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邢臺市 >> 鄉鎮介紹 >> 漿水鎮 |
![]() |
漿水鎮 |
漿水鎮位于河北省邢臺縣境西北部,距縣城51千米,面積166.8平方千米,人口2.36萬人(2002年)。鄉鎮企業有冶煉、化工、建材、飲食服務等業。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花生,盛產板栗、蘋果、柿子、核桃。鎮內有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舊址,建有紀念館。引 漿水鎮交通便利,邢和、邢左、宜沙戰備路、川林至八里丈綠色通道貫通全鎮。郵電通訊發達,開通了程控電話和移動、聯通互聯網。 行政區劃 漿水鎮鎮政府駐漿水村,轄漿水、營房臺、栗樹坪、八里丈、坡子峪、水門、寨上、寨溝、河東、安莊、南口、大寨、前南峪、后南峪、下店、馮家溝、宋家峪、川林、呂家莊、馬蘭、安上、珍珠套、潮子、坪上、賈莊、清沙坪、滑子、翟溝、翟溝門、前棉花溝、前掌、后掌、石善、西棗元、關帝峪、前補透、后補透、前禪房、后禪房、上寺、夫子崗、峪口、大河、香爐寨、菜樹溝、南寺溝、下灣、白楊溝、下寺、李官莊、后棉花溝51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漿水鎮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曾為古邢國、襄國國都,名夷儀城。抗日戰爭時期,“邢臺抗日臨時政府”和邢臺縣抗日政府先后在漿水成立。于1939年7月15日——17日在安莊村溫泉寺舉行了邢臺縣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 1953年建漿水鄉,1961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5年改鎮。 特色農業 漿水鎮土質肥沃,雨量適中、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遠離污染,非常適合蘋果生長。該鎮不斷加大對發展果品種植生產的扶持和管理力度,發展蘋果種植15000余畝,并推行全程無公害生產,使那里的果品色澤、口感和內在質量均超過同行業的全國標準。已經注冊的“漿水”牌蘋果先后被選為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專供果品,2008年9月12日,該鎮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評為“中國優質蘋果基地百強鄉鎮”。 旅游資源 漿水鎮山川秀美、風景如畫,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周邊景點30余處,前南峪生態觀光區為國家AAA風景區,九龍峽自然風景旅游區為國家AA級風景區,白云山自然風光旅游區是冀南的旅游避暑勝地。尤其是建成綠色觀光通道后,將川林生態經濟園、川林蘋果采摘園、宋家峪生態經濟溝、一二四作戰指揮部、前南峪萬邦珍果園、前南峪旅游景區、后南峪經濟溝、后南峪串枝紅杏采摘園、大寨流錢山、李官莊經濟溝、李官莊觀光平臺、南口生態經濟園、南口鮮桃采摘園、坡子峪觀光平臺、坡子峪生態經濟溝、坡子峪千米長廊、坡子峪蘋果采摘園、坡子峪老母臺、八里丈生態觀光園區、八里丈轎頂山、西坪三支鍋、九龍峽自然風景區、水門農業生態觀光園區、雄鷹展翅、千年古槐、河東綠色長廊、河東生態經濟溝、溫泉寺等28個景點串聯起來,形成了“車在林中行,人在畫中游”的動人畫面,使漿水鎮的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著名人物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漿水涌現了眾多英雄模范人物和軍政高級干部,其中省部級以上16人,地師級以上26人。在建國后,在各條戰線上更是涌現了一大批精英人物,他們有全國勞模王俊生,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模郭成志,全國金融系統先進工作者安永保,全國公安系統英模劉士學,全國優秀鄉村醫生劉書君,他們的光輝事跡為漿水鎮的歷史增添了濃筆重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