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97免费公开在线视频,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鄭州市 | 開封市 | 洛陽市 | 平頂山市 | 安陽市 | 焦作市 | 鶴壁市 | 新鄉市 | 濮陽市 | 許昌市 | 漯河市 | 三門峽市 | 南陽市
   商丘市 | 信陽市 | 周口市 | 駐馬店市 | 濟源市
河南的相關信息
河南旅游投訴電話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河南最佳旅游時間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我們的先民們生活和創業的地方,歷史上先后有20多個朝代在這里建都。中國七大古都中,殷商古都安陽、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都位于河南境內,此外還有商丘、南陽、鄭州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遠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原人民就創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

河南旅游特別提醒
暫無。

河南娛樂指南
河南省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給人的印象往往是:中原古地古樸嚴謹,但殊不知在這里的娛樂項目也非常豐富。保齡球、夜總會、賽車場、臺球房、卡拉0k歌舞廳等活動場所應有盡有,而現代聲、光、電齊全的大型游樂場所也能在鄭州、洛陽等城市里找到。而在古跡瀏覽之余,到現代化的迪斯科廳、歌舞娛樂場去玩樂一下,也在河南成為可能。在眾多城市的娛樂活動中,河南省的消費還算比較合理,各種收費檔次的娛樂場所在大中城市內都能找到。
首頁 >> 河南 >> 商丘市 >> 柘城縣

  柘城縣位于河南省東部,商丘市西南部,東北與商丘市睢陽區交界,北距商丘市區50公里,西距鄭州市220公里。是“中國三櫻椒之鄉”、“炎帝朱襄氏故里”、生態魅力新城,總面積1048平方公里,轄13個鎮、8個鄉,494個行政村,總人口78萬人,先后榮獲全省產業集聚區建設十快縣、省級園林城、省級衛生城等榮譽稱號。

行政區劃

  柘城縣轄12個鎮、9個鄉:

  鎮:城關鎮、安平鎮、起臺鎮、慈圣鎮、胡襄鎮、遠襄鎮、陳青集鎮、李原鎮、梁莊鎮、申橋鎮、馬集鎮、崗王鎮

  鄉:皇集鄉、惠濟鄉、邵園鄉、張橋鄉、伯崗鄉、牛城鄉、老王集鄉、大仵鄉、洪恩鄉

歷史沿革

  古為朱襄氏邑。夏稱株野,商改稱秋地,屬豫州。春秋屬陳,戰國屬楚。秦置柘縣,屬陳郡。西漢屬淮陽國。東漢屬陳。三國屬魏,歸豫州部陳郡,明帝時改屬譙郡,晉泰始元年(265年)省。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名柘城縣,屬梁郡。唐貞觀元年(627年)析入寧陵、谷熟2縣。永諄元年(682年)復置,屬睢陽郡。五代初屬宣武軍,后屬歸德軍。宋初屬應天府,宣和六年(1124年)改屬拱州。金屬睢州。后省。元大德七年(1303年)復置,屬睢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省入寧陵縣,十年復置,仍屬睢州。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屬歸德府。清沿明制。1914年屬開封道。1927年廢道直屬河南省政府。1932年屬第二行政區,1946年廢區。1947年2月中共柘城縣委、柘城縣人民政府成立。1948年屬商丘專區。1958年屬開封專區。1961年復歸商丘專區。屬商丘地區至今。

自然地理

  柘城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3℃,年降水量為720.7毫米,無霜期217天。

  柘城盛產三櫻椒、棉花、煙葉、林木、優質小麥等農副產品,是著名的“中國三櫻椒之鄉”、“胡芹之鄉”、“中國金剛石微粉基地”,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河南省林業生態縣、河南省職業教育強縣。境內探明有大型優質煤田,存儲量超百億噸,是未來能源城市。全縣三櫻椒常年種植面積達30多萬畝,現已成為全國著名的辣椒生產加工集散地。探明儲量12.43億噸的特大型優質煤田,可持續開采100年以上,為一座新興能源城市的誕生提供了條件。

