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碭山旅游景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芒山鎮漢梁路,占地面積14平方千米。芒碭山,古稱碭山,又稱“仙女峰”,在豫、皖、蘇、魯四省結合部的芒山鎮,鄭徐高鐵永城北站距離景區僅3.5千米。
芒碭山因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聞名于世,中國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亦埋葬于此;孔夫子在此避雨講學留下了夫子崖、夫子山等景觀;中國最大的漢墓群漢梁王墓群星羅棋布,傳承千年的芒碭山古廟會每年在此上演,是豫東集山水、人文、民俗為一體的旅游勝地。
芒碭山漢文化旅游景區有漢梁王墓群、劉邦斬蛇處、大漢雄風、芒碭山地質公園、陳勝墓、夫子崖等景點。西漢王陵內出土的國寶級文物四神云氣圖、金縷玉衣等中華瑰寶交相生輝。
【主要景點】
漢梁王陵景區
漢梁王陵景區為芒碭山旅游區主要景點之一,包含梁孝王陵、梁孝王王后陵、梁共王陵、芒山寺等景點。芒碭山西漢梁國王陵墓群是從公元前144年梁孝王劉武首葬芒碭山的保安山后,歷代梁國國王皆擇山而葬所形成的,前后歷經八代九王約150余年。該陵墓群于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漢梁國王陵墓群“斬山為廓,穿石為藏”,其中梁孝王王后陵被譽為“天下石室第一陵”,該陵墓容積達6500余立方米,墓室內有中國最早的冰柜、坐便式廁所、神秘的相思道,構筑絕妙,氣勢恢宏。梁共王陵內的“四神云氣圖”彩繪壁畫,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
大漢雄風景區
大漢雄風景區位于芒碭山主峰“赤帝峰”,海拔156.8米,是河南豫東地區最高的山峰。登頂此峰,可極目遠眺豫、魯、蘇、皖四省風光.
這里是秦末高祖劉邦斬蛇起義和積蓄反秦力量的隱匿之處,被認為是大漢文明的起點和劉姓宗族興起的福地。劉邦揮劍斬蛇被傳稱為“赤帝子”,故此峰被稱之為“赤帝峰”。
位于赤帝峰巖崖下面的密云洞,是當年劉邦斬蛇起義的隱匿地,因常有紫氣浮現,又名“紫氣巖”。密云洞紫氣浮現的景象,極為奇特、神秘,位居“永城古八景”之首,名曰“芒山王氣”。
漢高祖在此揮劍斬蛇,揚名發跡,后誅秦滅項,建立漢室基業,漢族、漢字、漢語自此而興。為紀念和再現這段對漢民族尤為重要的歷史,峰頂立有高祖劉邦銅像一尊,以供后人瞻仰、祭拜。此像高39.9米,為亞洲最高歷史人物銅像,氣度恢宏,雄偉壯觀。景區內建設的高空玻璃滑道總長度約300米,是仿照漢代龍的樣式建設而成,從遠處看,就像一條龍從山頂攀巖而下,福澤整個芒碭山。
此外,景區內還有為紀念高祖劉邦滅秦興漢的“劉邦紀念園”,西漢文帝劉恒所建“高祖廟”,反映漢代禮儀制度的國保單位“漢代禮制基址”,流傳有“張飛的馬一口咬出了魏、蜀、吳三國”傳說的千年白果樹和張飛寨等景觀景點。
劉邦斬蛇處
漢文帝時,為紀念劉邦斬蛇反秦,在斬蛇處立碑建廟。歷經千年,碑廟幾經損壞,又幾經修建。劉邦斬蛇碑吸引人之處除了有關它的歷史傳說以外,還由于碑體所呈現的神奇幻影。每當夜幕降臨,燈光映照碑體,一身披金甲的武士便躍然碑體之上,如同當年劉邦戎馬征戰再現,令人驚嘆!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這一奇觀被發現后不僅引來無數游客,也掀起了一場媒體尋訪探秘的熱潮。 CCTV-10《走進科學》、CCTV-4《走遍中國》、CCTV-2《鄉土》、CCTV-1《發現之旅》、CCTV-2《是真的嗎》等央視品牌欄目都曾慕名前來,隨行專家亦現場求證、熒屏說法,但至今無有確解。
