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滄州市 >> 鄉鎮介紹 >> 青塔鄉 |
![]() |
青塔鄉 |
青塔鄉位于市境西部,距市政府7.2千米。任雁公路過境。鄉政府駐青塔村。面積52.6平方千米,人口2.82萬人(2002年)。轄16個行政村。白洋淀位于西北部。鄉境北部有漢置高郭縣城遺址。 歷史沿革 1958年建青塔公社,1982年改鄉。1997年,面積52.6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青塔一、青塔二、尚書村、雙塔村、婁堤一、婁堤二、張各莊、白洋村、邊各莊、田各莊、半邊店、天門口、后趙各莊、前趙各莊、趙各莊店、陳王莊16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衛生潔具和醫療器械是該鄉工業的主導產業,衛生潔具在該鄉有企業135家,從業人員1119人,年生產衛生潔具156萬箱,產值達19875萬元,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占據了全國衛生潔具市場份額的30%以上,部分產品實現了間接出口。華泰醫療器械廠和任丘市醫療器械廠年均生產總值210萬元,“康爾樂”牌系列醫療床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地。 青塔鄉衛生潔具生產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在3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企業自身積累的不斷增加,該鄉衛生潔具生產由工藝簡單、品種單位一的家庭小作坊式生產成長為產品多樣、自動化生產程度較高,具有一定生產規模的企業群體,其中規模較大,影響力較強的企業主要有:生峰衛生潔具廠、東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潔玉塑料廠、紅峰塑料制品廠。其中潔玉廠生產的“墨玉“牌便蓋已成為全國知名度很高的品牌。 重點企業 東風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82年,經過20余年的發展,現該廠擁有大型全自動便蓋生產流水線,總資產570萬元,年生產能力7.4萬箱,產值670萬元,員工31人,法人代表:井雙進。生峰潔具廠建有大型辦公樓和高標準廠房,擁有各種先進機械、設備,總資產480萬元,年銷售產品5.2萬箱,產值430萬元,員工27人。向陽塑料廠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近兩年進行搬遷、改造、擴建,其面積由原來的130平方米,增至960平方米,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現有資產410萬元,年生產銷售產品4.3萬箱,產值390萬元,法人代表:邊勝輝。骨干企業的發展和壯大,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促進了衛生潔具行業的群聚式發展。在該鄉境內形成一個總面積50畝,以邊各莊為中心,輻射3個自然村的衛生潔具生產、加工、銷售市場,構成了區域特色產業群,提升了行業知名度,也衍生了一批與特色產業相關聯的企業,使產品在生產范圍由衛生潔具擴大到與樓房水暖設施配套的各種上、下水管道、接頭、配件以及各種膠墊、PVC管件等,有效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農業生產 青塔是一個傳統農業鄉,該鄉不斷加大農業產業化調整力度,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業向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方向發展。境內已發展了“四平實業公司高科技示范園”、“森達農業開發示范園”、“雁翎苗木花卉基地”。其中“四平實業公司高科技示范園”已投資800萬元完成了前期工程,形成了占地3000畝集養殖、種植、休閑為一體的新型示范園。“雁翎苗木花卉基地”抓住全社會的綠化商機,種植綠化風景樹木20余種。 村名由來 青 塔:建于漢朝。因村緣趙王河,有渡口,取名趙渡口。后改為清渣鎮。后又逐漸演化為青塔。小白河流經村西。 尚書村:早年有一姓梁的本村人,官居兵部尚書(現村西南仍有梁尚書墳地),故名尚書村。該村北靠任雁公路。 雙塔村:建村于唐朝,因距青塔很近,故名為雙渣村。后隨青渣演化為青塔,雙渣改名為雙塔村。任雁公路從村中穿過。 婁 堤:明初建村,有張、郝、李三戶遷來居此,因村北有一堤,故名婁堤。 張各莊:建村于明初。有張、賀二姓在此建村,故名張賀莊。后張家人口興旺,賀家人口減少,故名張各莊。該村西靠小白河。 白洋村:很早以前這里為洼地淀泊,與現在的白洋淀相連,因本村離白洋淀很近,即取名白洋村。該村東靠小白河。 邊各莊:明嘉靖年間,遷來邊、王、李、田四戶在此建村,因邊家是大族,故取名邊各莊。該村西靠小白河。 田各莊:該村建于元末明初。當時遷入田、陶、張三姓,定名田陶張。后由于田家興旺,陶、張人口減少,故改名為田各莊。該村西靠小白河。 半邊店:該村建于宋朝,因西臨趙王河,并有一渡口,故取名趙渡口營,后洪水將村淹沒,只剩幾戶人家,即改為半邊淀村,后將“淀”改寫為“店”,即半邊店。 天門口:據村南三皇廟前碑文記載:該村原名田門口,建于宋初,村西北面有一趙王河,因河的北岸有“天門陣”的傳說,后即由田門口改為天門口。小白河流經村西,南靠任(丘)雁(翎油田)公路。 后趙各莊:據李氏家譜記載:該村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洪洞市遷來李孝先、李仲先兄弟二人,李仲先建莊于趙王河北岸,故名為后趙各莊。該村北靠任(丘)文(安)干渠。該村北偏西1.5公里處,有高郭市(又名高郭,候國,即裹角城,俗稱裹城角)舊址。據《古今地名大辭典》載:“漢置高郭市,為候國,后漢省”。《寰宇記》載:“故城在鄖市西南二十六里。滹沱河經其索濱,亦稱裹角城,以水裹其角而過也”。 前趙各莊:據李氏家譜記載:該村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由山西洪洞市遷來李孝先,李仲先兄弟二人,李孝先建莊于趙王河南岸,故取名前趙各莊。該村北靠任(丘)文(安)干渠。 趙各莊店:該村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由山西洪洞市遷來一戶在趙王河的主要渡口安家,并開一客店,以后逐漸成村,故取名為趙各莊店。該村北靠任(丘)文(安)干渠。 陳王莊:該村建于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當時由山西洪洞市遷來陳、王二家,故取名為陳王莊。 辛 莊:建村于周朝,原名“萬恒莊”,后被洪水淹沒。清朝同治年間,遷來郭、趙、鄺三戶,重新建莊,故取名辛莊。現與趙各莊店合為一個大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