅4公里,與廣西沿海“金三角”的欽州市相連,扼大西南出海通道之要沖,南北高速公路、二級公路穿境而過,貫穿轄區的四個鎮和兩個開發區,處于廣西沿海開放帶向內陸擴展之過度區,屬南北欽防經濟圈的中心區域。良慶區總面積為1379平方公里,2011年總人口24萬人。。
【行政區劃】
良慶區轄1個街道、6個鎮:
街道:玉洞街道
鎮:良慶鎮、大塘鎮、南曉鎮、那馬鎮、那陳鎮
【歷史沿革】
良慶區歷史悠久,秦以前屬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王朝統一嶺南地區后,設桂林、象、南海三郡,良慶區屬桂林郡。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重新統一嶺南,良慶區地屬郁林郡領方縣所轄。三國時,屬吳,后來又先后歸西晉、東晉、宋、齊、梁、陳6個朝代管轄。唐武德四年(公元612年)改宣化縣為南晉州(屬嶺南道)。宋朝統一全國后,良慶區隸屬于廣南西路。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屬邕州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南寧路為南寧府,即今南寧,隸屬廣西布政使司。清朝實行行省制,改布政使司為廣西省,今良慶區為南寧府宣化縣轄地。
2004年9月15日,國務院批準(國函[2004]79號)調整南寧市部分行政區劃:設立南寧市良慶區。將原邕寧縣的良慶、那馬、那陳、大塘、南曉5個鎮劃歸良慶區管轄,良慶區人民政府駐良慶鎮。良慶區于2005年3月18日籌建,2005年4月30日正式掛牌成立。
【人口特征】
人口 至2011年末,良慶區總人口24.02萬其中農業人口20.72萬,非農業人口3.30萬。
民族 良慶區主要以壯族和漢族為主,其中壯族是良慶區人口最多的民族,占總人口91.69%。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良慶區位于廣西中南部,南寧市區南部。東鄰邕寧區,南接防城港市上思縣、欽州市欽北區,西連江南區,北隔邕江與青秀區相望,系南寧連接北部灣出海口的南大門。
氣候特征 良慶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氣溫高,降水豐富。其特點是夏長高溫多雨,冬短溫暖干燥, 無霜期長,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 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827小時,日照百分率為39%。年平均氣溫21.6℃,年平均有霜日數僅4.3天,全年風向盛行東風和東南風。
【經濟概況】
2013年良慶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8億元,較2012年增長12%;財政收入實際完成10.22億元,增長23.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1.7億元,增長30.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7億元,增長13.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9億元,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02億元,增長17%;農林牧漁業產值30.5億元,增長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40元,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8406元,增長13%。
2012年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7.5億元,增長5.0%;糧食產量9.7萬噸,增長2.0%;糖料蔗產量111.8萬噸,增長5.4%;水果產量6.3萬噸,增長5.0%;蔬菜產量26.5萬噸,增長7.9%;水產品產量1.1萬噸,增長13.9%;肉類產量3.7萬噸,增長4.8%。
2012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60家,實現產值118.1億元,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92%;其中有32家企業產值超億元,占規模工業企業總數的53.3%,完成產值106億元,占全部規模工業總產值的89.8%。全年幫助企業融資1.3億元。廣西石埠乳業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業獲得國家、自治區、南寧市扶持資金900多萬元。
2012年內資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194.7億元;外資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3580萬美元。實際到位內資完成41億元,完成全年任務數的100%,增長21.3%;直接利用外資完成3620萬美元,增長16.5%。
【社會事業】
科技 科技事業取得新成效。2009年,區市創新項目13項,年內安排本級科技項目24項。2011年良慶區投入547萬元,組織實施科技項目32個。實施到期通過上級驗收的科技項目10個。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28期,培訓3370人次。
教育 2011年良慶區有小學67所,在校生3.16萬人;初中13所(社會辦8所),在校生1.09萬人;高中2所,在校生977人。有教職工23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99%,輟學率0.17%,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8.90%;初中階段入學率99.77%,輟學率2.90%;初中畢業生升高中毛入學率85.60%。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30人次、31.37萬元。創建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達標縣(區)通過自治區評估驗收;創建國家三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達標通過自治區評估驗收。
衛生 2011年良慶區有醫療衛生機構236個。其中:國有醫療衛生機構9個(城區4個,鄉鎮5個),集體醫療衛生機構9個,村衛生所120所,個體醫療診所98所。衛生技術人員1128人(城區屬402人)。醫院病床1005張。投資118萬元,完成農村衛生戶廁建造1000座。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民18.44萬人,參合率91.57%。
【風景名勝】
五象嶺森林公園 位于南寧市良慶區,總用地面積為1604.19公頃,其中林地1330.07公頃,城市公園用地149.82公頃,是南寧市生態環境與旅游休閑娛樂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
竹泉島 位于良慶區那馬鎮境內的八尺江畔,距離市中心約21公里,這里樹木青翠,綠草如茵,環境清幽,碧綠江水緩緩流淌。
大王灘國家水利風景區 位于廣西首府南寧市南郊28公里處,依托大王灘水庫而建,以秀麗的江南湖光山色和恢宏的現代水利工程而著稱,人稱首府南寧的“后花園”,屬綠都南寧十大景區之一,廣西優秀旅游風景區。
屯六水庫 地處廣西十萬大山北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山清水秀,庫容量超過2億立方米,是南寧市的后備水源。水庫水質清澈純凈,沒受任何污染。每當風平浪靜的時候,明凈如鏡的湖水點綴著上百個形態各異的綠色小島,倒映著周圍雄奇秀拔的山巒,水光山色,美不勝收。
【名優特產】
老友面 這是有著百年歷史的面食,該面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胡椒粉等,老友面食之開胃驅寒,深受食客歡迎而經久不衰。
八仙粉 相傳是清宮食譜之一,因其配有山珍、海味、時鮮八味以上,味道相異相輔,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故而得名。八仙粉以鮮滑清爽為特點。
干撈粉 把米漿蒸熟后切成條形,拌以調制好的叉燒、肉末、蔥花、炸花生、醬料、香油等即可食用。特點是香、酸、脆、甜、咸適度,食而不膩。
良慶脆皮扣肉 選料上乘,經傳統工藝和獨特方法秘制而成。色澤橙黃,皮薄酥脆,肉松味醇,入口芳香,酸甜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