芒碭山地質公園
芒碭山形成于距今0.8—1.37億年的燕山中晚期,地質巖層主要由石灰巖、細晶巖等構成。作為千里豫東平原上唯一的山群,芒碭山在上古時期就已經聞名華夏,《山海經》中更是留下了“有文石焉,質勝玉,可以為硯”的記載。
芒碭山地質公園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十三連峰宛若水墨畫卷,逶迤棋布,自然風光旖旎多彩,人文歷史厚重磅礴。漢代古墓群隱匿于崖石深處,形制宏偉,規模龐大,被譽為“退隱到地宮里的大漢王朝”。
芒碭山地質公園主題園區位于保安山西側,修建有地質博物館、地質廣場、礦業廣場、寒武湖以及地質長廊等,是一處融科普教育、休閑旅游為一體的場館和休閑觀光場所。其主體場館——芒碭山地質博物館建筑面積5000余平方米,分為序廳、多功能廳、神秘芒碭廳、遠古海洋廳、資源環境廳、魅力永城廳等六個展廳;館內珍藏有珍貴礦石、礦物標本以及生物化石近千件;配備有5D影院、地震體驗、火山體驗、海底船艙、電子翻書等高新體驗設備近百部。
芒碭山地質公園是豫東地區唯一一家地質公園,是河南省地質旅游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園區內地質景觀類型豐富多樣,生態和人文景觀相互輝映,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觀賞體驗價值。
夫子山景區
夫子山景區位于芒碭群山西部。春秋末年,孔子攜弟子周游列國途經芒碭山,曾在此避雨曬書、演禮講學,由此而得名“夫子山”,這是全國唯一用“夫子”命名的山體。景區內有孔子避雨處、文廟、觀音閣、郭塔和大型文化休閑景觀園林——夫子苑。
孔子避雨處位于夫子山南麓,是一個天然崖洞,因當年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在此避雨而得名。洞中至今仍存有一座屈膝盤腿、坐北朝南的孔子雕像,此處的“石崖滴翠”是永城古八景之一。
夫子苑亭臺樓閣散布,林木花草蔥郁,曲徑通幽,溪流潺潺,山勢峭拔,湖光明媚。園區內的文化碑林、曲水流觴、郭塔、狀元橋、芒山書院等文化小品盡顯了儒家文化精粹,登臨文圣殿最高層可遠眺芒碭全景,還有高空玻璃棧道、滑道漂流、游船等游樂設施。
夫子苑休閑區以儒文化體驗和游山嬉水等體驗型產品為主,目前開放的1800余米的懸崖棧道,300余米的玻璃棧道、400余米的水上玻璃漂流滑道驚險刺激,平步青云鏤空玻璃吊橋、玻璃水滑道、夢幻春秋樂園、七彩滑草、高空滑索等項目深受游客喜愛。
陳勝園景區
陳勝園景區位于芒碭山主峰西南,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的魂歸之處。公元前209年,陳勝與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轟轟烈烈的反秦大起義由此拉開了序幕。陳勝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政權,后因戰事失利,被車夫莊賈殺害,部下呂臣殺莊賈并把陳勝安葬于此。陳勝葬于芒碭山,《史記》、《漢書》、《水經注》都有明確的記載。
至于部下呂臣因何未使陳王“落葉歸根”或就地入土,而是辛苦跋涉將其葬于芒碭他鄉,其中緣由不得而知。但其安葬之處,卻正是漢興之地。冥冥之中歷史命運如此安排,玄機重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對封建宿命的拷問,無疑正是劉邦斷然掀開漢興帷幕的精神支撐和原始動能。在漢興血雨腥風的歷程中,陳勝雖然已是一丘黃土,但他始終昂揚在劉邦的胸臆之中。漢興,陳勝之功僅次高祖。
