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保定市 >> 鄉鎮介紹 >> 陽城鎮 |
![]() |
陽城鎮 |
陽城鎮位于清苑西南邊陲,地處清苑、滿城、望都、順平四縣交界,省道蠡野公路橫穿全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優勢明顯;全鎮共轄20個行政村,總人口38338人,農村黨員1240名,民風淳樸、社會穩定。 鎮政府駐陽城村。面積26.7平方千米,人口2.09萬。轄13個村委會:陽城、邵莊、曹莊、鄭莊、閻莊、石莊、高臺、唐莊、西孫莊南街、西孫莊西街、西孫莊東街、沈百戶、楊各莊、劉指揮、王胡莊、王辛力、小魏莊、大魏莊、西郎莊、鄭各莊。 陽城古鎮具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據《清苑縣志》載:此處古稱“養老城”,原系堯王稱帝后為其母安度晚年在此修建一座養老城池而得名。到春秋時期,因此城處九龍河北岸,北岸為陽,故改名為陽城。 全鎮總面積67.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6萬畝,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大鎮。近年來,在上級惠農政策的扶持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陽城鎮堅持工農業并重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導農民進行了農業結構調整,扶持鎮域企業快速發展,促進傳統優勢產業走規�;⒁幏痘l展道路。特色養殖、高效種植、小塑料加工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鎮域經濟的主導產業。形成了以西孫莊東街高科技示范園區、保定市雙豐奶牛養殖基地、沈百戶蛋雞養殖小區等一批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農業產業化龍頭;小塑料加工行業得到進一步規范和發展,目前已形成以高臺塑料加工區、正各莊塑料小區為龍頭,涵蓋石莊、高臺、閆莊、王辛力、正各莊、劉指揮等村的小塑料加工區域,成為清苑縣廢舊塑料回收加工基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一步顯現,有效帶動了鎮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陽城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鎮。全村1528戶,5500人,5400畝耕地,全部水澆地。農業發達,物產豐富,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及棉花、油料等經濟作物。該村地處清苑的西部邊沿,東西走向的蠡野省道穿街而過,南北暢通的京珠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現有個體及聯營企業十多個,2006年新引進香廠一家。商業攤點90多個,另有小塑料加工、木材加工、運輸業、建筑業以及木材、廢舊電機、廢銅鐵等攤點多個。從業人員占總勞動力的80%以上,經濟收十分可觀,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村內新建文化娛樂廣場一個,汽車站一座。2005年建成文明生態村。 陽城是陽城鎮政府所在地,設有傳統的一、六大集和十月大型廟會,經濟貿易繁榮昌盛,它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陽城小城鎮建設的規劃已進入實施階段,村西為工業園區。現今,軸瓦廠、蒸氣板廠、香廠、面粉廠、小塑料廠等已初具規模。村東為商貿小區,一些建筑裝飾材料和農資商品已堆積成片。村內為飲食服務區,名吃餐館座座相連,農機具、車輛修理整日忙碌�?v觀鎮區美景,商業攤點牌匾醒目,樓房林立,大小來往車輛川流不息,彩旗空中迎風招展。夜晚店門、街道燈火輝煌。一個欣欣向榮的新型小城鎮的靚麗風采正展示在世人面前。 現今,勤勞、樸實、精明、善良的陽城人民正在以飽滿的熱情,高昂的斗志對美麗可愛的家鄉進行農業、企業、商業、旅游業的全面規劃。規劃堅持以農業為基礎,企業為主導,商業為重點,旅游為先鋒。擬在短期內鑄立堯帝母子的鎮標像,保修千年古槐,集中樹起石碑林。還將以優惠的政策招商引資,逐漸修建以華嚴寺、古廟群、三元行宮、縣衙門、文物塔、堯母廟為主的六大旅游景點。從而大力發掘歷史文化內涵,再現歷史文化藝術,打造歷史文化品牌,創建歷史文化名鎮,把陽城建設成為燕趙大地上的一顆光芒四射的燦爛的歷史文化明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