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唐山市 >> 鄉鎮介紹 >> 長凝鎮 |
![]() |
長凝鎮 |
長凝鎮位于灤南縣東部壤區,北與灤縣、東與昌黎、南與樂亭接壤,距縣城25公里,平青樂公路(省級)經過長凝鎮政府駐地,良好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條件為長凝鎮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得環境。全鎮總耕地面積51873畝,水澆地面積51339畝,林地面積528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0%以上,地形為渤海沖擊平原,屬壤土區。氣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在450mm左右,無霜期在220天左右。 區劃沿革 1958年建衛星公社,1961年更名長凝公社,1984年改鄉,同年改鎮。鎮政府駐長凝村。轄長凝、薛各莊營、前蘇各莊、后蘇各莊、西孫莊、柳行、夏莊、晏各莊、沙角灣、南孫莊、陳禮莊、北王各莊、小高莊子、畢莊、木梳莊子、寧莊、張魯莊、羅營、小劉莊、大劉莊、陸莊、郭莊、樂營、大孟莊、大高莊、梁營、王營、西暖泉、東暖泉、邱營、彭莊、東染各莊、梁莊、黃莊、楊家坨、劉小橋、溫莊、東趙莊、楊沈莊、新城子、后場、北城子、南城子、方泡、后麻地、馬城、大王莊、老劉莊、翟莊、栗園營、糜莊、柏莊、南小王莊、賀莊、興旺莊、大李莊、郝莊、橋頭營、邸莊、馬臺、張臺、田臺、東營、湛店子、崗子、多余屯、東坨子67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該鎮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林果種植面積10000多畝,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12000畝,林果蔬菜的總產量達5000萬公斤。在反季節果菜種植中,設施果樹數量達到200多個,溫室蔬菜數量達到了100多個。在發展傳統果樹的基礎上,栽植果樹新品種300多畝,全鎮已經形成了以郭莊、陳禮莊、前蘇等10個村為中心的萬畝裸地桃基地和以柳行、薛各莊營、郭莊、大劉莊、王營等村為中心的設施果樹基地。畜牧業以區域養殖為起點,向規模化方向發展,截至2008年,已形成生豬養殖場200個,存欄14000頭;奶牛養殖場73個,奶牛存欄2400多頭;肉、蛋雞養殖場37個,存欄量達64000只。 產業經濟紡紗、笤帚加工、果品是該鎮的三大主導產業,鎮黨委采取有效的措施將民間資金轉化為民間資本,用民間資本的規模投入帶動經濟的發展,著重抓工業園區建設,以工業園區為載體,推動工業化進程。截至2008年,該鎮擁有固定資產總量1.1億元的紡紗廠25家,以棉紗為主要產品,年生產能力達到了40000噸,產品銷往河北高陽等地,解決剩余勞動力4000余人;擁有固定資產總量300萬元的木材加工廠22個,生產玻璃箱板、夾紙板等,可創年產值1.4億元;擁有大笤帚加工戶324家,年加工能力6000萬把,可創年產值1.8億元。 根據紡紗、笤帚加工、果品行業的發展需要,該鎮成立了“灤南縣紡紗業協會”、“灤南縣大笤帚加工行業協會”、“灤南縣長凝鎮果品經紀人協會”三個行業協會,吸納會員150名,詳細制定了《協會章程》及各項管理制度,將管理和服務有效的結合起來,實現了組織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到位、生產規范的民營經濟管理渠道。 行業協會 城鎮建設 該鎮在小城鎮建設中加大建設步伐,統籌安排、因地制宜,用發展的角度完善城鎮總體布局,創造生態家園,營造為民服務的新環境。經過全鎮的努力,從根本上整治了臨街公共服務類建筑繁雜、擁擠、混亂的面貌,形成一個西部以紡紗為主的工業園區;東部以集貿、果品批發為主的農產品交易區;主街以商貿、服務為主的商貿服務區;中間以百姓休閑娛樂為主的休閑娛樂區,并使長凝鎮內各主要街道都達到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凈化。 該鎮積極把借鑒先進經驗和自身的基礎設施條件有機的結合起來,以“高標準、高質量”的工作作風,按部就班的實施生態村規劃建設,先后從霸州、遵化等地調進美化樹合歡1000多棵,香花槐3000多棵,各生態村周圍及副街道栽植楊柳樹4000多棵,用于美化村內主要街道;投資80萬元修建高標準水泥路4370延長米,投資38萬元修石渣路13000延長米,投資2萬元鋪設路肩1000米,開挖排水溝800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