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滄州市 >> 鄉鎮介紹 >> 小平王鄉 |
![]() |
小平王鄉 |
小平王鄉位于河北省獻縣縣境西南部,地處泛區腹地,距縣城12千米。西與饒陽接壤,南與武強毗鄰處于兩區三縣交匯處。屬獻縣“四十八村”泛區。鄉政府駐前小平王村。面積49平方千米,耕地39439畝,其中水澆地面積21000畝,人口1.84萬人(2002年)。轄15個行政村。古跡有漢“常靈冢”。城鄉公路貫穿東西,80%的村已修通柏油路。 區劃沿革 1958年屬張村公社,1961年析建小平王公社,1984年改小平王鄉。 1997年,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轄前小平王、馮莊、拋軍哨、西賈莊橋、東賈莊橋、元昌樓、西劉莊、杜凌花、西王莊、文都村、參軍鎮、后小平王、祝莊、齊莊、雙村15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小平王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群眾世代以農業為生,并把“兩紅一白”(紅小棗、紅辣椒、棉花)作為本鄉農業的支柱產業,并曾因此聞名一時,群眾也從中得到了實惠。 農業發展 小平王鄉立足本鄉實際,強化措施,狠抓落實,使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棗糧間作面積12390畝,其中冬棗面積4300畝,無公害小棗面積3000畝,速生楊8830畝。肉牛年存欄2000頭,出欄715頭,肉羊年存欄約13120只,出欄918只,豬年存欄約7256頭,出欄9080頭,蛋雞年存欄約9萬只,出欄9萬只。 該鄉按照“四統一分”的小區建設模式,大力發展畜禽養殖小區,引導農民由家庭庭院養殖向小區規模養殖轉變,實現規模飼養和環境保護的有機結合。“四統一分”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服務,統一銷售,分戶飼養。全鄉共先后建成投資50萬元以上小區4個。 一是文都村隆旺種豬場。該種豬場計劃總投資700萬元,占地面積120畝,已投入300萬元初步完成了一期基建工程,職工宿舍,圍墻,機井,豬舍等已全部竣工,可同時飼養種豬5000頭。經營方式采取全封閉式管理,主要飼養司格三元雜交種豬,并已于10月份引進種豬100頭,預計明年可出欄2000—3000頭,獲利潤40—50萬元。目前已同安平種豬場、北京肉聯廠初步達成了供養、回收協議。 二是王莊村養鵝小區。該小區總投資約80萬元,占地45畝,今年已投入資金40萬元完成了鵝舍修建,新打機井,雛鵝購進等項工作,有36戶該村村民入住小區,并先后9次分期分批購進鵝苗約16000余只,每只獲純利可達10元以上。 三是雙村綜合養殖小區。該小區占地45畝,計劃總投資50萬元,年出欄肉牛200—300頭,目前已投資15萬元完成了牛舍修建工程,現已投入使用,并初步飼養肉牛100頭。另外該養殖場還計劃充分利用地處坑塘的有利條件,圈坑養魚,養鵝,構建水中養魚、水上養鵝、陸上養牛羊的立體養殖格局。目前魚塘及鵝舍正在修建中。 四是文都村種羊場。該場占地15畝,計劃總投資50萬元,現已投資20萬元,擁有波爾山羊種羊300余只,其中140只已放養到農戶。在小區的帶動下,全鄉肉牛存欄達到2000頭,出欄715頭,肉羊存欄13120只,出欄918只,豬存欄7256頭,出欄9080頭,蛋雞存欄9萬只出欄9萬只。 工業發展 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關鍵抓項目”的發展思路,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克服地處泛區的不利因素,逐步改善軟硬環境,圍繞農機配件、編織、建材三大產業,新建各類小型企業126家,較好的帶動了本鄉經濟的發展。 獻縣凱迪汽車配件廠:該廠位于小平王鄉文都村,建筑面積1860平方米,固定資產總投資200萬元,其中自籌150萬元,銀行貸款50萬元。該廠主要產品為汽車活塞(轎車型、重車型),產品大部分出口歐洲、非洲,目前已正式投產,預計年生產銷售量將達到20萬只,年產值達400萬元,利稅15萬元。 獻縣同發榨油廠:該廠位于雙村村北,建筑面積460平方米,自籌資金105萬元,先后購進榨油機、脫絨機等多種設備,引進技術人才4名。其產品用途廣泛,棉短絨用于化纖、國防工業等,棉籽油用于食用及食品廠用油等,棉仁餅用于各種飼料,原材料等。生產產品主要銷往京、津等地以及省內周邊城市。該項目采取邊試驗、邊生產的經營模式,目前,市場銷售狀況良好,預計正式投產后年加工能力可達1400 噸,利潤65萬元,利稅5萬元。該廠的建成有效的帶動了本鄉棉花的生產、加工,成為本鄉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之一,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東橋實驗壓力機械廠:該廠位于東橋村,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計劃總投資600萬元,目前已投入資金350萬元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并計劃從大城引進內資50萬元。該廠主要產品為60噸萬能試驗機及200噸液壓壓力機,其中200噸液壓壓力機在我縣還屬第一家。主要用于建筑、公路、大學、研究所等,預計正式投產后年產量分別可以達到200和300臺,年產值可達1200萬元,利稅約200萬元。 特色龍頭企業:棉花多年來一直是該鄉的一項優勢產業,種植歷史較長,群眾經驗較豐富,質量好,產量高,然而由于國際、國內大市場的影響,價格一直不太穩定,給群眾生產積極性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此,近年來該鄉圍繞這一特色產業,先后投資354萬元新上、擴建了三個軋花廠,確保了我鄉棉花產能銷,銷價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