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隱王,按照王侯的規格為他重修墓冢,并派30戶丁役守護陳勝墓。隨著世事變遷陳勝墓曾一度荒蕪,但當地人一直都承認自己是守墓人后裔。1975年國家撥款重修,2005年陳勝園再次擴建。現在近5000平方米的陳勝園松柏成林,群山朝拜,陳勝墓冢前有中國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親書“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石碑一通,前來瞻仰者絡繹不絕。
芒山寺
芒山寺位于芒碭保安山南峰極頂。廟宇坐北朝南,屬仿明清建筑。
芒山寺最早為漢代梁孝王祠, 唐朝始建碧霞元君祠,因山東境內的泰山被稱為北泰山,保安山雖小,卻有南泰山之稱,所以時人習慣把碧霞元君祠稱為“泰山奶奶廟”,又名“泰山禪院”。
近代,泰山奶奶廟被拆除。 1992年冬,原籍為永城芒山鎮人的臺灣中道學苑主持真華長老回到故鄉,決定自己出資重建寺院,并重塑碧霞元君神像。2002年寺院建成,更名為芒山寺。新建寺院除供奉三仙奶奶外,還供奉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的金身。這種“道釋同廟”供奉方式令人稱奇,也極為罕見。
芒山寺現主持為寂明法師。寺院內雖然僧人不多,但皆以真華長老為楷模,每天嚴做功課,真心修行。芒山寺是豫東千百萬民眾心目中的佛門圣地,香火鼎盛。每逢初一、十五,來自蘇魯豫皖四省的善男信女便會蜂擁至此,上香擺供,禮佛祈福,往來信徒,一直絡繹不絕。
僖山景區
芒碭山地質公園僖山景區,位于芒碭群山的最東部,素有“中原日出第一山”之稱。占地面積14.5公頃,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珍貴的漢文化遺跡以及豐富的地質地貌資源。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距離高鐵永城北站僅1.5公里。
僖,樂也,從人喜聲,意為喜樂;根據光緒年間《永城縣志》記載,西周宋國第八代君主宋僖公葬于此地,因而得名“僖山”。現發現西漢梁國石崖墓兩處(西漢晚期梁王與王后的合葬墓)、東漢畫像石墓一處。其中梁王墓因出土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金縷玉衣”而聞名世界。
景區內宋公出行雕塑、宋僖臺演藝廣場、十二生肖園、僖山寺、僖緣榭地質環山棧道等各類景點星羅棋布;此外還設有高空蹦極、玻璃吊橋、游船等驚險刺激的體驗項目。
貴在歷史、美在天然、樂在僖山!
【歷史文化】
名稱由來
根據當地傳言,芒碭山古時水量豐沛,周邊為大澤,長期生存著大蛇,當地人稱大蛇為“蟒”,例如劉邦在芒碭山斬白蛇起義以及1980年代在漢墓群中發現兩條大蛇,這都是存在的著名史實或典故,所以芒碭山又叫“蟒山”或“蟒碭山”,由于“蟒”字不詳遂改稱“芒山”或“芒碭山”。
斬蛇起義
劉邦,秦末沛縣豐邑人。早年任沛縣泗水亭長時奉命押送一批勞工去驪山為秦始皇修筑陵墓,途中許多勞工趁機脫逃。劉邦暗想即使到達驪山,勞工也都逃光了,無法交差。于是在芒碭山澤前休息進食,晚上釋放所有的勞工說:“你們各自逃生去吧,我從此也逃亡去了。”勞工中有十幾位壯士見劉邦寬宏大度,豪爽義氣,便愿意追隨他。晚上,劉邦喝了不少酒,乘著酒興繼續趕路。月色蒼茫,小徑蜿蜒。在逃往芒碭山澤的小路上,走到前面的人忽然驚叫一聲,忙回頭向劉邦報告:“前面有一大蛇擋道,請繞道而行吧。”劉邦醉意朦朧,朗聲大笑道:“英雄豪氣,所向披靡,區區一蛇,安敢擋吾道路?”