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河區是平頂山市的三個城區之一,位于市區湛河以南,轄一鄉一鎮六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123.5平方公里,總人口24.5萬人。歷史文化悠久燦爛。沙王村出土的商周時代青銅編鐘,魚陵山戰國與漢代古墓群疊壓文化遺址,荊山村沙崗元代正三品昭勇大將軍馬禿塔兒賜葬地;曹鎮鄉宋寨村清代恩科舉人李綠園所著流傳海內外長篇小說>,折射出此方土地歷史文化意蘊的深厚。。
行政區劃
湛河區轄6個街道、1個鎮、1個鄉:
街道:馬莊街道、南環路街道、姚孟街道、九里山街道、輕工路街道、高陽路街道
鎮:北渡鎮
鄉:曹鎮鄉
歷史沿革
湛河區原名郊區,始建于1962年3月,是隨著百里煤田的開發和新興工業城市平頂山的發展而設置的。1994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更名為湛河區,成為以城帶鄉的新城區。
自然資源
湛河區自然資源豐富�,F已發現的礦產有煤、沙、石、粘土及石灰巖等;白龜山水庫坐落于轄區西部,水面10萬畝,庫容量6.5億立方米。區內大中型企業林立,全國三大坑口火力電站之一的姚電公司、全國三大高壓開關生產企業之一的平頂山天鷹集團等20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技術力量雄厚,對促進全區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輻射作用。
經濟發展
2004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16529萬元,比上年增長18.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823萬元,增長12%;第二產業增加值77104萬元,增長24%;第三產業增加值24602萬元,增長11.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584萬元,一般預算支出12389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43687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389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226元。
全年農業總產值完成25838萬元,增長13.1%。新發展高效農業面積233.33公頃,蔬菜面積達1233.33公頃,糧經比例為55:45。規模養殖業發展迅速,奶牛飼養總數達3000頭,初步形成龍頭企業帶基地、專業基地帶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新格局。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16427萬元,增長22.4%;實現利稅11316萬元,增長83.8%;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30.1,位居全市前列。堅持“工業興區,項目強區”的思想,新上百萬元以上項目60個,計劃總投資10.8億元,已完成投資4.1億元。姚孟粉煤灰煤矸石多孔燒結磚、興盛軋鋼等項目建成投產;升達造紙、天鷹華裕、成展混凝土有限公司等項目正在建設。完成姚電四期、平東電廠、第三人民醫院等征地、拆遷安置等項工作,確保了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加大新市場建設力度,新開工建設了沁園市場、華龍大廈、灣李農貿市場。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力度,引導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向農業產業化、城市建設、老村改造、社區服務、市場建設等行業拓展,涌現出亞興科工貿、常綠置業等一批優秀企業。全年全區新增非公有制企業41個、商戶803個,全區非公有制單位達5590個。
工業園區
平頂山市湛河區九里山工業園區位于南二環西段,湛河區李堂村北側,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自2005年6月份園區開工建設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九里山辦事處和李堂村兩委會的積極協調下,以“工業帶動,項目推動,促進區域經濟繁榮”為目的,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努力為園區企業創造優良的發展環境。很多客商紛沓而至,目前園區已初具規模。
九里山工業園區規劃占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依托九里山南坡荒山和采石場廢棄地填充后興建而成,目前已入住企業五家,五家正在洽談。園區項目全部建成后總投資超過3.2億元。截至目前園區項目建設進度順利,已完成投資4500萬元,其中:市成展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李大廚調料有限公司、市建功機械廠已投產,由深圳市德克特實業公司總投資4000萬元生產PZ系列混凝土噴射機為主的九州機械廠已完成投資2000萬元,由湖北襄樊驕子食品調料廠投資4000萬元興建的河南石人山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市最大的食品調料生產企業。由市榮源工貿公司投資1500萬元的彩印廠,已完成投資近300萬元。五家洽談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六月份之前工程將全部動工。預計園區項目建成后可實現營業收入億元,利稅6000萬元,安排職工1200人,將成為我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基礎設施
城區基礎設施齊全。平頂山火車站、長途汽車客運中心站位于轄區中心,連接京廣、焦枝干線的漯寶鐵路橫貫東西;許南、漯平洛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南陽、鄭州飛機場一南一北,為對外交往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坐落于轄區西部的大型綜合水利樞紐工程——白龜山水庫,庫容13億立方米,集防洪、工業、農業和生活用水等多項功能于一體;人行平頂山支行、建行平頂山支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平頂山分公司、平頂山電信綜合大樓等重點服務機構坐落轄區之內,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良好的服務;各類院校、第四人民醫院、星級賓館、住宅小區、湛河公園、平西湖等,可為求學、就醫、居住、旅游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社會事業
城市建設進一步加強。完成高陽路、平臨高速公路等征地拆遷的協調任務,保證了工程的順利進行。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活動,轄區面貌得到新的改善。落實就業和再就業政策,新增就業和再就業崗位7207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871人。做好“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工作,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做到了按時足額發放。抓好“兩基”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新建、改建學校7所,基本消除了D級危房。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區疾病防控體系和醫療救助體系不斷完善,完成了對既往有償供血人員的普查工作。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加大對違法違規排污企業的整治力度,有效改善了轄區環境。加強農村道路建設,全年投入資金331萬元,新建改建公路9條、15.75公里。
旅游景點
白龜山水庫景區: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中心市區西南約6公里處的白龜山水庫,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氣魄,取名"平西湖",是人們游憩覽勝之所。水庫始建于1958年,東西長15.5公里,南北寬4.2公里,占地近70平方公里,庫容量6.49億立方米。攔河壩長1.64公里,高23.6米,頂寬6米。散落在蕩漾碧波中的十幾座沙洲,星星點點,若隱若現,時沉時浮,閃現燦燦銀光,組成有名的白龜沙洲。北岸綠蔭叢中掩映著工人療養院,沿湖而建,各式建筑依山臨水,風格迥異,頗具水鄉風味。南岸的宋寨村,是清代文學家、《歧路燈》作者李綠園的故里。村旁的魚陵山上,有大小墓葬70余座,為戰國、西漢古墓群。水庫西北的滍陽(包括庫區部分)為古應國故城,城西門外的滍陽嶺,是西周應國貴族墓地。
湛河公園:位于市區中部湛河兩岸大堤之上,全長6公里,西至光明路橋,東至新華路橋,南北寬240寬80,占地總面積72(水面積24)。1984原防護林帶建成,是開放型的公園,游客可以自由出入游玩觀賞。湛河公園是平頂山市三大自然風景資源之一,園內利用水面,展開游水和劃船等水上活動,形成動區;岸堤為休息的靜區,有靜有動,發展成了水上公園。在這三公里河堤上矗著五座橋梁,把公園兩岸緊扣在一起;中興路與湛河又因地制宜,將公園分成四個游覽區,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園區,按四季景色布置,西端有沙灘浴場和彩虹橋,南側有河濱公園和園中之園“逢春苑”。每個小區均有自己的主景和特色,即:春園(湛河南岸,中興路西)、夏園(湛河南岸、中興路東)、秋園(湛河北岸,中興路西)、東園(湛河北岸,中興路東),園界以林帶相隔,按四季景觀布園,加上廳榭的合理點綴,已成為典雅古樸的樂園。開源路橋頭有江澤民同志親筆題詞的地質工作者紀念碑和大型雕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