經濟建設

  2010年,柘城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04.9億元,是2005年的2.65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2億元,是2005年的3.24倍;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6.7億元,是2005年的5.75倍;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60.6億元,是2005年的6.55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億元,是2005年的2.32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08元,是2005年的2.9倍;農民人均純收入4363元,是2005年的2.13倍。主要經濟指標持續高速增長,增幅均居全市前列,實現了經濟發展的新跨越。

  柘城工業體系門類齊全,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板塊經濟各具特色,高新技術產業迅速起步。初步形成了皮革、面粉、食品、釀酒、醫藥、化工、造紙、軸承、木材、機械、建筑、鋁制品、金剛石微粉加工等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格局,建有三大工業園區和民營工業城。全縣金剛石微粉加工企業發展到140余家,年產量達3億克拉,占全國生產總量的75%以上,占出口總量的46%以上,是國內金剛石微粉加工生產重要基地和主要經銷市場。柘城基礎設施功能齊全,城市品位不斷提升。縣城改造治理氣勢磅礴,城東開發和北環路行政服務新區開發日新月異,城市綠化、美化、亮化、供水、供電、通信、商貿、餐飲服務、文化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精彩紛呈,北湖開發工程規模宏偉。縣城建成區面積擴大到7.2平方公里,城區人口發展到65000人,日供水能力達到25000噸。現代化的通訊網絡覆蓋城鄉,商貿市場一派繁榮,輻射周邊縣市中心商貿城區域優勢已初步顯現。一個功能齊全、整潔亮麗、文明和諧的現代新柘城,粲然亮麗在世人的面前。

  柘城縣產業集聚區位于縣城的西部和東北部,是省政府確定的全省180家省級重點產業集聚區之一,全區規劃面積14平方公里,為全省“十快”產業集聚區。為促進縣產業集聚區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能快則快的發展,按照“四集一轉”的總體要求,遵循“產城互動、產城一體”的原則,我們邀請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進行規劃論證,完成了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并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現了“三規合一”,無縫對接。目前,產業集聚區分東、西兩個核心區,建成區面積6.7平方公里,發展區和控制區面積7.3 平方公里。柘城縣產業集聚區以超硬材料、醫藥制品產業為主導產業,堅持二、三產業和物流融合發展,達到宜業宜居,實現產業發展、經濟繁榮。截至目前,通過政府投資、BT融資、招商引資、貸款融資等多種渠道累計投入資金24億元,完善了供排水、電力、通訊、綠化、亮化、天然氣等配套設施。修建了西核心區“五縱五橫”、東核心區“四縱二橫”路網。加快了容湖生態公園和千樹園建設,積極打造城市名片。累計投資13.2億元,建成標準化廠房111萬平方米。

交通運輸

  柘城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緊鄰京九鐵路與隴海鐵路的黃金十字架交會處,距連霍高速公路和310國道30公里,東距105國道、西距國道40公里。商周高速公路與淮亳高速公路貫穿縣境,并在境內設有兩個出入口。商周路、柘鹿路、柘睢路、柘寧路、柘太路、柘鄲路、S326等7條省道與縣、鄉、村三級公路網布全縣,聯通八方,人流物流暢通便捷。東北距京九鐵路、隴海鐵路、商丘軍民合用機場僅50公里,距高速公路僅30公里。境內公路34條,351.44公里,有溝通7個地區,31個縣市的10多余條客運線路。商周高速已建成通車。縣鄉有線光纜已鋪通。全縣程控電話總容量達到54800門,實現了國內國際長途電話直撥,圖文傳真。

