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南區,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經濟區的中心位置,北距首府南寧市100千米,瀕臨北部灣,東連北海市,西接防城港市,南擁欽州港,集臨海工業園區、濱海文化旅游勝地、廣西沿海交通樞紐、大西南最近接海點等眾多功能與優勢于一身的北部灣(廣西)經濟區城市中心區。總面積2329平方千米,轄12個鎮、1個華僑農場和5個街道。欽南區常住人口為679692人。
建區以來,分別獲得“中國大蠔之鄉”、“全國優秀郊縣(區)”、“全國科普示范縣(區)”、“中國民營企業最佳投資縣區”、“自治區招商引資先進縣區”、“廣西科學發展縣(區)”、“自治區‘雙擁’先進縣(區)”、廣西高質量發展進步縣、廣西工業投資先進縣(區),廣西縣域商業建設行動試點縣、廣西河湖長制標準化管理試點縣等榮譽稱號。
欽南區人文景觀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秀麗怡人,旅游資源豐富,旅游業前景看好。轄區內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有被譽為“南國蓬萊”的龍門群島、七十二徑;有充滿田園風光,別樹一幟,一望無際的萬畝蝦塘;有獨特的“海上長城”景觀的蜿蜒連綿的標準海堤;有國家首批海洋公園茅尾海國家海洋公園;有獨特稀有的萬畝連片紅樹林以及在此棲息繁衍數萬白鷺;有北部灣畔第一高峰那霧嶺;有國內最大的萬畝連片火龍果生產基地等。欽南區還是民族英雄劉永福故里,劉永福故居——三宣堂,建筑規模宏大,布局嚴謹,是具有嶺南藝術特色和晚清風格的古典建筑群,現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行政區劃】
欽南區轄5個街道、11個鎮:
街道:向陽街道,水東街道,文峰街道,南珠街道,尖山街道
鎮:沙埠鎮,康熙嶺鎮,黃屋屯鎮,大番坡鎮,龍門港鎮,久隆鎮,東場鎮,那麗鎮,那彭鎮,那思鎮,犀牛腳鎮
【建置沿革】
欽南區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先秦時期,屬百越之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歸屬秦設象郡所轄。漢朝至晉朝時期,欽州屬交州合浦郡,南朝宋元嘉設宋壽郡,這是欽州的最早建制。梁代設安州。 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易名欽州,取“欽順之義”。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寧越郡為欽州總管府。 元,改為欽州路。 明初,改為欽州府。 民國年間,改為欽縣,屬廣東省欽廉專署所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廣東省設欽廉行政專員公署。 1951年,改隸廣西省。 1955年,復隸廣東省,曾一度合并到湛江專區。 1965年7月,再隸廣西壯族自治區,改為欽州地區行政專員公署,下轄上思、防城、欽州、靈山、浦北、合浦、北海七個縣市。 1983年10月,劃出北海市。 1985年,防城港從防城縣分出,成立自治區轄防城港管理區。 1987年7月,劃出合浦縣歸北海市管轄。 1994年6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欽州地區,設立地級欽州市。 1994年6月28日,由欽州市析出成立欽南區。 1997年1月,欽州港經濟開發區成立并從欽南區析出。 2001年,麗光華僑農場劃入欽南區。 2003年9月,撤銷欽城管理區,并歸欽南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欽南區位于北部灣(廣西)經濟區的中心位置,廣西南部沿海。是一個集臨海工業園區、濱海文化旅游勝地、廣西沿海交通樞紐、大西南接海點等眾多功能與優勢于一身的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中心區。總面積2329平方千米,欽南區是欽州市的主城區,它位于廣西南部沿海、北部灣的頂端是中國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廣西與東盟聯系的“橋頭堡”和北部灣(廣西)經濟區水陸交通樞紐。欽南區交通便捷,地域優勢明顯,使欽南區成為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城市經濟、海洋經濟、物流經濟和旅游經濟之地。
地貌 欽南區三面環陸,南瀕海洋,地勢北高南低,屬丘陵地貌類型,丘陵交錯在山地平原臺地之間,境內有全市最大的沖積平原——欽江三角洲。欽南區屬濱海丘陵地帶,地形低矮,起伏較緩。
氣候 欽南區地處亞熱帶,受海洋性季風氣候調節,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欽南區氣候屬南亞熱帶氣候,具有亞熱帶向熱帶過渡性質的海洋季風特點,年日照時數為1800小時左右,年平均氣溫21℃—23℃,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左右。
海岸線 欽南區有8個鎮地處沿海,海岸線長達120.8公里。
【自然資源】
欽南區物產資源豐富,擁有亞洲最大的火龍果連片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冬辣椒生產基地,海鴨蛋、瓜皮小吃也享譽全國。欽南區是大蠔之鄉,龜鱉生產地,全國70%的蠔苗均來自欽州欽南區,譽有 “中國大蠔之鄉”的美名。
欽州坭興陶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目前已發展到上百家坭興陶生產企業。欽州市已把振興坭興陶產業納入了“十二五”規劃,坭興陶成為欽南區一項方興未艾的重要產業。
欽南區有煤、錳、鈦、石英沙、花崗巖、陶土、礦泉水等三十多種礦產資源,其中優質陶土儲量達30多億噸。海域遼闊,海洋資源豐富,盛產名貴的經濟魚類600多種,貝類500多種,甲殼類30多種,藻類10多種;有“海洋生態調節器”之稱的紅樹林面積達3894公頃。
【經濟發展】
