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陽縣,隸屬貴州省遵義市。位于貴州省北部,大婁山脈中段,綏陽縣南北長75公里,東西寬56公里,總面積2566平方公里,占貴州省總面積的1.45%,占遵義市總面積的8.28%。東連湄潭,南臨匯川區,西接桐梓,北靠正安。綏陽縣轄12鎮、3鄉,108個行政村,11個社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市級工業園區、1個縣級工業園區。綏陽縣總人口為570103人。
【行政區劃】
綏陽縣轄1個街道、12個鎮、2個鄉:
街道:洋川街道
鎮:鄭場鎮、旺草鎮、蒲場鎮、風華鎮、茅埡鎮、枧壩鎮、寬闊鎮、黃楊鎮、青杠塘鎮、太白鎮、溫泉鎮、坪樂鎮
鄉:大路槽鄉、小關鄉
【建置沿革】
綏陽縣夏朝屬梁州。殷商屬楚。春秋時期歸入牂牁郡,戰國時期屬夜郎郡。 秦朝劃入巴蜀。漢朝、三國、晉朝時期,均屬牂牁郡鄨縣。南朝,鄨縣更名,歸屬榖邑縣。 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置綏陽縣,屬明陽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陽明郡改為夷州,轄綏陽縣。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夷、播二州由江南道改屬黔中道。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義泉郡復稱夷州。州治綏陽縣。 宋朝,綏陽縣屬播州樂源郡。 元朝,屬播州安撫司地。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播州安撫使領地,隸于湖廣行省。 明洪武七年(公元1382年),播州改隸貴州。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復置綏陽縣。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遵義軍民府改名遵義府,雍正六年(1728),綏陽隨遵義軍民府由四川改隸貴州布政使司。 民國二年(1913年),綏陽縣屬黔中道。民國七年(1918年),屬貴州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遵義第五行政區。 1949年,屬遵義專區。1970年屬遵義地區,1997年起屬遵義市。
【地理環境】
位置 綏陽縣地處遵義市東北部,總面積2566平方公里,南北長75公里,東西寬56公里。距遵義市30公里,貴陽市180公里,重慶市270公里。中心城區面積5.5平方公里。
氣候 綏陽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同季。春季多陰雨低溫,盛夏多伏旱和洪澇,秋季多連陰雨天氣,較高地區常年有秋風,冬季以陰天為主,多冬干,無霜期長。綏陽縣平均氣溫在11.5~17.5℃之間(縣城15.0℃)。全年1月最冷,7月最熱,氣溫年較差在21~23℃之間。大部分地區無霜期在280天以上,終年無雪凝。綏陽縣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900~1250毫米之間(縣城區1136.9毫米),最多年1420.9毫米(2002年),最少年為800.9毫米(1981年)。日照年平均僅為1053.1小時,日照百分率為23.5%,綏陽縣全年總輻射量為3475兆焦爾/平方米,。年平均風速1.25米/秒,年平均最大風速8米/秒,年最多風向東東北。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綏陽縣共有學校(機構)164所。其中,幼兒園70所、小學56所、普通初中23所、完全中學2所、高級中學2所、中等職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縣教職工人數6491人,其中,幼兒園教職工1799人、小學教職工1831人、中學教職工2611人、職業高中教職工162人,特殊學校30人。在校學生87216人,其中,幼兒園在園15088人、小學在校生36509人、初中在校生1668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8813人、中職在校生10118。招生學生人數24545人,其中,幼兒園招生3429人、小學招生5553人、初中招生5994人、普通高中招生2951人、中職招生6618人。
醫療衛生 綏陽縣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16家,其中,縣級醫療保健機構4家,鎮(鄉)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5家,村衛生室(衛生所、醫務室)144家,民營醫療機構13家。全縣實際開放床位數3411張,其中民營機構開放1403張。執業(助理)醫師838人,執業注冊護士1012人,其他技術人員135人。全縣衛生健康支出21889萬元,同比下降21.5%。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文化事業 綏陽縣有陳列館1個,檔案館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
【風景名勝】
雙河溶洞國家地質公園
雙河溶洞國家地質公園位于綏陽縣城北面的溫泉鎮桂花村,是以喀斯特洞穴和古老的孑遺植物及其保存地為主。兼有溫泉、喀斯特峽谷、瀑布、奇峰異石、地質構造等,是地表地下地質遺跡景觀渾然一體的地質公園,區內自然性、系統性和完好性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是稀有的。
雙河溶洞
位于綏陽縣北部的溫泉鎮公坪辦事處桂花村和銅鼓村,距綏陽縣城50公里,距遵義市92公里,與寬闊水原始森林自然保護區毗鄰。雙河溶洞所在地,深山蒼茫,群峰秀麗,洞外有兩條河流在銅鼓村交匯,雙河溶洞因此得名。
九道門
九道門位于綏陽縣北部的青杠塘鎮天江村和高峰村境內,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
寬闊水原始林區
綏陽縣西北部,由于芙蓉江及其干流清溪河、羊巖河、赤尾溪等河流河谷深切,兩岸山峰聳立,喀斯特地貌尤為顯露,形成了原始森林和溶洞群的自然景觀。 寬闊水位黔北綏陽縣境內中北部偏西,距縣城60公里,距遵義市102公里,距省會貴陽市260公里。
龍橋生態旅游風景區
龍橋自然生態風景區,是2005年被國家旅游局授予AA級旅游區,位于綏陽縣大路槽鄉207省道旁,景區面積5平方公里。距省會貴陽210公里,遵義市55公里,綏陽縣城13公里;距重慶直轄市360公里;鄰近正安、道真、桐梓、務川、湄潭、遵義縣。景區交通區位條件優越。
印浸寺石林
石林在茅埡鎮與旺草鎮接壤的印浸寺,距綏陽縣城42公里。并有公路連通雙河洞國家地質公園的寬闊水自然保護區,行程僅為6公里。該石林是喀斯特作用營造的一片石頭的森林,方園占地4平方公里。 神仙洞:神仙洞系綏陽明清時期“外八景”之一,雅號“碧霄古洞”。位于望靄山麓,距縣城3公里。神仙洞為喀斯特溶洞,洞口鐘乳石幔如巨大的屏幕,上有盤龍升天、鱷魚入海,寶蓮燈等造型。
【榮譽稱號】
綏陽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蔬菜基地示范縣”“中國辣椒之鄉”“中國金銀花之鄉”“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點蔬菜生產合格縣”“全國綠色果菜之鄉”。綏陽“朝天椒”被列為全國七大名椒之一,遠銷中國內外;綏陽銀絲空心面以手工精制而成,為清乾隆年間貢品,1989年獲全國首屆博覽會“銀質獎”,還有高級烹調油、方竹筍、蕨苔、金銀花、杜仲等一批土特產品、中藥材深受消費者青睞。綏陽是“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詩鄉”“中國布谷鳥之鄉”。省級科技先進縣、省級文化先進縣,貴州省“治安模范縣”等稱號。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8月,入選“2020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2021年11月12日,被授予貴州省體育旅游示范縣稱號。 2023年2月22日,貴州省政府同意命名綏陽縣為貴州省園林縣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