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郴州市 >> 鄉鎮介紹 >> 波水鄉 |
![]() |
波水鄉 |
波水鄉,原稱大波水,位于資興市境東北部,毗鄰皮石鄉、州門司鎮、何家山鄉、坪石鄉、團結鄉、永興縣的大布江鄉、千沖鄉。全鄉總面積86平方公里。2007年全鄉轄13個村,123個村民小組,3290戶,總人口12222人,其中農業人口10853人。波水鄉政府所在地位于波水村波市組,政府現有在職在編干部職工32余人。 行政區劃 轄:楓樹、仁峰、十里、七寶、大灣、坪木、三樂、青華、下坪、中坪、上坪、蘇家洞、波水13個村委會。 物產概況 波水物產豐富,人杰地靈。境內已探明的金屬、非金屬礦產有硅石、花崗巖等礦藏資源,近年來,在永樂河中的黃臘石得到愛石品石者的青睞,正在立項開發當中。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水稻、生姜、香芋、油茶、山蒼子、木材等。 氣候地貌 波水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地貌以山地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平均海拔650米,最高點七寶山1361米。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在16.5 ℃左右。 經濟發展 近幾年來,波水開放開發步伐明顯加快,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一年一個臺階,全鄉呈現出安定、繁榮、進步的良好局面。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業基礎地位夯實。一是積極發展以生姜、香芋、油茶林等為主的傳統特色農業。以十里、七寶、仁峰、波水、大灣等村為主的生姜、香芋、油茶林種植基地,種植面積已達數萬畝, 年產值達上千萬元,并于2002年成立了生姜、香芋種植協會。二是突出發展林業經濟。按照“依山立鎮”的指導思想,突破性發展林業。1995年進行紅壤開發,種植板栗2000畝,油茶低改6000畝, 1997年4月1日出臺《關于楠竹開發的有關規定》,有力促進了東部鄉鎮“楠竹走廊”的建設。2003年成立林業交易所。2001以來年共實施退耕還林3848畝。全面啟動以大灣為中心的速生豐產林示范區、盤坑龍公路沿線六村油茶林高標準低產改造示范帶和州波公路沿線楠竹產業開發示范帶的林業生態體系和林木產業化建設工程。三是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生豬年出欄數14000頭左右,年出欄100頭以上的養殖戶有9戶,肉牛養殖業逐漸發展,年出欄 1600頭左右,規模養殖戶以七寶、仁峰、楓樹、青華、波水、大灣等村居多,2006年,成功申報肉牛養殖小區,并建成人工授精站。全鄉年出籠家禽10萬羽左右,土雞、土鴨深受消費者青睞。 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鄉村面貌日新月異。一是水利設施不斷完善。1995年進行中低產田改造,十里、波水、 中坪、下坪、大灣、坪木等4380畝水田受益。全力做好了泥窩塘、小魯塘水庫的除險保安工作,完成了歷年的水利設施建設任務。二是交通狀況明顯改善。全鄉村組道路里程75公里,120個小組通了農用車。鄉道東連州門司鎮與省道1813線相接,北通永興縣大布江鄉,現有客車11輛,朝發夕返,直接開往梆州市區的客車有3 輛每日往返8趟。三是通訊業快速發展。1997年投資25萬元全面開通程控電話,到2007年底全鄉有固定電話2250部。2002年建成移動、聯通基站,到2007年底有移動電話5000余部。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工商業發展勢頭強勁。通過招商引資,到2007年底,全鄉共有民營企業50余家落戶波水,規模較大的企業有: 韶能集團資興波水分公司、 波水樂江電站、資興市隆盛化工廠、11萬伏變電站、王氏兄弟米廠、永盛大米加工廠、大灣竹木加工廠、大灣河沙場等。小水電發展異軍突起,,全鄉現有波水電站(裝機容量7000KW)、波水樂江電站(裝機容量3750KW)、下坪龍門口電站、中坪下坑電站、中洞梯級電站(二級)、七寶電站,總裝機容量12585KW。大米加工業日益興盛,全鄉現有王氏兄弟米廠(三個分廠)、波水永盛大米加工廠(三個分廠),年產大米達5400噸,實行了統一品牌、統 一收購、統一銷售,所產“東江湖冷水米”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定合格,榮獲無公害產品證書。 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欣欣向榮。教育工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落實“兩免一補”政策。衛生工作,新建衛生院門診大樓建設,擁有醫生數11人,病床數9張,能開展三大常規、心電圖等檢查。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農民達9000余人,有效解決了農村困難群眾就醫難問題;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每逢佳節(春節、"三八"、"五四"、中秋、 重陽、國慶、元旦等)鄉上都會開展一些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如龍燈獅舞、拔河登山、卡拉OK等賽事,由鄉文化站選送的文藝節目在全市的農民藝術節中都有獲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