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秦皇島市 >> 鄉鎮介紹 >> 茹荷鎮 |
![]() |
茹荷鎮 |
茹荷鎮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南部,東臨渤海,南靠灤河,面積108平方公里,人 口2.8萬。秦唐滄沿海公路貫穿該經濟小區,交通便利,茹荷鎮是昌黎縣四沿海鄉鎮之一,昌黎縣的南大門,昌黎縣開放的重要窗口,茹荷鎮人民政府就座落在經濟小區之中。茹荷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鎮,但由于土壤地質氣候等因素影響,農業發展比較落后,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農民,根據自身特點,積極發展了各種特色農業產業,建立了西部特色果品蔬菜地, 灤河沿岸的速生楊基地、東部畜牧業養殖基地、淺海海產品養殖基地。 區劃沿革 1953年置茹荷鄉,1958年屬劉臺莊公社,1961年建茹荷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8年大灘鄉并入。轄茹荷、東拗榆樹、大灘、少佛林、西拗榆樹、大東莊、趙莊子、中拗榆樹、胡草樹、楊太莊、東石各莊、棉花坨、東倉、南石各莊、前七里、西倉、北石各莊、后七里18個行政村。后撤鄉設鎮。 經濟發展 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落實“三區突破、四業強鎮”的經濟發展戰略,實現三大區域(商貿區、工業區、畜牧養殖區)日益繁榮,四大產業(淺海養殖業、高效農業、林牧業、商貿服務業)相互促進。 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是茹荷鎮經濟發展的獨特優勢,該鎮擁有長達30華里的海岸線, 10萬畝淺海和3萬畝灘涂。按照“海”與“灘”這兩個優勢,茹荷鎮大力發展了淺海養殖和灘涂養殖兩大項目,完善了養殖區的基礎設施,養殖區交通便利,用電方便廉價,截至2008年,淺海開發扇貝養殖面積8萬畝,灘涂開發河豚魚養殖面積10000畝,日本車蝦養殖面積14000畝,海參養殖面積8000畝。外潮間帶開發約1.5萬畝,主要養殖蛤、蟶等。建有9個育苗孵化廠,總水體3萬立方米,主要河豚魚越冬、扇貝苗、海參苗孵化、牙鲆、菱鲆魚養殖。 茹荷鎮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鄉鎮,貧瘠土地較多,該鎮大力優化農業結構調整,自2001年引進速生楊發展退耕還林, “秦皇島天亞林場、奧森林楊、棉花坨林場、啟望林業有限公司”已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速生楊種植面積達1.46萬畝。速生楊成為該鎮特色基地。 茹荷鎮有著悠久的畜牧養殖歷史,養殖品種有牛、羊、豬、雞、貉子、貂、狐貍等,品種已達多樣化。該鎮以市場為導向,重點優化發展特種珍惜動物狐、貉、貂養殖,特種珍惜動物養殖業發展迅猛,隨著規模的擴大,為了滿足養殖業的發展需求,該鎮已建立規模化養殖小區 5 個,從原來零散養殖向工廠化畜牧養殖發展,年養殖總量可達50萬只,貂9.1萬只,貉32.8萬只,狐貍 8.1萬只。 便利的交通,“京唐港”、“秦皇島港”的近距離優勢,優惠的招商政策,濃厚的親商氛圍,使該鎮依秦唐滄沿海公路建設的經濟小區日益繁榮。小區內文化區、工業區、商貿區,初具規模,餐飲服務業、商貿流通業發達,金融、電信服務方便。結合該鎮豐富的海產品資源,京津地區廣闊的市場前景,小區內海產品深加工園已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已逐步完善,該園區成為有志之士投資置業的絕佳之處。 漁業資源 茹荷鎮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該鎮有十余公里的海岸線和悠久的海洋捕撈史,現有大小機動船只800余艘, 從業人數達6000余人,年捕撈海產品產量4900噸左右,海產品主要有海蟹,對蝦和各種魚類,海產品遠銷北京,天津,東三省以及出口到日本、美國、韓國等國家。其次穩定海洋捕撈資源基礎上,大力發展海水和灘涂養殖業,現已有淺海養殖4.5萬畝,主要從事筏式扇貝養殖業,灘涂養殖以海參、車蝦(基圍蝦),河豚魚為主,并且向著多元化養殖發展,現有網箱養殖河豚和海參、海蜇、蛤蜊養殖等。到目前海參養殖面積達到4千畝。 從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看,人們的膳食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低脂肪,高蛋白,高營養的水產品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瞇,市場前景廣闊。 發展現狀 一是東部依靠沿海優勢,大力發展海上養殖業,該鎮南北海岸線長達30華里,有近10萬畝扇貝養殖,2.5萬畝的灘涂面積已經被利用養殖河豚魚、雞尾蝦、海參等海產品,并在逐步引進先進技術,實行多樣化養殖。目前,該鎮河豚魚養殖面積可達10000畝,日本雞尾蝦可達12000畝,海參250畝。該鎮有育苗場4個,可供養水體1.2萬立方米,另有部分育苗項目正在謀劃中,將逐步達到種苗自給。 二是在西部調整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以東石、南石、西倉為中心,形成了以種植油桃、艾宕梨及大棚蔬菜為主的高效農業種植區。目前,全鎮擁有設施果樹600畝,大白菜4500畝,畝產在1萬斤左右,畝產效益均在3000元左右。在此基礎上,該鎮又不斷引進新品種,目前已成功引進蔬菜新品種—牛蒡,此蔬菜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可造酒、入藥、入茶、腌制各種小菜、加工罐頭等產品,畝產4000—6000斤,產品全部出口日、韓,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三是茹荷鎮雞、羊、牛、豬、貉、貂、狐的養殖戶在逐年增加,養殖數量呈階梯式上升,貂、狐、貉存欄數量均在5萬只以上,并建成蛋雞廠54個,貂、狐、貉養殖廠62個,養豬廠35個,養牛廠15個,現已形成了工廠化養殖規模,在成品銷售上也有了一定的市場。 四是該鎮依據鹽堿沙灘地較多的特點,變劣勢為優勢,著重搞好退耕還林工作。目前,該鎮通過廣泛招商引資,已退耕還林13000余畝,成為河北省退耕還林示范工程,主要品種以歐美107、108速生楊為主,還有部分毛白楊、速生2001、中林系列等,總體投資大約為2100萬元。 五是該鎮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吸引了諸多外商到該鎮投資。目前,該鎮共引進外資2250萬元,其中,大連客商投資400萬元在該鎮建起了海參育苗基地;徐州天利工貿有限公司投資200萬元興建了牛蒡深加工廠—秦皇島昌黎田力農發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外商投資150萬元在該鎮投資興建了昌黎縣恒信棉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家外商投資1500萬元成立了林業有限公司。 另外,該鎮茹泰農工商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成功辦理了河北省外貿流通進出口經營權,經營范圍包括:農業信息咨詢、服務,零售鐵礦粉、鋼材、農副產品、水產品、木材、百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