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拉爾基區,隸屬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位于齊齊哈爾市西南。東與昂昂溪區相鄰,西與龍江縣為界,北鄰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南接泰來縣,總面積375平方公里。富拉爾基區轄8個街道、2個鄉。富拉爾基區常住人口為197424人。境內有著名的景點紅岸公園、北湖自然風景區、黑龍江森林公園等。
【行政區劃】
富拉爾基區轄8個街道、2個鄉:
街道:紅岸街道、沿江街道、電力街道、幸福街道、紅寶石街道、北興街道、鐵北街道、和平街道
鄉:長青鄉、杜爾門沁達斡爾族鄉
【建置沿革】
據考古資料證實,富拉爾基轄境于新石器時期就己有先民繁衍生息,過著漁獵生活。 明朝萬歷年間,即有“瑚拉爾吉城”。據《盛京通志》記載,努爾哈赤征女真族烏拉部時,收降此城。 清同治三年(1864年),設富拉吉屯。清末,屬黑水廳轄境。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設富拉爾基鐵路交涉分局。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 ,撤銷交涉分局,劃歸昂昂溪鐵路交涉分局管轄,仍屬黑水廳。 民國12年 (1923年),建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公署,設置富拉爾基鄉市政公所,隸屬東省特別區昂昂溪市政分局。民國22年(1933年)12月,改設偽北滿特別區龍江縣辦事處富拉爾基分處。民國25年(1936年),撤銷北滿特別區,富拉爾基劃歸龍江縣。1946年5月,設為龍江縣第一區公所。 1951年10月, 龍江縣一區改為城區,改稱龍江縣富拉爾基區。 1954年9月,富拉爾基劃歸齊齊哈爾市。10月,設富拉爾基區。 1958年,齊齊哈爾市人民委員會決定,撤銷富拉爾基區,分設齊齊哈爾市紅岸人民公社、紅寶石人民公社。 1961年8月,紅岸人民公社、紅寶石人民公社合并為富拉爾基人民公社。 1967年,改為富拉爾基區。
【地理環境】
位置 富拉爾基區,位于齊齊哈爾市西南,介于北緯47°12′,東經123°40′之間。東與昂昂溪區相鄰,西與龍江縣為界,北鄰梅里斯達斡爾族區,南接泰來縣。南北最長距離為37.8公里:東西最寬處為19.6公里,總面積375平方公里。
地貌 富拉爾基,位于嫩江中游。全區四分之三的土地,在嫩江一級階地之上。區的東南部,嫩江左岸處于河谷低漫灘上。地形單一,屬平原地貌。臺面平坦,地勢西部略高,微向東傾斜;東北部略高,向西南微斜。坡降為萬分之2.5公尺。海拔高程在150米到160米之間。高出嫩江水面約10—20米,嫩江東岸,江叉、沙洲、江心島比比皆是。低漫灘上,沼澤濕地連片,洪汛期間多被江水淹沒。
氣候 富拉爾基區位于北緯47°12’。年平均氣溫4℃,年平均活動積溫2700℃,屬中溫帶。由于處在季風區內,受夏季風影響,降水較多,氣候濕潤。冬季降水很少,氣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36.1毫米。大陸性氣候特征表現明顯,氣溫日較差,年較差都大。日較差10℃—15℃。年較差44.6℃(1980年)。降水時間分配很不均勻。1969年2、3月份,是0.1毫米,是年7月份,降水量多達151.1毫米,相差151毫米。降水量年際變化也較大,1981年降水量為545.9毫米,1979年降水量為196.1毫米,相差349.8毫米。
水文 富拉爾基區,地處嫩江中游平原,嫩江由區內東北流入,于西南流出,斜貫全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富拉爾基區有基礎教育學校24所,其中高中3所,初中12所,小學8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總計15892人,與同期持平,其中高中生3247人,初中生3340人,小學生5916人,特殊教育學生82人,幼兒班學生3307人。當年高中畢業學生1227人,初中畢業學生1200人,小學畢業學生1128人,高考升學率為93.41%,高中入學率為96.03%,初中輟學率為0.99%,小學合格率為100%。成人教育機構1個,開設10個專業,在籍生197人,當年畢業生47人。職業技術教育機構3個,職稱教學人員260人,開設62個專業,在校生7846人,當年畢業生720人。
文化事業 富拉爾基區有文化娛樂場所91個,書店7個,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音像網吧12個,組織文化娛樂活動95場。
醫療衛生 富拉爾基區有醫療衛生機構96個,其中公立機構34個,非公立機構62個,床位共2770張。7家醫院共2585張床位,其中三級甲醫院1個1500張床位,二級甲醫院2個579張床位,二級�?漆t院1個299張床位,一級甲醫院3個207張床位。衛生人員242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976人,其他技術人員135人,管理人員80人,工勤技術人員229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醫師865人,注冊護士935人,藥師90人,技師86人。