當前,欽州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一是國家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欽州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在廣西主體功能區規劃中欽南區列為國家層面的重點開發區域。三是商務部確定欽州為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使欽州成為全國31個重點承接地中唯一的沿海城市。四是國務院批準設立欽州保稅港區,這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的沿海保稅港區。五是國務院批準將欽州保稅港區列為全國第五個整車進口口岸,使欽州成為服務西南地區、輻射東盟的重要汽車進出口口岸。六是商務部確定欽州為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示范城市,使欽州與北京、上海一起成為全國首批46個示范城市之一。七是國務院批準欽州港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并批準欽州港口岸擴大對外開放。八是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建設,將成為中馬兩國經貿合作的標志性項目和中國-東盟自貿區合作的典范。九是欽州茅尾海被批準成為全國第一批國家海洋公園。十是國臺辦、農業部批準成立廣西欽州欽南區臺灣農民創業園。欽南區作為欽州市主城區,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欽南發展地位更加突顯,欽南區正抓住這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經濟蓬勃發展。
【交通運輸】
欽南區形成了以欽州城區為中心,以海港、高等級公路、鐵路、現代化電訊設施為骨架的海陸立體交通通信網絡。
欽南區內擁有南寧-欽州、欽州-防城、欽州-北海、黎塘-欽州、欽州-欽州港等五大鐵路干線和桂海高速、欽防高速、欽陸一級、南北二級、欽港一級、沿海一級、欽犀二級等七條高等級公路,以及沙井港、龍門港、康熙港等一批海港碼頭。
【歷史文化】
語言 欽南區,境內世居民族的主要語言是漢語與壯語。漢族聚居的農村多使用漢語的粵語方言和客家方言,少量使用北方方言的“欽州正”和閩南方言的福建話等。壯族聚居的農村主要使用壯語、多數人還同時掌握粵語方言和客家方言。城鎮居民一般用粵語(白話)、普通話交流。黨政機關、中小學、酒店及部分企事業單位等辦公時間多使用普通話。
【風景名勝】
平山島
平山島,坐落在欽州城的南面,四面環水,與市區一水相隔土地平坦,林豐草茂,臨海的一面又突兀一座山峰,風光旖旎,景色秀麗。康熙嶺標準海堤,全長三十多千米, 號稱廣西第一堤,俗稱“海上長城”。
龍門群島
龍門群島,位于美麗茅尾海南端,距離欽州市區約25千米。主要景點有仙島公園、七十二涇、茅尾海、龍門島、亞公山、青菜頭、綠島、五馬歸槽等景點。是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游勝地。
三娘灣
三娘灣旅游區,位于欽州市犀牛腳鎮東南面,距欽州市區40千米,南臨北部灣,背倚烏雷山。三娘灣自然風光優美、漁家風俗濃郁獨特,海灘、海島、海珍、海豚、海上森林、海洋文化等海洋旅游資源在這里富集,還有海上國寶(中華白海豚)。 該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先后獲得“廣西首屆十佳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等。擁有“中華白海豚之鄉”美稱,是著名電影《海霞》的外景拍攝地和中央電視臺MTV《灣灣歌》和電視劇《海藤花》的拍攝基地。
麻藍島
欽州新八景之一的麻籃仙島,包括欽南區犀牛腳鎮的麻籃島和大環的范圍。麻籃島(又名麻籃頭)是欽州灣上的一個海島,發總面積29.5萬平方米(含西北一片沙灘1.5萬平方米),位于犀牛腳鎮的西北面,所在地4.3千米,水從欽州港到該2海里,麻籃島的外形酷似一個牛軛,呈現長彎形。該島最寬處400米,最窄處200米,有一個面積8萬平方米的小山,海拔21.8米。
馮宮保第
馮宮保第,又名馮子材故居,為晚清抗法名將馮子材退居時住所。座落于欽州城欽南區北白水塘村,建于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占地面積64350平方米。居所坐南向北,磚木結構,包括三個小山丘,周圍有墻坦。屋分三進,每進三棟,每棟三式,構成富有古風特色的“三排九”的建筑模式。建筑注重牢固實用,沒有豪華的裝飾,但質高藝精。還有宗廟、塔、宇、馬廄、魚塘、水井、花園、果園等附屬建筑。院內東頭立有碑林,字跡精湛清秀,筆勢勁遒,自成一景。
【地方特產】
欽州坭興陶 坭興陶是欽南區最有特色、最富魅力的產品數千年古陶欽州坭興陶。 坭興陶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欽州坭興陶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二十世紀初期,欽州坭興陶兩次榮獲國際金獎。近百年來多次參加國際和國家級展覽會評比并獲大獎40多項,其中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獲萬國博覽會金牌獎,1930年在比利時獲世界陶藝展覽會金質獎。
海鴨蛋 海鴨蛋是欽州沿海灘涂養殖的“欽州麻鴨”,麻鴨所產的“海蛋”,比普通鴨蛋大,蛋黃顏色橙紅,核黃素含量高,尤其是“綠殼蛋”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
欽南青蟹 欽南青蟹,學名鋸緣青蟹,是欽州市名貴的海產之一。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
欽南區石斑魚 欽南區石斑魚是欽州四大名貴海產之一。它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國內外市場上久負盛名。 欽南沿海常見的品種有寶石石斑魚、六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云紋石斑魚、青石斑魚、縱帶石斑魚等。
【榮譽稱號】
2021年7月,欽南區入選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2021年9月,欽南區入選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