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常德市 >> 鄉鎮介紹 >> 朱家鋪鎮 |
![]() |
朱家鋪鎮 |
朱家鋪鎮位于漢壽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8公里。東連巖嘴鄉,南鄰豐家鋪鄉,西鄰滄水與鼎城區錢家坪、謝家鋪鎮相望,北抵毛家灘鄉。積雨面積80.94平方公里。總人口23584人。轄22個村(居)民委員會,215個村(居)民小組。碾米業為主要特色產業。待開發資源石洞石煤礦。該鎮經濟到2007年年底,全鎮GDP完成 1.95億元。 朱家鋪鎮積雨面積80.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7萬畝,林地面積6.3萬畝。總人口23584人,6421戶,其中農業人口19787人。轄朱家鋪鎮、鳳凰村、馬家、羅坪、石洞、五寶、西田灣、回龍庵、白合、金雞、林場、仙芝橋、赤金、三祝庵、石馬、鐵關、福壽、江東、王家沖、高巷、斷堤、將軍22個村(居)民委員會,215個村(居)民小組。 歷史沿革 解放時,朱家鋪鎮屬龍靈鄉,隸屬第二區,1950年8月,為區人民政府所在地,1956年撤區并鄉,建立朱家鋪鄉。1958年10月,朱家鋪、豐家鋪、東岳廟、江東市鄉合并,成立朱家鋪人民公社。1961年4月,析出豐家鋪、東岳廟。1984年恢復鄉建制,復名朱家鋪鄉,1993年11月成立朱家鋪鎮人民政府。 經濟發展 到2007年年底,全鎮GDP完成 1.9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總產值5900萬元,第二產業總產值9500萬元,第三產業總值4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03元,信用社存款達2800多萬元,勞務輸入收入5300萬元。各項經濟指標不斷增長,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朱家鋪鎮地處平崗低山丘陵區。東南地勢較高,西北地勢平緩。山地面積占80%。農業以傳統的水稻種植為主,2002年,鎮黨委政府與金健、廣季等大型米業公司簽訂合同,建立優質稻種植基地,年均推廣優質稻種植1.5萬畝,年均為民均收近300萬元。 2005年成立朱家鋪鎮優質稻種植協會,漢壽縣花卉苗木協會在鎮掛牌成立,楊旗花木場老板王立初任會長。發展花卉苗木種植面積6500多畝,百畝以上的大戶17戶,年銷售額過千萬元。近幾年來,全鎮共計造林4000多畝。今年,鎮政府積極向爭取已獲得批準,在該鎮設立漢壽縣江東庫區循環高效農業科技園區,建設資金達2500萬余元,在江東庫區設立核心區l萬畝(即庫區水面5000畝、丘崗坡地4000畝、耕地與園地1000、畝),在核心區周邊的朱家鋪鎮建立示范區5萬畝,在示范區周邊建立30萬畝輻射區,帶動漢壽丘陵地區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 基礎設施 解放時,境內山路崎嶇。50年代未,全鎮人民奮戰三晝夜,修筑朱(家鋪)-牛(路灘)公路,長8.5公里,與國道319線相接。60-70年代,修筑朱東豐公路,連通桃江的三堂街,修筑五寶公路,直通鼎城錢家坪。1991年興建滄水橋,2004年修通熊家灘久遠橋,連接鼎城區各鄉鎮。2003-2004年,投入資金15萬元對鎮內主干道和通村公路進行了拓寬平整,路基加固等工作,鎮域內公路四通八達,極為方便。2007年,鎮黨委政府在積極爭取國家通村公路資金300余萬元,同時號召全鎮群眾踴躍捐款200余萬元,高標準地硬化了朱——赤公路,從而解決了赤金、將軍等十一個村的行路難的問題。投資近80萬的赤金——黃土店的金城堡大橋的施工前期工作正在緊張準備當中。 2002年,朱家鋪鎮聯校、初中部、中心小學合并,成立朱家鋪鎮中心學校,全鎮共有教師144名,鎮內設村小4 所,在校學生2261人,學生入學率、鞏固率100%。2004年投入資金106萬元,新建了學生食堂、宿舍和教師辦公樓,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師資辦量不斷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今年,鎮政府投資近50萬元,修建鎮政府辦公房,徹底改變干部職工的辦公環境。 1994年,建朱家鋪鎮電視差轉臺,有線電視覆蓋9個村1400多戶,覆蓋率達43%,2003年常德市農村小片網建設現場會在該鎮勝利召開。2005年開通數字電視,用戶達800多戶。1974年投資27萬元,興修影劇院,創辦萬冊圖書館。歷史悠久的五寶仙山古剎投資近200萬元得以修復,各路香客及參觀旅游者絡繹不絕,為該鎮旅游事業增添了新的活力。 2002年,鎮衛生院改制撤銷,2005年,對鎮原衛生院進行整修翻新,成立朱家鋪鎮中心衛生院,設病床25張。2005年底,全鎮一個衛生院,22個村衛生保健室,30個個體診所,醫護、保健人員81人。 2001年集鎮新建斗金小區,新增住戶107戶,新增居民617人,硬化集鎮路面2公里,新修下水道1020米,2004年,新建日供水200噸的自來水廠一個,新建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集貿市場,集鎮面積由原來的1.1平方公里擴大到2.3平方公里。2003年、2004、2005、2007連續四年獲得縣政府小城鎮建設表彰。 自然資源 據初步探明,石洞石煤礦,頂部含10~60米厚石煤一層,平均厚度20米左右,發熱量為1097~1861千卡/千克,儲藏量300萬噸。2003年,始開采石洞石煤礦,日開采量達300噸。仙芝橋的鐵、石馬村的石灰石灰石均有一定儲藏量。 特色產業 漢壽縣德穗大米加工廠位于朱家鋪回龍庵村,公司主要經營糧食加工、銷售;民用建材、化肥零售。 隨著碾米業的飛速發展,漢壽縣德穗大米加工廠也不斷推陳出新,本著質量第一的原則和不斷追求的精神以及客戶至上、精誠合作的宗旨,真誠地希望能與各界朋友交流合作、共同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