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縣,隸屬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東部武陵山區,是貴州高原向湘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東界湖南省新晃,南鄰三穗、劍河,西毗施秉,北接岑鞏和銅仁市的石阡,是貴州省的東大門,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6℃,總面積1889.84平方千米,鎮遠縣戶籍人口27.6044萬人,少數民族占49.5%,轄8個鎮、3個鄉、1個民族鄉;縣政府駐舞陽鎮。
鎮遠歷史悠久,自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建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1986年,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2020年,鎮遠古城被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縣集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為一體,旅游資源豐富,被世界旅游基金組織稱為“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世界十大最佳旅游勝地之一,被聯合國國際旅游組織稱之為“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后家園”,被亞太旅游聯合會評為“中國低碳旅游示范地”,享有“中國最具影響力旅游名縣”“中國十佳旅游古城”“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城”等美譽。2019年,入選中國旅游百強縣市。
鎮遠縣是中國近代重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啟建于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的青溪鐵廠是近代“洋務運動”的產物,“天字一號”鋼錠至今存放于鎮遠博物館。鎮遠交通便利,縣境內有湘黔鐵路、株六復線鐵路,滬昆高速、沿榕高速、天黃高速,G211、G320、G551國道等交通干線。
【行政區劃】
鎮遠縣轄8個鎮、4個鄉:
鎮:舞陽鎮、蕉溪鎮、青溪鎮、羊坪鎮、羊場鎮、都坪鎮、江古鎮、金堡鎮
鄉:涌溪鄉、報京鄉、大地鄉、尚寨土家族鄉
【建置沿革】
鎮遠從春秋開始即有建置,秦屬黔中郡。 漢屬武陵郡,無陽縣地,隸荊州。 唐代,置梓姜縣,屬獎州龍溪郡,武后長安四年(704年),割沅州夜郎、渭溪二縣置沅州,開元十三年(725年),改名鶴州。二十年(732年),改稱獎州,領峨山(岑鞏)、渭溪(玉屏)、梓姜(鎮遠)三縣。 宋大觀元年(1107年),置安夷縣,屬思州,宣和四年(1122年),廢安夷縣作堡,隸黔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鎮遠沿邊溪洞招討使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三十年(1283年),改置鎮遠軍民總管府,以田氏為總管,沿中河山,隸湖廣行省,旋改隸思州宣慰。同時置附郭鎮安縣,旋改曰安夷縣。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置鎮遠沿邊溪洞招討使司,屬思南宣慰司。四年(1371年),降鎮遠府為鎮遠州。五年(1372年)六月十三日,改隸屬湖廣行省。二十年(1387年),思南宣慰司治遷至此。二十二年(1389年),思南宣慰司遷治于水德江,鎮遠州另置鎮遠衛,隸湖廣都司。同年,設鎮遠衛,隸湖廣都司。永樂十一年(1413年),廢思州、思南二宣慰司,分其地置鎮遠府,與州同治,隸貴州布政使司。十二年(1414年)三月,以鎮遠溪洞金容金達長官屬鎮遠州。正統三年(1438年)五月,省州入府,與鎮遠衛同城。弘治十一年(1498年),改蠻夷長官司為鎮遠縣。設流官,屬府附郭,正德年間,知府程始建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鎮遠衛改隸貴州都司。三十一年(1603年)隸湖廣都司。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一月,載鎮遠衛并入鎮遠縣,雍正五年(1728年)改清浪衛設青溪縣。雍正七年(1730年)為了開辟苗疆,在鎮遠設分巡貴東道,治衛城,并在鎮遠府設臺拱鎮,鎮遠設協營。乾隆四年(1740年),為加強黔東的軍事力量,升鎮遠協為鎮遠鎮,設總兵署,轄左、中、右三營,兼轄黔東十營三協,共有246個期地(軍寨),控扼黔東各地。光緒元年(1875年),為增強兵力,蘇元春改鎮遠水師為陸戰隊,分駐黔防。 民國元年(1912年)11月20日,鎮遠自治學社負責人成立軍政府鎮遠分府。民國二年(1913年)九月,廢鎮遠府,在鎮遠設黔東道,轄27縣。