縣城規劃

  縣城規劃區總面積28.3平方公里,主要道路有19條,建成了春水路.新建南北街.南環路.文廟南北街。中原大街.和平南北街為主的道路網絡系統。商糧大廈、金葉賓館、縣委招待所等集賓館、餐飲、美容 、娛樂于一體,各種配套服務設施齊全。柘城地勢平坦,氣候溫和,特產豐饒,景色宜人。惠濟河.廢黃河斜貫南北,渦河橫穿南區域,其它河渠網布全 境。耕地面積110萬畝,五谷俱全,六畜兼備。柘城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盛產小麥、玉米、三櫻椒、棉花、煙葉、花生、西瓜、大蒜、水果、黃牛、生豬、山羊及泡桐、楊樹等物產。清脆無渣的胡芹,不 翹不裂的泡桐,汁濃味醇的大蒜,香辣皮厚的三櫻椒,歷史名酒王貢酒、超低度綠色保健食品漢白明月酒,每年均有生豬、“三 櫻椒”、大蒜等產品遠銷國內外。柘城縣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縣、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國家生態建設試點縣,又是全國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縣、全國秸稈養牛示范縣、全國優質板山羊皮出口創匯縣。林業資源豐富,是全國平原綠化縣。省林業生產達標縣和泡桐生產基地縣,有“豫東泡桐之鄉”之譽。區內已形成以釀酒、化工、食品、中藥、造紙等為主體的工業生產體系;主要土特產有三膠(鹿膠、龜膠、阿膠)、柘絲等。工業生產具有一定規模。商糧集團、王貢酒廠、釀酒總廠、造紙廠、生物化學廠以及軸承廠、中藥廠等已成為龍頭企業。商糧系列酒、王貢系列酒、磷肥、生物農藥、瓦楞紙、鋁鍋、茄尼醇等產品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風景名勝

  北湖又名舊北湖、雙龍湖、榮湖,位于新縣城北側,是明朝嘉靖年間黃河決口,洪水沖灌城池,歷經湮沉而形成的自然湖泊。 

  北湖,歷史文化沉淀豐富,湖內有夏姬墓、瓷神臺、故城遺址、錦雞園、朱襄王廟舊址、柘溝春水、舊城墻等古跡,現在的北湖兼容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歷史悠久,風光秀美,現有水面106萬平方米,自然草叢綠地200畝,湖邊綠柳環繞,湖面一望無際,湖水清澈見底,湖中蘆葦茂盛,是一處絕佳的旅游勝地。湖內有人工開發的養魚場、荷塘、自然草層綠地。夏秋季節是釣、劃船、觀賞荷花的好去處,湖內有大片的野生蘆葦蕩,夏冬季節,大小天鵝、丹頂鶴、灰鶴、鴛鴦、野鴨等許多候鳥來此棲息,夏秋時日魚鷹、白鷺時常出現。北湖風光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清代邑人對北湖有詩: 

  柘北湖作為商丘市少有的內陸城湖,不僅面積大,保存完好,而且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柘城縣北湖生態公園計劃總投資10.8億元,開發面積1.76平方公里,規劃建設主題公園、景觀旅游、時尚休閑、民俗文化、精品商務、生態居住六大功能區。第一期工程是湖區拆遷及湖區道路、土方、挖掘、橋梁、供排水、綠化、通訊、照明等基礎設施建設;第二期工程是園林景點建設:包括人民廣場、湖心島、三亭拱橋、兒童樂園、音樂噴泉、北湖寶塔等八個園區景點。

歷史文化

  柘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柘城一名始于戰國,屬楚國。據《太平寰宇記》:“邑有柘溝,以此名縣。”柘溝應是以當地廣泛生長柘樹為名。上古之時,炎帝朱襄氏部族曾在此定居并建都。夏稱“株野”,商名“秋地”,秦時筑城設縣,以邑有柘溝環流、兩岸柘樹叢生而得名“柘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定名為“柘城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縣治歷史。現存古文化遺址234處,申橋鎮李莊遺址2007年被命名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著名的春秋宋楚泓水大戰曾發生于此,解放戰爭淮海戰役曾在柘城設立總前委指揮部。

