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河北 >> 張家口市 >> 鄉鎮介紹 >> 馬營鄉 |
![]() |
馬營鄉 |
馬營鄉位于赤城縣西北部,距縣城30.5公里,東與云州鄉接壤,南與鎮寧堡、云州兩鄉毗鄰,西與崇禮交界,北靠壩上沽源。全鄉總控制面積316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84個自然村,3570戶,12050口人。 氣候環境 鄉境周圍群山環繞,三條河川縱貫南北,高山起伏,溝壑縱橫。全鄉擁有耕地61340畝,絕大部分為坡梁地。境內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為3.8℃,年平均降水443mm,無霜期86-125天。 資源情況 馬營鄉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其中林、牧、礦為三大優勢資源,便于開發和綜合利用。 土地資源:全鄉總面積47萬畝,其中耕地61340畝,占總面積的13%,宜林荒山面積200000畝,占總面積的41%。 林業資源:全鄉實有林地面積16.1萬畝,其中用材林5萬畝,防護林0.12萬畝,水保經濟林(山杏)10萬畝,灌木林0.98萬畝,森林覆蓋率為34%,主要樹種有楊樹、榆樹、松樹、樺樹、山杏樹等。灌木樹種有榛子、沙棘、荊條等。全鄉山杏資源較豐富,總面積達到10萬畝,年產苦杏仁12萬公斤。野生藥材遍布全鄉,主要有柴胡、黃芩、赤芍、防風等,年產60萬公斤。 牧業資源:現有草場22萬畝,大牲畜存欄5100頭,其中牛2078頭;羊存欄19500只;豬存欄3468口,雞存欄8900只。年產肉類652噸,其中牛肉150噸,羊肉250噸,豬肉240噸,禽肉12噸,羊毛92噸,羊絨8噸。 礦產資源:境內探明的礦藏主要有磁鐵、石墨、石英、金、銀等。現本鄉境內已開發建設了1處銀礦選廠、1處磁鐵礦選廠和1處石英礦開采區。 野生動植物資源:常見動物有獾子、野兔、野雞、石雞、半翅、田鼠、蛇等。其中野兔、半翅資源量21000只。野生植物有蕨菜、黃花、蘑菇等,其中蘑菇年產量為12400公斤。 勞力資源:全鄉共有農村勞動力678人,其中剩余勞動力達2910人,現已輸出1940人,尚有970人滯留在農村。 農產品:全鄉農產品種類繁多,糧食作物品種主要有谷子、玉米、莜麥、薯類、大豆、雜豆等,全鄉糧食年總產490萬公斤。經濟作物主要有胡麻、菜籽、蔬菜等。全鄉油料年總產89萬公斤。 經濟概況 2004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480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810萬元,工業總產值1900萬元,財政收入2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5元。 以發展生態農業為經濟主線,大力實施農業工程項目,截止目前,全鄉先后實施21世紀首水資源水土保持治理工程69.9平方公里;實施防風治沙工程4平方公里;開展退耕還林工程35000畝;開展塞北造林工程25000畝,較好地改善了全鄉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完成了全長42公里的鄉主干線道路鋪油工作,實施了“村村通”工程,新修“村村通”公路95公里,開通了全鄉23個行政村程控電話。 在工業項目建設上,新建羊坊郭家夭磁鐵礦選廠和柳家夭石英開采2個項目。農業主導產業得到了持續發展。全鄉糧食總產490萬公斤,油料總產89萬公斤,大牲畜存欄5100只,羊存欄19500只。 教育事業不斷進步,努力實施全鄉集中辦學教育。在建起馬營中心小學教學樓的基礎上,近兩年又新建馬營中心小學校舍64間,擴大了辦學規模,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基礎設施 鄉境內交通、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現有鄉級柏油路1條,42公里;村級道路12條,95公里。全鄉公路縱橫交錯,村村通班車。境內開通了移動、聯通手機通訊,村村實現了通程控電話。鄉所在地商業、餐飲服務業等攤點30多家,有線電視能收視30多套節目,其它各村有線電視平均能收視4套以上節目。全鄉全部進行了農網改造,能夠滿足群眾生活和生產的用電需求。 旅游資源 鄉境內有明代古長城遺址數段長20多公里。還有馬營村古廟遺跡。在明代馬營古城就有許多古廟宇建筑,是明將楊洪鎮守時建造的,素有“廟都”之稱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