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仙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中部,北瞻衡岳,南恃五嶺,東界羅霄,是郴州市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心。蘇仙區前身為原郴縣,自秦置郴縣,歷經了2200多年的滄桑。縣城先后為郡、州、路、府、區治,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斗轉星移,歲月如歌,1994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郴縣設立蘇仙區,從此翻開蘇仙歷史的新篇章。
行政區劃
蘇仙區轄2個街道、8個鎮、9個鄉:蘇仙嶺街道、南塔街道、橋口鎮、白露塘鎮、良田鎮、棲鳳渡鎮、坳上鎮、許家洞鎮、白鹿洞鎮、五里牌鎮、崗腳鄉、廖王坪鄉、馬頭嶺鄉、荷葉坪鄉、塘溪鄉、太平鄉、鄧家塘鄉、廖家灣鄉、大奎上鄉。
歷史沿革
蘇仙區以轄原郴州市的蘇仙而得名。“蘇仙”一詞由西漢文帝時,郴人蘇耽在牛脾山修道成仙,故將牛脾山改名蘇仙嶺。秦末始見郴縣名,漢初即有蘇仙嶺。蘇仙與郴縣幾乎同時。至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縣城先后為郡、州、區、路、府、區治,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斗轉星移,歲月如歌,1994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郴縣設蘇仙區。
自然地理
蘇仙區位于湖南省南部郴州市中部,北瞻衡岳,南恃五嶺,東界羅霄。坐標位于東經12°41′,北緯25°25′。 地形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傾斜。
蘇仙區地形以丘陵為主。主要有王仙嶺,蘇仙嶺,五蓋山,飛天山等山脈丘陵。 王仙嶺,坐落在郴洲市蘇仙區境內。其地形呈峰谷狀,由低山、中低山、中山三層次組成。海拔高度在300-1000米之間。
蘇仙區位于湘江支流耒水上游,南嶺山脈北麓,處郴州市中心。蘇仙區共有上型號水庫48座,蘇仙區決定用三年時間對全區上型號水庫進行集中整治,抓好深塘、陡源沖等10座小Ⅱ型病險水庫治理,著力構筑水資源安全體系。
蘇仙區柳泉、石面坦、大頭垅、高峰四大灌區干渠總長160公里,總灌溉面積10余萬畝,2006年蘇仙區人飲解困工程總投資70.3萬元,共興建11處,其中集中供水工程1處,分散供水工程10處,共惠及7個鄉鎮,13個行政村,13個自然村,705戶,使3329人結束了無干凈水喝的歷史。
東河系耒水一級支流,也是蘇仙區境內主要河流。
氣候環境
蘇仙區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歷年平均氣溫為17.8℃,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469.8毫米。蘇仙區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是享譽世界的“有色金屬之鄉”。現已探明的有色金屬有7類50多個品種,已探明的礦床18處,其中特大型4處。區內的柿竹園有色金屬礦被國際地質界譽為“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有礦物140多種,鉛、鋅、錫、鎢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其中鎢儲量居全國第一位。
蘇仙區境內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是湘南有名的魚米之鄉和富裕之地,不僅盛產稻谷、茶葉、水果、茶油、烤煙、竹木,還十分適宜于發展畜、牧、水產養殖業。
資源豐富
蘇仙區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是享譽世界的“有色金屬之鄉”。現已探明的有色金屬有7類50多個品種,已探明的礦床18處,其中特大型4處。區內的柿竹園有色金屬礦被國際地質界譽為“世界有色金屬博物館”,有礦物140多種,鉛、鋅、錫、鎢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其中鎢儲量居全國第一位。蘇仙區境內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是湘南有名的魚米之鄉和富裕之地,不僅盛產稻谷、茶葉、水果、茶油、烤煙、竹木,還十分適宜于發展畜、牧、水產養殖業。全區現有耕地19688.88公頃,水面3648.7公頃,森林9258.88公頃,可供開發的丘崗山地99559公頃。2000多種動植物中,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25種,珍稀植物12種。蘇仙區是水電能源基地,境內有可供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331處,12.7萬千瓦,至2001年,全區共興建中小型電站46處,總裝機容量達6.345萬千瓦,年發電量2.4億千瓦時,是全國一百個電氣化縣(區)之一。