民國九年(1920年)廢黔東道,鎮遠縣直屬貴州省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貴州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1937年改為第一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簡稱:鎮遠專區,轄鎮遠縣等12縣。民國三十年(1941年)元月,廢青溪縣治,劃歸鎮遠縣轄。 1949年11月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五兵團十六軍四十六師一三八團解放鎮遠城。11日,中國共產黨鎮遠地方委員會、貴州省人民政府鎮遠專員公署、鎮遠軍分區宣告成立。同日,接管了鎮遠縣,并將舊政權設的一區十三鄉(鎮),改劃為四區十三鄉在(鎮):一區(涌溪)轄氵舞陽鎮,太極鎮(兩路口),涌溪鄉,新民鄉(金堡鄉);二區(蕉溪)轄盛寧(蕉溪)鄉,江古鄉;三區(青溪)轄青浪鎮,竹坪鄉,羊坪鄉,鋪田鄉;四區(龍場)轄龍場(羊場)鄉,都坪鄉,大地鄉。 1954年10月4日,中共鎮遠地方委員會改稱中共鎮遠地委常委會。 1956年7月15日,改稱中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委員會。 1951年6月26日,鎮遠專員公署更名為鎮遠專區民族民主聯合政府, 1956年7月23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鎮遠正式宣告成立。 1958年12月,州機關從鎮遠遷至凱里辦公,鎮遠之名沿襲700多年未改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鎮遠縣處于貴州高原東部武陵山余脈的崇山峻嶺之中,地處湖南省懷化市,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銅仁市兩省三地交界地區,與湖南新晃,銅仁石阡、玉屏,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三穗、劍河、施秉七縣接壤,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總面積1889.8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鎮遠縣地處黔東低山丘陵中部,以喀斯特地貌為主,最高海拔1132米,最低海拔354米。
氣候 鎮遠縣屬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水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最高氣溫40度、最低氣溫零下5.3度,年平均氣溫16.5度,年平均無霜期31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144小時,年平均風速1.4米/秒,年平均降水量1094毫米。
水文 鎮遠縣境內有㵲陽河、龍江河、絞巴河等大小河流122條,總長806千米,水資源總量11.83億立方米。
【交通運輸】
鎮遠縣境內有湘黔鐵路、株六復線鐵路,滬昆高速、沿榕高速、天黃高速,G211、G320、G551國道等交通干線。距凱里黃平機場55千米、銅仁鳳凰機場170千米、貴陽龍洞堡機場250千米,距三穗高鐵站36千米、銅仁南站73千米、凱里南站125千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鎮遠縣有中小學108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初級中學9所,小學校45所,幼兒園51所。專任教師2314人,其中:普通高中358人,中職專任教師21人,初中專任教師571人,小學專任教師921人,幼兒園443人。2022年有普通高中在校生5230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250人,初中在校生9361人,小學在校生17010人,在園幼兒6830人。
醫療衛生 鎮遠縣擁有醫療衛生機構20個,其中:醫院5個,中心衛生院9個,鄉鎮衛生院3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機構1個。全縣衛生機構床位數1186張;衛生技術人員125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38人。
【風景名勝】
鎮遠古城
