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常德市 >> 鄉鎮介紹 >> 望城鄉 |
![]() |
望城鄉 |
望城鄉緊靠臨澧縣城東南,東抵柏枝鄉、烽火鄉,南鄰四新崗鎮,西接陳二鄉、佘市鎮,北靠城關鎮、楊板鄉,總面積52.64平方公里,地貌以微丘、平原為主。全鄉有土地總面積41027畝,其中水田26228畝,旱地682畝,山林10713畝,水面2304畝。鄉政府座落在離縣城南0.5公里處的207國道線一側。 歷史沿革 解放前,望城鄉隸屬將軍、王化兩鄉。解放后建立區鄉政權,先為第三區,后為七區。 1955年定名為清水堰區,區政府設在佛踏寺(今望城中學)。 1958年成立前鋒人民公社,社址設在佛踏寺。 1959年更名為望城人民公社。 1960年社址遷往臨澧大橋南端。 1984年2月更名為望城鄉。 1986年該鄉清水村、九姊村、農豐村、寒溪村劃為城關鎮管轄。 2004年3月該鄉文塘村、望城村劃為安福鎮管轄。現在,全鄉共有徐家坪、同歡、石柏、永安、楊崗、大興、鳴鑼、宋玉、楚城、桂花、臨安、余豐、看花13個行政村,237個村民小組,5181個農戶,總人口16247人。 社會事業 該鄉著力于產業調整,農業經濟煥發活力。積極穩妥地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楊樹、果蔬、畜禽為主導的三大特色產業初步形成,2003年榮獲全縣“農業結構調整”標桿鄉鎮稱號。我們利用溝巷路邊、荒坡高磅地發展楊樹近2萬畝,僅土地租金一項每年就為農民創收160多萬元。我們發揮城郊區位優勢,建成了以同歡、大興、楊崗等3村為主的千畝蔬菜基地,發揮政策優勢,發展了以臨安、看花、余豐等村為主的千畝雜柑基地。我們挖掘畜禽產業傳統優勢,大力培植養殖大戶,全鄉已有養殖大戶35個,尤其是劉湘玉的萬頭養豬場是全市規范化養殖水平最高的養殖場之一,去年獲純利300多萬元,連續三年被縣委授予“經濟大戶”榮譽稱號。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村經紀人隊伍不斷壯大。積極組織引導勞動力轉移就業,五年共轉移勞動力25300多人次,勞務收入達6200多萬元。勞務經濟成為我鄉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