經濟概況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3億元,同比增長9.9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5億元,增長10%;第二產業增加值51.38億元,增長7.9 %;第三產業增加值32.42億元,增長12.8 %。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業增加值6.5億元,增長7.1%;批發零售業增加值6.02億元,增長15.8%;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55億元,增長5.9%;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1.69億元,下降5.9%;其他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3.82億元,增長19.2%。
蘇仙區著力創造優越的經營環境、穩定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政策環境,使民營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正呈生機勃勃之勢。目前,全區共有民營經濟10336家,年產值過500萬元的企業37家,年產值過千萬元的企業15家。民營企業擁有的固定資產達5.29億元。2002年全區民營經濟實現總產值27.9億元,同比增長17.1%;上交稅金6787萬元,同比增長15%;占財政總收入的40%,安排轉移剩余勞動力9.5萬人,占社會就業人數的48.3%。2003年1—4月,全區完成民營經濟總產值11.23億元,同比增長13.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56萬元,同比增長40%;上交稅金2188萬元,同比增長20.5%。民營經濟已成為蘇仙區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蘇仙區立足建設城郊農業,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不斷加快農業調整步伐,加強農業重點項目建設,努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一是加強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形成了奶牛養殖、竹木制品、麻竹筍、黑山羊、雜交野豬等品牌。總投資1500萬元的郴州牛牛乳業有限公司已引進奶牛100頭,發展黑山羊養殖大戶430戶,雜交野豬產業化項目計劃投資4608萬元,年出欄雜交野豬5萬頭。二是農產品基地不斷壯大。重點發展了麻竹筍、苗木花卉、蔬菜及特種水產品的種養殖。著力建立三個“萬畝產業基地”,即3萬畝麻竹筍、3.5萬畝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和5.6萬畝優質稻基地;四個“特色種植基地”,即以橋口白溪為中心的苗木花卉、白鹿洞長沖鋪葡萄基地、橋口草皮、大奎上反季節蔬菜基地。三是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組建了郴州海華竹藝制品公司、郴州凌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牛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三個農產品加工企業。其中投資1500萬元的郴州海華竹藝制品公司可年加工楠竹70萬根,帶動全區竹農1500多戶和10萬畝楠竹生產。投資1200萬元的凌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了年加工6萬畝麻竹筍產品。
旅游資源
蘇仙區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是華南著名的風景勝地,有國家級地質公園飛天山、“天下第十八福地”蘇仙嶺、我國南方唯一對外開放的國際狩獵場五蓋山、休閑療養勝地天堂溫泉、“湘南翠屏”王仙嶺生態公園、清新怡人的龍潭湖度假山莊等,秀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景觀相互交融,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樂不思歸。
