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廊坊市 >> 鄉鎮介紹 >> 德歸鎮 |
![]() |
德歸鎮 |
德歸鎮位于文安縣東部,距縣城10.5千米,隸屬河北省廊坊市。東與天津市靜海縣搭界,南與大城縣接壤,面地圖積116.75平方千米,人口1.92萬人(2002年)。轄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東德歸村。廊大、文靜公路交會過境。 1958年設德歸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黃甫鄉并入。1997年,面積100平方千米,人口2萬,轄西長田、大長田、小長田、齊莊、東李莊、北德歸、東德歸、西柴溝、東柴溝、北三岔口、翟家村、南三岔口、司吉城、夸大口、康黃甫、王黃甫、何黃甫、李黃甫、趙黃甫、蔡黃甫、徐黃甫、陳黃甫、東叩崗、西叩崗等25個行政村。后撤鄉設鎮。 全鎮經濟以農業為主,是典型的農業鎮。鄉鎮企業以五金加工、磚瓦制造業為主。2003年全鎮總面積55.75平方公里,人口1.16萬人。共完成工農業總產值67828萬元,財政收入完成48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84元。 鎮黨委、政府為徹底改變農民種植傳統作物附加值低、農業項目單一的狀況,調整工作思路,加大政策傾斜,走“特色化農業,規模化農業,產業化農業”的路子。在種植方面,積極引導農民種植附加值高的棉花、小甜瓜、小辣椒等農業作物,為了促使民間資本向農業的投入,鎮政府本著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則,加速土地流轉,對投資基本農田水利建設予以補貼,打深機井一眼補貼2萬元,打淺機井一眼補貼500元。2003年,全鎮共種植棉花1.3萬畝,達到人均一畝棉花,僅此一項人均增收700元。在養殖方面,施行典型帶動,規模發展的思路。普人牧業公司,是集畜牧、種養加工為一體的農業特色企業,通過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模式,實現橫向聯合,成為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全鎮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在它的帶動下,翟村、南三、大長田、小長田、齊莊等養殖小區迅速發展起來。截止到2003年年底,全鎮豬存欄2017頭,羊存欄3619只,雞存欄7.2萬只。 德歸鎮交通便利,境內廊大、文王路交匯貫通,土地資源豐富,耕地宜林、宜牧,粘土資源豐富。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整合資源,不斷優化外部環境,出臺優惠政策,把項目建設作為帶動鎮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對投資德歸的項目,實行征地、用水、用電、辦理工商執照、稅務登記等一站式服務。2003年新上100萬元以上項目4個。德歸鋼結構生產廠,投資300萬元引進軋鋼生產線一條,預計產值1200萬元,利稅120萬元。新利軋鋼公司,總投資520萬元,主要產品為無縫鋼管,預計年生產鋼管500噸,實現利潤150萬元。北德歸軋鋼廠,投資100萬元,生產冷軋鋼板,年產量300噸,年產值450萬元,利稅100萬元。中韓屠宰廠,項目為普人牧業公司承辦,計劃投資890萬元,開展畜牧屠宰加工業務,韓方已投入運作資金15萬美元。截止到2003年底德歸鎮有投資100萬元以上企業11家,投資500萬元以上企業3家。 2003年,面對“非典”疫情的危險,德歸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組織黨員與人民群眾,團結互助,和衷共濟,采取切實有效的嚴密防控措施,確保了轄區內無一例“非典”病例發生。各村街黨支部、村委會對農戶進行逐人逐項拉網式排查,特別是有過發熱病歷人員登記在冊,重點監控,及時報告情況,真正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對外來務工人員和返鄉人員重點排查,統一登記,派專人測量體溫,全面消毒,做到24小時監控,發現有發燒、咳嗽等癥狀人員及時送往醫院檢查。各村街購買消毒器械和消毒液,派專人負責村內街道、垃圾、生活污水的日常消殺,積極開展除“四害”活動,消滅病源滋生地,切斷疾病傳播途徑。全鎮在主要路口和重點區域設立了13個固定檢查站和若干個活動檢查站,24小時專人上崗值勤,對出入村街的車輛和人員進行嚴格的登記管理和必要的防疫檢查,以避免輸入型病例。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板報、標語、廣播、宣傳手冊等多種形式向群眾普及防治常識,樹立“非典”可防、可治、可控制的信心。全鎮共發放《防非典100問》、《防非明白紙》、《防非實用宣傳手冊》1萬余冊。黨員以戶為單位,主動做好群眾思想工作,積極宣傳中央和省、市、縣抗擊“非典”指示精神,教育群眾不信謠,不傳謠,穩定情緒,增強戰勝非典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