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唐山市 >> 鄉鎮介紹 >> 雷莊鎮 |
![]() |
雷莊鎮 |
雷莊鎮位于灤縣西部,西鄰唐山古冶區卑家店鄉,是灤縣的西大門,東連安各莊鎮和灤州鎮,南接小馬莊鎮,北與遷安市沙河驛鎮接壤。鎮政府駐地雷莊村。全鎮總面積88平方公里,有10050戶,人口36455人。男女勞動力17975人,其中男勞力8781人,女勞力7794人。轄29個行政村,有29個自然村。耕地68993畝。全鎮財政收入908.15萬元,人均純收入3484元。 農業概況 全鎮耕地面積6841 1畝,基中水澆地面積占耕地面積的72%。近幾年來,雷莊鎮科學謀劃,合理規劃,農業經濟使農業結構得到實質性的優化調整。 傳統農業作物增減適度。糧食作物以冬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為主,糧食用物面積為38900畝,同比減少15%,花生面積穩定在31600畝,占耕地面積的近50%。深地瓜菜面積達2萬多畝,占糧食面積的50%,其中設施瓜菜達到2120畝,占高效作物的10.6%。 新型農業發展迅猛。食用菌成規模發展,年生產能力達到1000噸,并以逐漸形成名牌產業走向全國。 養殖業勢頭強勁。高效養殖業形成牛、豬養殖兩大支柱產業,年存欄分別達到5357頭,15801頭,全鎮養殖小區已達16個,其中養牛小區3個,養豬小區2個,養雞小區3個。特種養殖小區為6個,以貂、狐貍、貉子為主。全鎮畜牧業年產值達到5729萬元,占農業經濟收入比重近37%。 特色產業 食用菌產業作為該鎮的特色產業,已形成規模發展,并走上了發展區域化、經營產業化、品種多樣化、管理規范化的道路。全鎮食用菌生產具備了400萬棒的生產能力,可年產食用菌1000噸。有食用菌大棚280個,并建成顏莊村、石佛口村、新農村三個規模村,形成了以國道北9個村連片發展的特色。食用菌品種由過去的單一主打品種杏鮑菇發展到秀珍菇、白靈菇、雞爪菇等17個普稀品種,成功掌握了按時間、季節差栽培秀珍菇、地面栽培16.6斤特大白靈菇等技術要領,為食用菌業在我鎮的快速奠定了基礎。食用菌產業具有強大的銷售網絡,在占領唐山、秦皇島食用菌市場的同時,在北京、深圳等地分別建立了以網絡銷售的基地,在銷售旺季,平均每天可外銷5噸食用菌。 產品基地 食用菌基地。以新農村、顏莊、石佛口村為主,形成規模發展,涉及杏鮑菇、秀珍菇、茶樹菇等17個普通及珍稀菌種,基地建有大型冷藏設備,顏莊村深加工龍頭企業基本建成,基地協會組織不斷完善,促使基地的食用菌產業形成供銷兩旺局面。 肉牛養殖基地,以小川農物科技園為中心,肉牛養殖小區2個,養殖大戶6戶,輻射農戶48家。小川農牧科技示范園為主,品種有夏洛菜、西門塔樂體形龐大牛種,主要銷往香港、澳門國內沿海地帶及本地周邊地區,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7萬元。基地年存欄可達540頭。可生產成品肉牛300頭, 生豬養殖基地,以唐山京安斯格種豬有限公司為龍頭,有生豬養殖小區1個,養豬大戶16戶的。生豬年出欄27100頭,可實現銷售收入2926萬元。除本地豬種以外,基地新發展意大利斯格種豬、比利時長白豬等。斯格種豬以其產仔率、精瘦肉比率高等特點占領了東北巨大市場。 特種養殖基地覆蓋雷莊、曹各莊、后何寨、前何寨等村,以紀莊子村王強養貂小區,前何寨村王煥狐貍養小區為主,特養小區10個,特養大戶27戶,主要品種有狐貍、貂、貉子等,年存欄分別達到2800頭,3400頭,343頭,年出欄總量達1853頭,可實現利潤448萬元。 花生加工基地。占地3畝的盤古花生制品座落在樊店子村,主要生產奶油味、孜然味、麻辣味、五香味四種口味花生豆,日產量達2噸多,最低年產量達1000噸。該花生制品廠充分依托本地強大的花生產區優勢,產品風味獨特,質高價廉,貨源充足。成品花生豆在唐山、天津、北京、內蒙、秦皇島等地占有自己的固定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招商引資 雷莊鎮有著良好的鎮域招商引資環境,招商組織健全,減免稅費及優惠扶持政策完備,是外地客商來雷投資辦廠的寶地。2003年引進、新上項目21個,其中200萬元以上規模項目8個,農業項目以投資500萬元的京安斯格種豬為龍頭。依托強大的食用菌生產規模和肉牛養殖規模,雷莊鎮積極創造條件,為引進食用菌加工、肉牛加工方面的項目多方努力。 食用菌生產及深加工項目。項目內容:雷莊鎮食用菌生產集菌種制作、生產基地、示范基地、產銷服務于一體,為農民提供產供銷一條龍服務。雷莊鎮300個食用菌大棚擁有年生產1000萬噸的年生產能力,軍威珍稀食用菌種場每周期可制菌種40萬瓶,涉及7個品種,有技術人員3名,保證食用菌生產成功。在新農村、顏莊村、石佛口村有生產基地20畝。我鎮將真誠的為投資者提供土地、包裝物、部分廠房等。 文化教育 境內有國辦高中1所,鎮辦中學2所,完小6所,在校生4553人,教師301人。1996年8月在雷莊小學建成全太陽能教學樓,該年度全鎮中小學教師達標率、中小學入學率、鞏固率、完成率均達到普九標準。1998—2003年投資150多萬元完成賈各莊小學、石佛口小學、郝院頭小學的新建、搬遷工程。投資22.4萬元,為中小學配置電腦98臺,實現了現代化教學。2003年該鎮先后被評為縣級“改善辦學條件先進單位”,“市級校園環境建設示范鎮”。曹各莊小學、雷莊小學、石佛口小學分別進入縣級一類校行列。 發展目標 灤縣雷莊鎮強化三個保障打造“和諧雷莊”。一是抓經濟發展,強化物質保障。全力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爭取投資6000萬元的宏林洗煤廠早日開工;做好晶華美二期項目投產后的服務工作,使其正常運轉;保障投資3260萬元的小川養殖公司擴建項目于9月底正式完工。做強做活民營企業,健全行業協會的作用,引導企業加大技改力度,使“南石粉、北線材”的產業格局不斷優化升級。二是抓環境建設,強化動力保障。下半年,投資1410萬元,建設封閉市場1座、建筑面積12000平米的住宅樓3棟、二層商住樓35棟、水上公園一座以及美化、亮化、綠化、硬化等輔助設施。同時,以小城鎮為示范基地,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活動,不斷增強城鎮建設內涵,推進全民環境教育。三是抓實事工程,強化民心保障。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搞好引企進“城”、招商育市、市場建設等項工作,年內安排解決農村勞動力200人。推進文明生態村的創建,將現有9個試點村打造成帶動全鎮的典型。全鎮建立22個“村村通”油路管護隊伍,將13條公路納入管護范圍,延長使用年限。以農村低保、城鎮低保為中心做好扶貧助困活動,投資267萬元搬遷鎮敬老院,提高老人生活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