  柘城人杰地靈,俊杰輩出。“政治為天下最”的三國曹魏重臣梁習;元代大臣詩人陳思濟;橫掃官軍、威震京師的明代農民起義領袖師尚詔;勤政為民的知縣王培;學有大成、術有專攻的清初布衣科學家李廷基;數學大家杜知耕;政績顯著、朝野稱頌的一代名臣李元振;誓死御侮、血沃中華的抗日民族英雄鄭廷珍;中國金融理論家(前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董事長)尚明;福州空軍高炮司令部原參謀長王荊耀;國家監察部副部長左連璧;國體育工作者的榜樣張非垢;商丘市首任市長王飛肖;現代學者王松茂;當代著名易學家、風水大師邵國軒;馳騁體壇、為國爭光的“世界女籃巨人”鄭海霞;德藝雙馨、名揚梨園的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牛淑賢等,都為柘城的文明發展史增添了無限的光榮與驕傲。

文物古跡

  中華第一鞋:4顆7000年前的犀牛牙化石堪為珍奇,孟莊殷商文化遺址出土的草鞋底被考古界譽為‘中華第一鞋’。

  李莊遺址:又叫“山臺寺遺址”,位于柘城縣申橋鎮李莊村,因其基址上過去有座山臺寺而得名。李莊遺址以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存為主,同時又含有較多的岳石文化遺存。龍山文化距今為4200年至4500年,此時農業生產已占相當比重,耜耕和以石器磨制、輪制陶器為代表的手工業生產技術已有較高水平,家畜飼養有了顯著發展,陶器種類眾多,形態多樣,造型美觀,飾紋纖細。2006年被國務院正式批準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朱襄陵:即炎帝陵,朱襄氏,炎帝的別號。炎帝在位70年,逝后被遷回作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商丘安葬,現柘城縣東十里的朱襄陵,即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孟莊遺址:位于柘城縣崗王鎮孟莊村北側,又叫“心悶寺”遺址。

  史堌堆遺:址位于老王集鄉史堌堆村,是一處商代文化遺存。

  胡廟墓群:位于申橋鎮胡廟村,是西漢和東漢時期的墓葬集中地。

  楊莊墓群:位于胡襄鎮楊莊村,是西漢時期的墓地。

  邵園漢墓:位于西郊邵園村。該墓為拱頂式磚券多室夫妻合葬墓。墓向東,兩主室并列,且有甬道兩個、耳室四個,成“井”字形。

  大棘之戰:公元前607年,鄭國和楚國結盟之后為了爭奪中原霸權,同宋國在大棘(今安平鎮西南)展開一場著名的戰爭。這場戰爭的舊址,即在今大毛村一帶。此地靠近渦河,地勢低洼,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該區域內有戰國墓群、楚太子墓和伍員(伍子胥)釣魚臺遺址。

  泓水之戰:公元前643年(周襄王九年),春秋時代第一位霸主齊桓公逝世后,齊國因君位繼承而引發內亂。次年,宋襄公出兵協助齊孝公取得君位。同時,楚成王借齊國中衰、中原無霸的機會將勢力滲入中原地區。宋襄公不顧宋國國力尚弱,希望能以宋國的公爵地位壓制各諸侯國,與楚國爭奪中原霸主的位置。

  孔子困匡處:位于惠濟鄉小吳村。孔子困匡,是春秋時期發生在柘城(時稱株野)的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

  子路問津處:位于胡襄鎮劉戶村。子路問津的故事發生在是春秋時期(公元前492年)。據載,孔子率弟子門人周游列國,從宋國(今商丘)去鄭國(今新鄭)途徑柘城時,在劉家溝被河流所阻后,所發生的事。

  大毛戰國墓群:位于柘城南20公里大毛村北,為一高臺地,高出地表約5米,面積為4萬余平方米。1975年在此發掘了15座墓葬,其中戰國墓12座,西漢墓2座,東漢墓1座。屬西漢早期文化。

  伯崗霸臺煙柳:霸臺是漢初楚霸王項羽為觀演兵馬所筑。楚、漢相距離于圓陵,項羽駐軍于霸崗。位于伯崗街區。

  老君堂遺址:位于遠襄鎮老君堂村,是新石器時代至漢代的文化遺存。

  師家墳遺址:位于遠襄鎮南街村,現為一南北長50米、東西寬40米的大坑。明朝農民起義軍領袖師尚詔起義失敗后,其族人被官軍押至遠襄集南門外集體砍殺。

  玉皇廟遺址:位于惠濟鄉尚寨村,遺址上所建玉皇廟,是祭祀玉皇大帝的宗教活動場所,同時也是一處集佛教、道教于一體的在豫東規模較大、供奉佛像、神像較多的廟宇之一。玉皇廟遺址早在唐朝以前即為宗教祭祀場所。