鎮遠古城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是座歷史悠久的苗鄉古城,占地3.1平方千米,是中國山地貼崖建筑文化博物館,人文古跡眾多,旅游景區遺存的就有樓、閣、殿、宇、寺、廟、祠、館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碼頭12個,古巷道8條,古驛道5條。古鎮建筑風格為青磚黛瓦、高封火墻、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每一塊青石板、每一塊青磚都記載歷史遺跡,彌漫著遠古神秘的韻味,青磚黛瓦間流轉著古城的千年歷史,幽幽青石板路雕刻著古城的千年時光。 鎮遠古城作為國家5A級景區、國家夜間消費聚集區、國家旅游休閑街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建設“㵲陽十八灣”“軍旅文化園”“明清一條街”等項目,打造龍舟文化節、“書香鎮遠”、演藝《古韻鎮遠》等品牌。
鎮遠㵲陽河風景區
鎮遠㵲陽河風景區具有㵲陽三峽、西峽瀑布、群虎嘯灘、羅漢觀濤、珍珠洞、三疊水瀑布、孔雀開屏、玉壺潭、一線天、諸葛峽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2018年9月13日,下㵲陽河景區正式被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青龍洞
青龍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共有單體建筑40座,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現存建筑總面積6665平方米。它由青龍洞、中元洞、紫陽洞、萬壽宮、香爐巖、祝圣橋等多組建筑物組成,布局奇巧、工藝精堪。
高過河風景區
高過河自然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風景區屬于峽谷型旅游勝地,由原始森林峽谷和深潭險灘飛瀑激流構成。景區總長18千米,距鎮遠縣城38千米,45平方千米景區范圍內,原生態植被豐厚,古木參天,奇花異草,種類繁多,是一個天然大植物園。景區內野鴨金雕,出沒其間;林幽谷靜,潭秀瀑美,動靜結合,夜曲盎然;奇峰怪石,天然壁畫,如神來之筆。整個景區一年四季瀑聲不斷,蟬鳥唱和,蔚為壯觀,被譽為“一條會唱歌的河”。
【文物古跡】
鎮遠天后宮 天后宮,又稱福建會館,位于㵲陽鎮民主街,始建于清代,為紀念海神媽祖和作為福建同鄉會館而建。貴州省人民政府1985年11月3日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座建筑坐北朝南,背依石屏山,由石臺階、山門、正殿、耳房、前廊、膳堂,前院兩廂、側院客堂、廂房、戲臺等建筑組成。山門為磚砌四柱三間三樓歇山頂牌樓,高9米,寬5.7米,石條門,門楣中有鏤刻行書直豎石碑,上書“天后宮”三個大字。山門后西是一長方形庭院,南面圍墻在懸崖之上砌筑。正殿建在寬石階高臺上的西部,為穿斗結構,分前殿和后殿。前殿面闊五間,兩側有“八”字封火院墻,二重檐歇山頂。后殿屋頂為封火山墻式硬山頂,正脊為泥塑“雙龍搶寶”脊。總占地面積2371.77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
青龍洞古建筑群 青龍洞古建筑群,位于鎮遠縣城東端。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嘉靖九年(1530年)及清光緒年間重建,后經多次維修,至清末擴建形成現在規模。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青龍洞古建筑群確定為“世界貼崖古建筑園林”。建筑群瀕臨㵲陽河,多數建筑物分布在長300米,垂直高80米的崖壁上,前臨河,后依山,具有山地建筑的特點。整座建筑群由祝圣橋、中元禪院、萬壽宮、青龍洞、紫陽書院、香爐巖、令公廟、東山寺八個部分組成,大小計36棟單體建筑。其中,青龍洞由正門、正乙宮、呂祖殿、藥王殿、觀音殿、玉皇閣、望江樓、廚房、斗姥宮等建筑組成;紫陽書院由大門、圣人殿、老君殿、考祠、三角亭等建筑組成;中元禪院由大佛殿、藏經樓、望星樓、六角亭、獨柱亭、僧房和廚房遺址、中元洞等建筑組成;祝圣橋位于中元禪院前,為湘黔古驛道,橫跨舞陽河的七拱石橋,清末于其上建魁星閣;香爐巖為青龍洞山門外舞陽河畔的一塊巨石,其上建有蓮花亭。
“和平村”舊址 和平村舊址,位于鎮遠縣氵舞 陽鎮和平街,全稱為“在華日本人民反戰革命同盟會鎮遠和平村工作隊”舊址。1985年11月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遠“和平村”(第二日俘所)舊址是全國唯一保存完好的日本俘虜收容所,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中華民族奮起抗戰并最終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見證物。
鎮遠城墻 鎮遠城墻,始建于明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位于縣城北石屏山上,包括府城垣、衛城垣、四官殿三部分。西至天后宮山頭,東端“白米倒斗”景點山上,人稱:“屏山為城,㵲水為池,金湯之固,其無逾于斯乎”。1985年11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分別公布府城垣、衛城垣、四官殿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鎮遠城墻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
