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滄州市 >> 鄉鎮介紹 >> 于橋鄉 |
![]() |
于橋鄉 |
于橋鄉位于104國道以東10公里處,距京滬鐵路東光站20公里,距京滬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南吳路、辛霞路交匯于此,交通便利。距縣城15千米。鄉政府駐于橋村。轄區總面積84平方公里,現有59個行政村,3.3萬人,7.2萬畝耕地,2005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3.6億元,完成工商稅收667萬元,農民人純均收入2921元。 1958年建于橋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89.8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于橋、辛莊、丁樓、房莊、北張莊、杜橋、任家坊、侯莊、馬恒軒、陳家坊、堿郭莊、徐家蒲洼、楊家蒲洼、郭家蒲洼、大柴莊、劉西河莊、小柴莊、孟家坊、吳定桿、小康莊、趙纂莊、小黃莊、大黃莊、陳家坊、雙柳樹張、小老母店、大老母店、趙子安莊、柳莊、馬曉三、西小劉、馬黑牛莊、果園、小雙樓、大雙樓、王家廟、西小崔、東小崔、王宗于、韓莊、馬祠堂、菜園、馮莊、吳指揮、王喇、大生莊、郭橋、后崔莊、前崔莊、流口丁、流口姜、李習莊、前生莊、趙東吳、前尹莊、后尹莊、小生莊、王佐莊、張挑莊59個行政村。 近年來,于橋鄉黨委政府把發展鄉域經濟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集中精力抓項目,一心一意謀發展。確定了“圍繞’一個主題(大發展、快發展), 突出三大重點(富民、強鄉、壯村),狠抓三個關鍵(抓工業、抓項目、抓開放),實施四大突破(主導產業在提檔升級上求突破,特色村建設在規模擴展上求突破,項目建設在高、大、外上求突破,招商引資在利用外資上求突破),實現兩增一保(財政增實力,農民增收入,確保社會事業和諧進步)。按照這一工作思路,完善落實了《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包項目、職能部門包企業制度》、《關于對各區各村經濟工作的考核辦法》、《關于鼓勵私營經濟發展的若干規定》、《關于對招商引資上項目的獎勵辦法》等規章制度,有效地促進了全鄉經濟發展,形成了塑料、五金、化工三大行業為主的特色產業格局。 塑料產業是于橋鄉的支柱產業,目前,擁有塑料加工生產企業230家,固定資產達到2億元,2005年創產值6億元,實現利稅5000萬元。形成了塑料包裝機械制造、吹膜、復膜、彩印、制袋一條龍生產流水線。引進的高低壓吹膜機、GPP吹膜機、高性能三邊封復膜機和光電跟蹤的單多色凹印機等機械設備,科技含量高,生產技術先進。生產的腸衣膜,以其密封性強,保質期長,保鮮性好,深受歡迎;衛生巾包裝又以精良的做工、完美的圖案、溫馨的色調受到了衛生巾廠的贊譽;冷飲袋以獨、特、新的風格占領了江北冷飲包裝市場的半壁江山,因此有“江北塑料第一鄉”的美稱。該鄉還建設了馮莊、菜園兩個塑料專業村,引導企業提升檔次。目前入區企業40多家,其中固定資產投入超千萬元的企業4家,成為全鄉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五金機電產業是于橋鄉基礎性產業。現擁有固定資產2億元,從業人員2500人,已有16家企業通過了ISO9001、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主要產品有滑環、刷握、壓簧、線路板、風葉等,占據了全國各大鋼廠、煤礦的電機配件市場。其中進口碳刷國產化研制廠固資投入達到1000萬元,擁有專家級技術顧問5人,中等技術骨干30人,生產的碳刷系列產品,已經替代進口產品。 化工是于橋鄉的新興產業�,F從業人員600人,擁有固定資產3000萬元,2005年產值達到1億元,實現利稅1000萬元。產品主要有三大類:蜂蠟、橡膠、酸性染料等。其產品有30多種,100多個規格。其中宏浩染料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酸性染料系列產品暢銷天津、江蘇、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蜂蠟產品以純天然、結晶細密,光澤度高而受到廣大客戶青睞,廣泛應用天化工、中藥藥殼、拋光材料、油墨等。橡膠制品(膠軸、膠墊、膠圈等)以獨特配料,性能的穩定,在紡織業、機械制造業(防震用)以及印刷業占有一席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