說話間,撥開眾人,仗劍前行,果見一巨蛇橫臥路中,搖頭擺尾。劉邦正欲用劍砍去,只見那白蛇道:“我乃貴為天子,焉游四海,誅秦平分天下。”劉邦不允,白蛇道:“你斬吧,你斬我頭,我亂你頭,你斬我尾,我亂你尾。”劉邦酒壯英雄膽,說:“我不斬你頭,也不斷你尾,讓你從中間一刀兩斷”。說吧一劍下去把白蛇斬為兩段,頓時蛇血噴濺,染紅了土地,這里長出的草還是紅的。白蛇化作一股青氣飄蕩空中,喊道:“劉邦還吾命來,劉邦還我吾命來。”劉邦道:“此處深山野林怎還你命,待到平地準還你命來。”劉邦貴為天子,金口玉言,后來王莽篡權殺了漢平帝,把四百年的漢室分成兩半。傳說王莽乃是白蛇投世,至此也算還了劉邦所許之愿。此是后話。
劉邦斬蛇之后,繼續前行,又行數里,酒勁上涌,醉臥道旁。
第二天早上,有人經過斬蛇之處,見一老嫗痛哭不已,問道:“你為什么痛哭?”老婦人道:“我兒子被人殺了。”行人問道:“是誰殺的?”老婦人道:“我兒子本是白帝子,在此化蛇擋道本是向赤帝子討封而來,卻被赤帝子殺了。”老婦人說完就不見蹤影。這人來到劉邦一群人跟前,把他所見到的講了一遍,劉邦聽后內心大喜,認為自己就是赤帝子,更加堅定了反秦起義的決心,沛縣弟子聽說后都愿意歸附他。劉邦先隱藏于芒碭山澤中,后又返回沛縣,殺了縣令,被擁立為沛公,扯旗造反。經過楚漢爭霸終于登上了帝王的寶座。
張飛寨
徐州之戰,劉、關、張戰敗失散,張飛逃到芒碭山。他聽說山上有座高祖廟,遂騎馬上山朝拜漢高祖,祈求劉邦在天之靈保佑他的后代劉備不死。走進山門,他見廟院內有一棵不到碗口粗的銀杏樹。于是他把那匹戰馬拴在樹上,邁開大步走進大殿。誰知那匹戰馬又渴又餓,看到青枝綠葉的小銀杏樹,一口把樹頭咬掉,津津有味地咀嚼起來。張飛面對劉邦塑像雙膝跪倒禱告一番之后走出大殿,來到院內,見自己的戰馬已把銀杏樹頭吃下大半,張飛又氣又急,拿起鞭子朝馬腚上“叭叭叭”狠狠打了幾下。那馬疼得直叫,咴咴的嘶鳴聲在芒碭山回蕩。后來,這棵銀杏樹從頭上又發出了三枝新芽,長成了如今的參天大樹。這就是“張飛的馬一口咬出了魏、蜀、吳三國”的傳說。
【門票信息】
游客憑票入園,一人一票。
通票:芒碭山旅游區六景點通票100元/人(包含漢梁王陵景區、劉邦斬蛇處、陳勝園景區、夫子山景區)。
點票:
漢梁王陵景區(包含梁孝王陵、梁孝王王后陵、梁共王陵)套票:60元/人。
劉邦斬蛇處:30元/人
陳勝園景區:15元/人
夫子山景區:15元/人
贈送景點:芒山寺(憑芒碭山旅游區六景點通票或者漢梁王陵景區通票可以直接參觀)
【交通指引】
芒碭山旅游區位于芒山鎮區,與G30連霍高速芒碭山站、S97濟祁高速永城北站毗鄰,距鄭徐高鐵永城北站僅4.5公里,并設有高鐵站至旅游區旅游專線。
機場線路
新鄭國際機場至鄭州東站乘坐高鐵至永城北站轉乘芒碭山旅游專線。
徐州觀音國際機場至徐州東站-乘坐高鐵至永城北站轉乘芒碭山旅游專線。
高鐵線路
乘坐高鐵至永城北站,旅游區距高鐵站僅3.5千米,并設有芒碭山旅游專線。
自駕線路
G30連霍高速至芒碭山站,德上高速至永城北站或轉G30連霍高速至芒碭山站下高速右轉1.5千米至芒碭山旅游區。
乘車線路
永城西城區中心汽車站有直達景區旅游專線,20分鐘一班;永城東城區汽車站有直達旅游專線以及高鐵快客。
【名優特產】
特產:芒碭山山杏、芒碭山酥梨、永城辣椒、永城棗干、小磨辣椒油、飄香辣椒醬、龍崗燒雞、水晶綠豆粉皮,純正農家紅薯粉條。
小吃:老湯五香鹵羊頭、薛湖牛肉水煎包、永城豆粥、潵湯、酂城糟魚、任湖香汁狗肉、農家野蘑菇燉雞、大塊紅燒羊肉、盧師傅月餅。
芒山鎮盛產:山杏、酥梨,芒碭山的老湯五香鹵羊頭遠近聞名,永城三寶:薛湖牛肉水煎包、永城豆粥、潵湯深受當地人民喜愛。
手工藝品:芒山石雕、芒山石硯、芒碭山泥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