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唐山市 >> 鄉鎮介紹 >> 郭家屯鄉 |
![]() |
郭家屯鄉 |
郭家屯鄉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東北部,距縣城6公里,北部多山,面積81.9平方公里,玉遵公路(東線)南北向穿境。鄉鎮企業有采石、橡膠、軋鋼等廠。農業主產小麥、玉米、紅薯。山區林果業發達。 區劃沿革 1953年建郭家屯鄉,1958年屬城關公社,1961年析置郭家屯公社,1983年改鄉。鄉政府駐郭家屯村,轄45個村委會:郭家屯、白各莊、徐家屯、大李莊、代官屯、劉辛莊、北王莊、邢家塢、西大泉、東大泉、黃家山、麻山寺、劉典屯、邊家莊、小黃莊、四角山、曉樂屯、杏樹峪、王樂莊、王各莊、姚官屯、鴨子屯、許莊子、邵官屯、轱轆莊、門小莊、雙龍莊、阮莊子、鐵匠莊、朱官屯、北辛莊、門莊子、范家莊、小李莊、大黃莊、新高莊、曹莊、小港、麥坡、小狼虎莊、大狼虎莊、尚莊前街、尚莊中街、尚莊后街、范家定府。 經濟發展 郭家屯鄉2007年生產總值59345萬元,一類產業總產值29162萬元,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9000萬元,三類產業總產值33932萬元,糧產量3599噸,棉油產量744噸,財政收入1748萬元,財政支出465萬元,職工平均年工資12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年末城鄉居民存款余額16000萬元。2008年1-8月份,完成工商稅收728.5萬元(其中國稅完成645.3萬元,占任務的31.8%,地稅83.2萬元,占56.97%)占任務的3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580萬元,占任務的54%;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值2218萬元,占任務的17%。 該鄉已形成“南菜北果中糧田”的農業產業化格局。鄉鎮企業、私營個體企業也有長足發展。 農業經濟 該鄉共有農田47000畝,年可產糧食1.78萬噸。 林果業是該鄉的傳統產業,該鄉果樹面積33465畝,年可產果品12250噸。該鄉已注冊了“惠眾”牌果品商標。 養豬業該鄉堅持走“大戶-小區-基地”的小規模、大群體的路子。該鄉瘦肉型豬的存欄33800頭,年可出欄40125頭。有千頭以上瘦肉型豬養殖小區5個,2003年實現生豬存欄60000頭。 蔬菜業是該鄉農業的另一個主導產業,全鄉蔬菜面積1.5萬畝,建有溫室蔬菜大棚85個,年可產蔬菜62714噸。該鄉花卉苗木產業也有較大發展,全鄉有較大規�;ɑ苊缒緢�2個:曹莊苗圃場,占地50畝;豪門第四苗圃場,占地80畝。阮莊子田國柱已建設一個占地300畝集采摘、垂釣、娛樂為一體的生態觀光園。 工業經濟 該鄉共有私營企業、個體戶1217家,2003年創產值32000萬元,增加值8800萬元,實現稅源任務221萬元。到2003年6月底為止,該鄉共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16040萬元,增加值4685萬元,利稅1578萬元。該鄉企業以橡膠業為龍頭,沿山建材業、瑪鋼業、面粉加工業齊頭并進。 重點項目:唐山市玉田金陽光實業有限公司煉鐵項目。一期工程2003年6月開始動工,投資4000萬元,二期工程2004年投入建設,投資2億元。建成后,年可生產普通碳鋼6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3800萬元,稅金8410萬元。 基礎建設 根據上級網站建設要求農業信息網站于2004年6月開始籌劃,投入資金20000多元,進行了網站建設工程,包括:電腦室新裝修;安裝專線電話;做 “郭家屯鄉農業信息網站”牌;購買了一臺打印機和電腦辦公用品;建立了農業信息發布專欄;培訓兩名電腦操作人員等等基礎設施的配置,為該鄉網站今后正常工作,服務農民來訪提供了良好的辦公環境,也為我站順利發展科技化、產業化興農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充分發揮農業信息網服務農村,服務基層的作用,帶動農村 增效、農民增收,大力發展郭家屯鄉農業的發展。 全鄉共有農田47000畝,年可產糧食1.78萬噸,果樹面積33465畝,年可產果品12250噸,蔬菜面積1.5萬畝,建有溫室蔬菜大棚85個,年可產蔬菜62714噸,有較大規�;ɑ苊缒緢�2個:曹莊苗圃場,占地50畝;豪門第四苗圃場,占地80畝。一個占地300畝集采摘、垂釣、娛樂為一體的生態觀光園正在建設之中。該鄉共有私營企業、個體戶1217家,形成以橡膠業為龍頭,沿山建材業、瑪鋼業、面粉加工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 文化教育 郭家屯鄉教育辦公室成立于一九九三年三月,位于玉田縣城的東北部,遵寶公路的西側,北靠燕山余脈,西南距縣城約七公里,郭家屯鄉郭家屯村東南。服務于45個自然村,總人口2.9萬人。下轄一所成人學校、一所中學、六所小學和六所幼兒園。全鄉有教職員工320人,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的190多人。在校生中學654人、小學1622人、幼兒914人。 教育辦公室以“嚴格管理,執教為民,辦全鄉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工作理念。近年來,以提高教學質量,改善辦學條件為宗旨。充分發揮教育辦的管理、服務和督導職能;利用多種渠道籌資,大力改善校舍、現代化裝備、專用教室等辦學條件;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教師隊伍建設;重視校園安全工作,積極創建平安和諧校園。2002年被評為教育教學先進單位,2003年榮獲校長目標考核優秀獎,2004年被評為教育教學先進單位,2006年和2007年均被評為信息宣傳工作先進單位。近四年時間,該鄉投資280多萬元,對校舍進行了改造,郭家屯中學投資190多萬元,新建教學樓一棟,學生宿舍和食堂;投資90多萬元對五所小學的校舍進行了改擴建。全鄉各校良好的教風、學風、校風更加濃厚,深受家長、社會各界的好評。 旅游資源 麻山,位于玉田縣郭家屯鄉境內,麻山峰頂,有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重立的石碑為證,碑刻“古人種玉處”,玉田名稱源于此。 麻山種玉,歷史多有傳載�!洞竺饕唤y志》、《帝京景物略》都有記述。麻峰種玉相傳歷史久遠,最早見于東晉干寶《搜神記》。麻山遇奇旱,少年陽伯雍遙路取水,做義漿,舍路人,聞者感動。一老翁至,飲后給石子一升,說:“種此山頂,可得好玉。”陽伯雍依其言、種其石。數日后,果有晶瑩無暇的五雙白璧裂石而生。從此,山麓之地被稱作“玉田”,后人立碑“古人種玉處”。 “古人種玉處”,位于該縣城東北十華里處的麻山山頂。有一石碑,碑通高2.16米,寬0.8米,厚0.22米。上為二龍碑頭、下為碑座、碑身陽面正中刻有“古人種玉處”五個大字,為萬歷廿八年知縣徐德昌立,乾隆三年四月縣令魏德茂續立。相傳這里是春秋時期無終子國陽伯雍種玉的地方,也是“玉田”縣名的由來。文革中碑被紅衛乒摔成數塊。1989年12月,該縣文物部門從曲陽聘請名師對古碑進行了粘接補對、復原歸位工作,使得古碑重立山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