蘇仙區人杰地靈,風景綺麗,是一顆璀璨的旅游明珠,自古享有“山川之秀甲湘南”的美譽。有以紅山綠水、秀峰險寨、奇石怪洞、絕壁懸棺、古佛古寺為特色的全國面積最大丹霞地貌區飛天山風景區和飛天山國家地質公園;有山水秀麗、萬木蔥蘢,白鹿洞、三絕碑、蘇仙觀、屈將室等人文景觀爭相輝映的“天下第十八福地”蘇仙嶺;有集奇、險、秀、美、幽、曠于一體,水上樂園、寺廟香火爭相點綴的“湘南翠屏”王仙嶺;有云遮霧繞、山高林秀、百獸自樂,集狩獵、休閑度假、避暑、森林旅游于一體的五蓋山國際狩獵場和五蓋山國家森林公園;還有宏觀壯美的高峰水庫風景區,清新怡人的龍潭湖度假山莊,得天獨厚的天堂溫泉……秀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景觀相互交融,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樂不思歸。
風土人情
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郴州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藝術。至今仍廣為流傳的戲劇有:昆劇、祁劇、京劇、越劇、花鼓戲、花燈戲、皮影戲及雜技等。其中尤以昆曲最負盛名,擁有全國六大昆劇院團之一的湖南省昆劇團。
昆劇,又名昆曲,以其樸實高雅的藝術風格,被周恩來同志譽為“百花園中的蘭花”,2001年5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昆曲于明朝萬歷年間傳入郴州,在充分吸收本地戲曲、地方語言和民情風俗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湖南昆劇。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湘昆劇團得以發展壯大,被國家文化部確立為全國專業昆劇保護院團之一。曾經六次赴北京、二次進中南海作匯報演出,并作為中國昆劇藝術代表團的成員,赴香港、臺灣演出。該團演出的《瘋秀才斷案》曾由中國中央新聞電影制片廠攝制為電影,在全國發行上映。蕭克將軍曾賦詩一首盛贊湘昆:“昆曲蘭花艷,湘昆別一枝,幾經嚴霜后,亭亭發英姿。”
郴州現有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3人(湖南全省共7人),分別是湖南昆劇團演員張富光、傅藝萍,郴州歌舞團演員郭衛民。羅艷、傅藝萍、伍少娟、周恒輝、周福祥、唐飛、張小明等先后獲得湖南省戲劇表演“芙蓉獎”。有570首民歌入編《湖南民間歌曲集》,135首民樂曲入編《湖南民間器樂集》。昆曲《蘇仙傳奇》、《霧失樓臺》、《荊釵記》,歌劇《公寓·13》、《無手的軍禮》等分別在全國、全省獲獎。
蘇仙區行政區劃一覽
蘇仙嶺街道 轄:蘇園路、立交橋、高山背、白鹿洞、龍船頭、鰲頭灣、六角亭、楊家坪、南嶺山莊、飛虹路、陳家灣、解放里、勝利里、四普莊、蘇仙北路、蘇仙嶺16個社區居委會。
南塔街道 轄:南街、北街、八一路、龍骨井、東街、扎上街、裕后街、曹家坪8個社區居委會。
橋口鎮 轄:橋口、市農科所、市農校、市橋口氮肥廠、區農科所、區園藝場6個居委會;黃泥灘、瓦窯坪、清江、雅江、小禾塘、高椅嶺、橋口、石河、排塘、寶安嶺、白溪、下渡、幸福、高家塘、龍灣15個村委會。
白露塘鎮 轄:白露塘、神合堂、柿竹園、市紅旗造紙廠、區苗圃、柿竹園畜牧場、區農墾場7個居委會;湘南學院社區居委會;秧溪、雅市、金田、仙溪沖、塘灣、竹園、香山坪、坪田、板橋、珠江橋、上白水、下白水、觀山洞、白露塘、柿竹園、東波16個村委會。
良田鎮 轄:良田、鐵修汽配廠2個居委會;向陽、百丈、橋頭、麥田、枧石塘、良田、鋪下、陳家灣、塘了坪、堆上、高雅嶺、井沖、二渡水、大蝦尾、魯塘嶺15個村委會。
棲鳳渡鎮 轄:棲鳳渡、火車站、街洞煤礦、湘勘五隊、棲鳳渡煤礦、區農藥廠6個居委會;楓塘、南香、瓦灶、棲鳳渡、太陽坌、畔沖、新莊、大丘鋪、楓樹下、莊門10個村委會。
坳上鎮 轄:坳上、高峰、瑪瑙山3個居委會;黃泥坳、走馬嶺、田家灣、東市、水頭、水塘、新豐、大開灣、蘇木頭、青龍首、牛坪、水龍、坳上、沙江14個村委會。
許家洞鎮 轄:許家洞、茅塘、許家洞煤礦3個居委會;焦沖、何家、袁家、黃草、清泉、天堂、聯盟、許家洞8個村委會。
白鹿洞鎮 轄:白鹿洞居委會;龍門池、白鹿洞、鎖石橋、四普莊、南塔嶺、卜里坪、官莊坪、長沖鋪8個村委會。
五里牌鎮 轄:五里牌、7429工廠2個居委會;紅五星、張家沖、鰲頭嶺、牛形坳、灣門前、柘源、舒源、街洞、羅家、洞尾、秧塘11個村委會。
崗腳鄉 轄:崗腳居委會;崗腳、河頭、灣塘、云鳳、樊家、南樓、香草坪7個村委會。
廖王坪鄉 轄:廖王坪居委會;正源、涼源、思田、草田鋪、朱家灣、廖王坪、余家、三塘下8個村委會。
馬頭嶺鄉 轄:馬頭嶺居委會;馬頭嶺、荷葉塘、七洲、株梓塘、鐘家、太和、板子樓7個村委會。
荷葉坪鄉 轄:荷葉坪居委會;洪塘、董家、海棠、板屋、長青、大禾、荷葉坪、高沖、蘭王廟9個村委會。
塘溪鄉 轄:塘溪居委會;珠堆、麻田、石虎鋪、長沖、高坪、塘溪、和平、山河、橫龍、小溪、五馬龍、龍潭12個村委會。
太平鄉 轄:太平居委會;新塘、洞庭湖、界牌、太平、碧沖、聯星6個村委會。
鄧家塘鄉 轄:鄧家塘居委會;鄧家塘、兩灣洞、江南、南水界、太平頭、肖家山6個村委會。
廖家灣鄉 轄:廖家灣居委會;廖家灣、扶塘、黃家灣、下洞、上洞、菜嶺、東邊嶺、魚網、大竹山、吳溪10個村委會。
大奎上鄉 轄:大奎上居委會;小坌、栗木水、三口洞、鐵甲坪、上埂、大奎上、太坪頭、涼傘坪8個村委會。
郴州市有色工業科技園管委會 轄:有色工業科技園居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