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定縣,隸屬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處云貴高原東部的黔中山原中部,東鄰麻江縣,東北與福泉市毗連,東南連都勻市,南與平塘縣接壤,西南緊靠惠水縣,西北與龍里縣相挨,北面與開陽縣隔河相望。全縣總面積1631平方千米,轄6鎮2街道95個行政村。貴定縣戶籍人口298784人。
貴定縣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氣溫14.9℃,大小河流144條,森林覆蓋率65.78%。滬昆高速鐵路、貴廣高速鐵路、貴南高速鐵路縱橫,貴新、廈蓉、蘭海、都香、貴黃高速橫貫。境內擁有甘溪國家森林公園、擺龍河國家濕地公園和金海雪山、陽寶山、云霧茶旅休閑觀光等景區。
【行政區劃】
貴定縣轄2個街道、6個鎮:
街道:金南街道、寶山街道
鎮:新巴鎮、德新鎮、盤江鎮、沿山鎮、昌明鎮、云霧鎮
【建置沿革】
西周時期,境內就有人類生息活動。 戰國末期,為且蘭縣地。 隋代,屬賓化縣地。 唐貞觀年間,屬多樂縣地。 宋建隆二年(961年),筑土城,稱麥新城。 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析新貴縣之平伐司,定番州之丹平司,龍里衛之把平司等地置縣,取新貴縣之“貴”,定番州之“定”,合稱貴定縣,為貴陽府廓,治所在今舊治。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縣城遷到新添衛(即今貴定縣城)。 民國初,貴定縣屬黔中道。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改為省直轄縣。 1949年11月19日,貴定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貴陽專區。1952年11月,設置貴定專區,專署駐城關鎮,貴定縣隸屬貴定專區。1956年5月,貴定專區撤銷,貴定縣劃歸安順專區。1958年12月,貴定縣劃歸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貴定縣位于云貴高原東部的黔中山原中部,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東鄰麻江縣,東北與福泉市毗連,東南連都勻市,南與平塘縣接壤,西南緊靠惠水縣,西北與龍里縣相挨,北面與開陽縣隔河相望�?偯娣e163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貴定縣全境為南北向不規則長形地型,屬淺中切割高原中心地貌類型,平均海拔1000—1300米,地勢南北兩端低。地貌復雜多樣,全縣最高峰斗蓬山,海拔1961米。
氣候 貴定縣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雨量充沛、雨熱同期,干濕明顯,多云霧照、陰雨天多、氣候復雜多變,立體氣候明顯。多年平均氣溫15.5℃;極端最高氣溫34.3℃,極端最低氣溫-4.3℃,大于10℃的積溫5448.7℃,大于0℃的積溫5198.5℃,全年累積日照時數1073.9小時,日照百分率為24%,無霜期為289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084.8毫米,蒸發量為1337.1毫米,霧日數為182天,平均相對濕度為78%。
【交通運輸】
公路 貴定縣境內有貴州南下大通道貴新高等級公路沿境而過,320、321國道以及304省道貫穿縣境,廈蓉高速公路穿越貴定南面。
鐵路 貴定縣境內有黔桂、湘黔、株六復線等鐵路主干線在縣城交匯,貴廣快速鐵路穿越貴定南面。 貴定縣境內共有兩個高鐵站,一個是滬昆高鐵上的貴定北站,一個是貴廣高速鐵路上的貴定縣站,交通優勢明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貴定縣各類學校136所,在校生53407人,教職工數4297人,其中:小學學校數42所,在校生22476人,教職工數1395人;普通初中學校7所,在校生10140人,教職工數795人;普通高中學校2所,在校學生5500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67人;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學生3812人,教職工88人;幼兒園83所,在園兒童數11312人,教職工數1494人; 學齡兒童入學率99.95%。
醫療衛生 貴定縣擁有衛生機構25個,其中縣級醫院2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1336張,衛生技術人員數1612人,每千人擁有衛生機構床位數5.3張,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6.4人。
【風景名勝】
金海雪山景區
金海雪山景區,位于貴定縣盤江鎮,距縣城貴定11千米、省城貴陽50千米,貴新高等級公路、國道210等公路直達景區。景區內轄音寨、洛海、竹林堡、麥董等14個自然村寨,先后獲得了“中華布依第一寨”、“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中國酥李之鄉”、“國家AAA級景區”、“貴州十大魅力景區”等榮譽。
洛北河景區
洛北河景區,距離貴定縣城13千米,是省級風景名勝區,景物景觀17個,面積25平方千米,景區內旅游資源豐富,景點類別較多,有峽谷類、河谷類、植物景觀類、古建筑類、民族風情類。景區轄洛北河漂流、紅子島、楊家寨、穿心洞、音寨、陽寶山、曉寨、城隍廟等景區景點。
陽寶山
陽寶山,位于貴定縣城北5千米處,文獻稱為“黔東之勝”。陽寶山海拔1566米,面積數千畝,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包括前山和后山,前山曰蓮花山,后山曰飛鳳山,前后山形相連。
斗蓬山
斗篷山,坐落于貴定縣、都勻市、麻江縣交界處,總面積約100平方千米,主峰位于巖下鄉境內,海拔1961米。
【歷史文化】
貴定縣有被譽為“東方探戈” 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長衫龍舞蹈、被譽為“苗嶺活化石”的云霧苗族長鼓舞;是“中國稻雕藝術之鄉”; “中華布依第一寨”盤江鎮音寨村是國家民委命名的“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貴州十大最美油菜花農事景觀”。 苗族坐花場、布依族六月六歌會等民族節日風情濃郁、豐富多彩,是傳唱全國的著名歌曲《桂花開放幸福來》原創地。苗族紡織、民族刺繡、稻草工藝品等民族手工藝品種類繁多、特色鮮明。
【地方特產】
貴定縣的較出名的地方特產有明清貢茶云霧茶、云霧大米、沿山野生百合貢粉、薇菜(毛毛薇)、盤江酥李、刺梨干、定東東山紅米等。美食小吃有洛北河酸湯魚、貴定甜酒粑、貴定燒餅、脆哨米粉、沿山河蚌等。
【榮譽稱號】
2019年8月,貴定縣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20年4月,入選由《小康》雜志社聯合多個國家權威部門和專業機構開展的“2020中國夏季休閑百佳縣市”榜單。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避暑名縣榜”。 2020年8月,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2020年11月25日,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2021年7月,入選2021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公示名單。 2021年8月,上榜2021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 2021年11月,擬入選創建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名單(第一批)。 2021年12月7日,入選2021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