  灣蠶姑廟:為明代建筑,是一處祭祀軒轅黃帝之妻嫘祖的廟宇。嫘祖又稱蠶姑、先蠶、蠶神,被譽為中華圣母。柘城自古以植桑養蠶,盛產柘絲而聞名。

  陳思濟墓:位于慈圣鎮虎陳村,是元代正議大夫、吏部尚書陳思濟的墳墓。墓前有碑亭一座,墓側有其子,元代監察御史陳誠之墓。

  李子金墓:是清代康熙年間布衣數學家李子金的歸葬處,位于皇集鄉羅里村。

  胡襄山陜會館:是清代中葉建筑,位于胡襄鎮胡襄村。歷史上山西、陜西等地商人在河南從事商貿活動,進行停留、住宿的場所。

  王居信舊居:位于老王集鄉扳曾口村,是清末青幫首領王居信出生與生活的地方。

  代口戰役舊址:位于惠濟鄉代口村。代口戰役是解放前夕中共柘寧商支隊與國民黨新五軍在代口村展開的一場戰斗。

  遠襄晴嵐:遠襄鎮,為遠襄鎮人民政府駐地。西周伯封舜之后裔遠襄王于此,故得村名。遠襄王酷愛奇花異草,他前后庭院廣植花木。每當雨后天晴之時,百花斗艷,芳香四溢,王即邀朋請友,來此賞花,故得其名。

  古柘桑樹:是柘城縣的一株高齡珍稀樹種,位于老王集鄉扳曾口村。相傳栽植于宋仁宗年間,距今約900余年,該樹雖樹齡較大,但至今仍然枝葉茂盛,生機勃勃。

  吳起臺:戰國時期魏國名將吳起在伐齊戰爭中的忠孝之舉,將自己的名字刻在石臺上,石臺亦用作點將。

地方特產

  煸炒雞:產于柘城縣安平鎮。煸炒雞是當地傳統的地方名吃,為安平鎮丁家所祖傳,至今有百余年的歷史。采用質優、鮮活的本地家養小雞,加上草果、肉扣、八角、丁香、蘋果、辣椒等二十余種調味品。用當地芝麻油和自制天然醬,使用地鍋通過炒、煸、燉、燜鍋等環節,精心烹制而成,湯濃、味香,風味獨特,鮮嫩可口,麻辣清香。煸炒雞2000年被商丘市政府評為名優名吃。如今,丁家煸炒雞在安平鎮和縣城均開設有飯館,每天食客絡繹不絕。

  雞爪麻花:安平鎮特產“雞爪麻花”,具有落地即碎、香而不膩,清香純正,入口酥脆,久放色香味不變之特點,因其形似雞爪,故而得名,是豫東名產,被評為1990年度風味小吃。雞爪麻花因其形似雞爪而得名,是縣城西南三十五里安平集的名品。成品嫩黃,油然透亮,香脆酥焦,風味獨奇。老人食之不硌牙,哺喂幼嬰可代乳,病人吃了生津開胃。這種麻花,能久放而其質地不變,盛于塑料袋,能放半月仍然酥脆如故。即使浸泡在開水里十幾分鐘,其焦香不減,依如新出。雞爪麻花的來歷據傳有王姓者祖輩以此為業。

  酥制培乳:是河南柘城縣的傳統名產。1980年在武漢召開的全國豆制品評比會上,被評為全國第二名,產品主銷京、津、廣州和新疆、內蒙古等地,頗受群眾歡迎。原料配方(1000塊):大豆32千克鹽 7.5千克醬面 12.5千克元茴面 100克熟鹽水 7.5千克酒 0.25千克面醬 2.5千克。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