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邢臺市 >> 鄉鎮介紹 >> 金店鎮 |
![]() |
金店鎮 |
金店鎮位于河北省內丘縣東部。面積91.1平方公里,第五次人口普查總人口59290人。京深高速公路、內(邱)隆(堯)公路過境。鄉鎮企業有商貿、運輸、建筑等業。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谷子。金店鎮地處內邱、隆堯、任縣三縣交界,是內邱縣東部的重要農副產口交易集散地。該鎮境內有107、京深高速兩條國道,并且在北張麻村設有高速公路站口,是內邱、隆堯兩縣的重要交通樞紐;該鎮有三橫兩縱縣鄉公路,公路總長36公里。西氣東輸地下管道經過該鎮,并且在北張麻設有天燃氣站,在天然氣利用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行政區劃 金店鎮鎮政府駐金店村,轄金店、大原、西張麻、北張麻、東張麻、鐵匝屯、冢圪塔、大留村、王家屯、張家屯、郝家莊、杓子屯、黃釜、魏家屯、小馬、武文孝、西文孝、侯文孝、東文孝、小辛旺、灘里、常豐、大壘東、后河、大辛莊、中辛莊、小辛莊、鐵頂墓、大辛旺、小壘東、后夏侯、前夏侯、金店南關、河巨、清修、高望、西張村、中張村、東張村、十里鋪、北辛莊、西北光、中北光、東北光、南北光、河巨鋪、禮義47個行政村。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二十四孝之一郭巨因家境貧寒,生活上上頓不接下頓,為給母親一口飯吃,忍心埋葬兒子,在挖掘墓穴時,感動上天,而得黃金,因此郭巨居住的村,得名金提店,后簡稱金店。金店古時為商業重鎮,土布、熏棗名揚方圓70多里。該鎮具有悠久的革命歷史,在該鎮清修村建立了內邱縣第一個黨支部。金店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鄉,1985年改為建制鎮,1996年河渠鄉與金店鎮合并為金店鎮。 物產資源 金店鎮地處內邱、隆堯、任縣三縣交界,是內邱縣東部的重要農副產口交易集散地。該鎮境內有107、京深高速兩條國道,并且 在北張麻村設有高速公路站口,是內邱、隆堯兩縣的重要交通樞紐;該鎮有三橫兩縱縣鄉公路,公路總長36公里。西氣東輸地下管道經過該鎮,并且在北張麻設有天燃氣站,在天然氣利用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金店鎮有三條河道,即小馬河、李陽河、祗河,其中祗 河河沙遠銷隆堯、柏鄉等邢臺東部市縣。該鎮物產豐富,有內邱糧倉之稱,全年糧食總產4.6萬噸,油料總產3000多噸,果品產量2000噸。 農業經濟 金店鎮是個農業鄉鎮,主要以農作物種植和養殖業為主,近年來,該鎮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初步形成了以奶牛、小尾寒羊、生豬為重點的養殖業,建成了金店南關奶牛養殖小區,入住企業3家,奶牛存欄270多頭;該鎮以“邢臺金鳳畜禽有限公司”為龍頭,按照公司加農戶的模式,帶動500戶走上了小規模養豬致富路。該鎮于2000年從山東梁山引進小尾寒羊700只,經過2年的發展,現在全鎮小尾寒羊存欄1.2萬只。家兔養殖是該鎮的保留項目,經過17年的發展,建立了“內邱縣綠洲兔業發展公司”,該公司被邢臺市科技局定為“示范養兔場”,隨著國家退耕還林規劃的實施,該鎮加快種植結構的調整,在小馬河流域,實行退耕還林。大力發展樹藥間作,種植速生2001楊400畝,中藥100畝,園林樹苗70畝,良種繁育是該鎮近2年來的發展重點,目前全鎮小麥制種1000多畝,玉米制種2000畝,到2004年全鎮良種繁育將達到1萬畝。 鄉鎮企業 1、內邱縣高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該公司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職工50人,固定資產300萬元,年生產能力700噸,生產的“郭巨”牌白酒,該白酒達到國家優質產品標準,銷往邢臺、清河等周邊縣市。 2、內邱縣久冠釀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該公司屬股份制企業,占地7000平方米,廠房2000平方米,擁有職工40名,固定資產300萬元,生產的“久冠”牌白酒達到國家優質產品標準,主要生產以棗為主的滋補酒,產品銷往甘肅、安徽等地區。 3、金鳳畜禽有限責任公司 邢臺金鳳畜禽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集科工貿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緊鄰京深高速公路,主要從事優良種豬培育和畜禽飼料生產加工。公司籌建于1994年,占地面積200畝,經過幾年的發展,已擁有種豬場、飼料廠及多個駐外辦事處。種豬場具有圈舍10000多平方米,每年可向社會提供優良種豬近萬頭,飼料廠年生產能力上萬噸。公司每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先后被評為“邢臺市重點種豬場”、“農業產業化先進龍頭企業”等。作為龍頭,該公司積極探索公司加農戶的發展模式,現已加盟農戶500戶。 社會事業 金店鎮文化教育興盛,鎮區內有縣級高級中學一所,鎮辦初級中學2所,在在校中學生2500多人,轄區內有一家地段醫院和一家鄉級衛生院,床位40張。鎮區內1個電信所,電話裝機臺,移動通信發射塔3座;現在小城鎮建設已全面啟動,便利的交通條件,良好的基礎設施、優越的區位,豐富的物產資源,巨大的發展潛力,以及熱情好客的金店人民,一切是為國內外客商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邢窯遺址 邢窯遺址位于河北省內邱、臨城兩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地帶,主要分布在京廣鐵路及107國道以西氐河、李陽河流域,集中在臨城西雙井以南,內邱馮唐以北約30公里的狹長地帶內,面積約300余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徑114o26′一114o32′,北緯37o15′一37o30′,海撥高度為82-140米,1996年11月20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內邱東起白家莊,西到西邱,北到瓷窯溝,南到馮唐,約12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發現窯址13處。采集、征集和經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標本萬余件,從瓷類上分為白瓷、青瓷、黑釉瓷、黃釉瓷,出土器物有碗、盤、杯、壺、缽、罐、盆、燈、盂、硯、佛龕、俑、爐、盞托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