【交通運輸】
鐵路 富拉爾基交通便利。號稱“亞歐大陸橋”的濱洲鐵路橫貫東西城區,嫩江富拉爾基江段建有濱洲鐵路嫩江橋(濱洲鐵路于嫩江上曾建三橋,原為單線橋,現為復線橋)。鐵路支線覆蓋區內各大中型企業。
公路 區域內公路四通八達,有縣級以上公路七條,通車里程342.3公里(2001年)。碾北公路(301國道省內段)穿城而過,西可達龍江縣、碾子山區、內蒙古等地,北可達梅里斯區、齊齊哈爾。齊富躍進公路(28公里)直通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兩地。全區共有機動車近三千臺,出租車600余臺。從本區出發到齊齊哈爾三家子機場僅23公里。城區公交有5條線路,301路經齊富公路直達齊齊哈爾市客運樞紐,302路經梅里斯區到達齊齊哈爾市客運樞紐。
水運 富拉爾基港距區中心8公里,機動船上溯可達嫩江縣,下行可至哈爾濱。擁有千噸級泊位兩個,年物資吞吐能力近26萬噸,年水動量2.33萬噸。
【風景名勝】
紅岸公園
紅岸公園始建于1956年的紅岸公園坐落在城區東部、嫩江西岸,是區委區政府重點投資建設的13.2公里旅游觀光帶的主體部分,也是我省唯一一座沿江而建的公園,占地530000M2,其中水域面積50000M2。園內有樹木33858株,地被植物3500M2,綠化覆蓋率80%。園內的八大景區素有八顆珍珠之稱:安靜休息區、園中園區、花卉觀賞區、動物觀賞區、兒童游戲區、文化娛樂區、水上娛樂區、游藝開發區。
北湖自然風景區
北湖自然風景區位于碾北公路與躍進路匯合處南端,即嫩江西岸,草原面積3000畝。寬廣的湖面和適宜的氣候為各種候鳥提供了棲息地,因而北湖成為候鳥的天堂。北湖湖泊溝壑相連、沙丘湖水成片,“牛毛杠”綠茵如織,灌木叢比比皆是。夏秋之季游人多在這里泛舟垂釣,體味著“一葉漁舟清波里”的無限樂趣。
黑龍江森林公園
黑龍江森林公園位于碾北公路富拉爾基北出城口0公里處,在黑龍江富拉爾基經濟開發區區域內,面積400畝。這里的森林植被呈現出一種原始生態林的特色,到處是纏綿的樹、藤、蔓,各種植物競先往高處生長,枝枝精神,葉葉煥彩。
【歷史文化】
達斡爾族同胞能歌善舞。罕伯岱村的達斡爾族民歌,是罕伯岱達斡爾族鄉民世代傳承下來的原創民歌。音調熱情奔放、柔婉多變,節奏鮮明,通常在野外生產勞動間隙創作演唱,即興填詞,內容積極健康,將演唱與舞蹈融為一體,充分體現了達斡爾族人民純樸、豪放、勇敢、堅強的民族性格。罕伯岱達斡爾族民歌與臨近民族的民歌相互滲透,在我國的眾多民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罕伯岱村的達斡爾族民歌,現已被列入首批公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罕伯岱村坎上起點處,是省級老龍頭古文化遺址,在龍爪處是市級古城遺址和石板墓遺址。老龍頭遺址,距今已有三千年歷史,屬青銅時期文化,曾出土過大量的文物,以陶器居多。遺址平面呈不規則三角形,宛如一條十里長的巨龍盤臥在江河之間,向南翹首,著名的金兀術還曾在此屯過兵。老龍頭礦泉水自龍脈噴涌而出,并因此得名。已在“中國齊齊哈爾綠色食品博覽會”上被指定為專用飲品,倍受中外客商青睞。
【地方特產】
北大倉酒 北大倉酒,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北大倉酒酒質清亮透明,呈微黃色,醬香突出,幽香純正,入口醇正,柔和綿甜,余香不息,屬醬香型白酒。 2009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北大倉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富拉爾基溫水大米 富拉爾基溫水大米,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富拉爾基區是中國唯一的寒地溫水稻的種植區,全境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的溫水稻。富拉爾基溫水稻米生長周期在130天左右,陽光雨露充足,又種植在極肥沃的東北黑土中,富含豐富氮、磷、鉀等多種礦物元素,極其符合稻米生長的要求,保證了富拉爾基大米獨有的品質。 2013年01月23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富拉爾基溫水大米”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榮譽稱號】
2020年5月,富拉爾基區入選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 2020年7月,富拉爾基區入選2020中國交通安全百佳縣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