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邢臺市 >> 鄉鎮介紹 >> 南賽鄉 |
![]() |
南賽鄉 |
南賽鄉位于河北省內丘縣西部,距縣城25千米。面積91.7平方千米,人口1.20萬人(2002年)。隆(隆堯)昔(山西)公路過境。名勝古跡有唐朝古建筑且停寺遺址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扁鵲廟。全鄉總面積13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畝,人均1.2畝;山場面積15萬畝,人均12畝。 行政區劃 1961年設南賽公社,1984年改鄉。鄉政府駐石門村。轄31個村委會:南賽、蔡莊、石盆、東營、西營、崽溝、石梯、寺溝、任莊、天臺、花溝、神頭、石門、北賽、張家賽、馬家賽、郝家賽、嶺底賽、孫家坡、菩薩嶺、郭家溝、報子口、邢家峪、集上賽、后河莊、張公塔、寧家莊、大和莊、小和莊、劉家溝、上石流河。 自然資源 南賽鄉境內石材資源豐富,總儲量達7億多噸,品種主要有石英、金剛砂、長石、白云巖、蘭晶石、大理石等。該鄉屬淺山丘陵區。境內較大的山有太子巖、鵲山、鳳鳴山、騰龍山、且停山、周王寨山等。主要河流有七里河、坻河上游等。較大水庫有北賽水庫,另有其他小型水庫12座、塘壩27處、大口井102眼、水窯61個。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谷子、花生、芝麻、豆類等。 特色產業 1、石材加工。全鄉共有石材加工戶72戶,年可加工板材200多平方米,有桃紅大理石、雪花大理石、輝綠大理石、白云巖、石榴石、石英巖等十多個類別,100多個品種。 2、笨雞養殖。笨雞存欄達到8萬多只,年產鮮蛋100多萬斤。南賽鄉笨雞蛋以其天然喂養、營養價值高無訪染等特點深受群眾喜愛。 3、干鮮果品。以柿子、核桃為主。年產柿子6160噸、核桃620噸。 4、玉米制種。依靠優越的地理位置、天然的隔離帶、適宜的土壤氣候,建成了面積為3000畝的玉米制種基地。年產值玉米種90多萬公斤。所產玉米種顆粒均勻、純席較高、供不應求。 社會發展 南賽鄉依靠山場廣闊的優勢,大搞荒山的治理開發,已治理荒山8萬多畝,嫁接大棗20萬株,栽種核桃、黑棗、板栗、柿子、杏樹等上百萬棵,逐漸成為內邱縣的干鮮果品基地。 基礎設施迅猛發展。通信方面實現了村村通直撥電話,有程控交換機點3個,裝機容量達3000部。電力方面,全鄉31個村全部完成了低壓改造,新上變壓器18臺,能滿足工農業生產的需要。交通方面,隆昔路(隆堯至昔陽)省級公路橫貫全級,內神路將內邱縣城和神頭旅游區連接起來,公路總里程達30多公里,交通順暢。 全鄉有中學一座,中心小學四個,村級小學31個,實現了“普九”達標。衛生方面有衛生院2所、醫療點18個,通過了國家的初級衛生保健驗收。 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鵲山祠(扁鵲廟)和山雄、洞險、林秀、水清的太子巖群山景觀及元朝古寺且停寺遺址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