鎮遠縣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有賽龍舟、報京三月三,省級代表性項目有侗族刺繡、鎮遠素席、鎮遠土家族“八月八”嗩吶節、鎮遠土家族儺戲;縣級代表性項目有苗族剪紙、苗族刺繡、苗族“六月六”吃新節等。
鎮遠縣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項,即賽龍舟、報京“三月三”;省級名錄14項,包括花燈戲、侗族刺繡、鎮遠土家族儺戲、鎮遠素席等;州級名錄共20項;縣級名錄共六批123項。全縣有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人,州級代表性傳承人12人,縣級代表性傳承人84人。
鎮遠賽龍舟 鎮遠賽龍舟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全民性。鎮遠賽龍舟活動是鎮遠全縣人民共同參與的文化活動,劃龍舟的運動員多,看龍舟賽的觀眾更多,包粽子、掛艾葉等具有普遍性。龍舟節活動的時間集中在每年的端陽節(農歷五月初五),地點均選在縣城方圓五千米左右㵲陽河水域。龍舟活動不僅劃龍舟,內容有傳統的祭龍儀式、民間文藝踩街、賽龍舟開幕儀式、彩船和龍舟游江、賽龍舟、賽龍舟閉幕儀式、水中搶鴨子、㵲水放河燈。2009年被列入黔東南州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被列入貴州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報京侗寨“三月三”情人節 報京侗族三月初三是鎮遠縣獨有的傳統節日,又名“播種節”,俗稱“討蔥蒜”,于2014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說報京侗族“三月三”起源于古代的耕種。侗家是以桐子樹開花為播種時節,但有一年桐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致當年饑荒。于是,寨老決定不再以桐子開花為播種的日子,而是以每年三月三為播種的日子。又一傳說是一對侗族男女為爭取自由婚姻,遭到寨老懲治,這對情人悲憤至極,投入深潭殉情。為紀念這對情人,報京侗族未婚后生在“三月三”期間都要到洗蔥塘邊向心愛的情妹討笆簍、討蔥蒜,互相定情共表傾心,“三月三”也由此被稱為“討蔥節”。
鎮遠龍燈習俗 鎮遠龍燈習俗,鎮遠素有玩“旱龍”——龍燈的傳統習俗。每逢春節,鎮遠古城民間文化活動主體便是龍燈系列。鎮遠硬火龍表演是有打擊樂伴奏的,那些鑼鼓曲很好聽,充滿春節喜慶氣息。
尚寨“八月八”嗩吶節 尚寨“八月八”嗩吶節,每年農歷八月初八,是尚寨土家族隆重的嗩吶節。嗩吶及其吹奏曲,是土家族人民世代相傳的樂器與曲調。尚寨土家族世代都有吹嗩吶的習俗和技能,這里寨塞有嗩吶,人人會吹奏嗩吶,因此尚塞被稱為嗩吶之鄉。土家族“八月八”嗩吶節是鎮遠土家族主要節日和民俗,于2007年5月29日被列為貴州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涌溪斗牛節 涌溪斗牛節是每年夏歷九月的第一個卯日,是為當地鄉民進行的祭祖儀式。除了斗牛,人們用賽馬、對歌、吹蘆笙、跳踩鼓舞和銅鼓舞等多種活動來表達對祖先的祭奠和對將來的美好祈愿。
愛和苗寨"六月六"吃新節 愛和苗寨"六月六"吃新節,愛和苗寨位于鎮遠縣金堡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南22千米。此俗始于清初,農歷六月初六,苗族男女老幼著節日盛裝聚集于金堡歌場,開展唱飛歌、搖馬朗、吹蘆笙、跳木鼓舞等多項活動,歡度“六月六”吃新節。
【地方特產】
物產 鎮遠名特產有青酒、甜酒、花酒、天印貢茶、陳年道菜、豆腐乳及民族刺繡等。鎮遠是全國油桐主要產區之一,歷史上稱鎮遠為“油桐之鄉”。瓜果主要有西瓜、甜瓜、柑桔、六月桃(又稱接桃)、姜黃李、大板栗等。
美食 鎮遠縣美食有苗家酸湯魚、熏臘肉、苗家腌魚社飯、侗家黑牛肉、干鍋雞、臘肉蕨耙、鎮遠素席等特色佳肴,還有各色小吃如油炸杷、灰水犯、黃糕耙粉面、冰粉等。
【榮譽稱號】
2020年1月,鎮遠縣入選2020中國春季休閑百佳縣市;入選2020中國禮儀百佳縣市。 2020年8月,鎮遠縣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2021年7月,鎮遠縣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2021年9月8日,鎮遠縣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2021年11月22日,鎮遠縣被國家民委擬命名為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公示時間為2021年11月22日至11月26日。 2023年4月,鎮遠縣入選2022年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