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陽縣華山瑤族鄉位于縣西北,鄉治柏梅樹下,屬山區,是瑤、漢兩族雜居之鄉。 華山瑤族鄉轄:大溪、黃家、中華、東崗、小溪、里白6個村委會。 境內以花(華)山腦為主峰,群山起伏,連綿不斷,山民流傳著“花(華)山老,象株瓜,瓜藤一爬到長沙,長沙結個子,漢口又開花”的順口溜,以形容這里是群山群海,溪溝縱橫交錯。村民居住分散,自然條件較差。主要物產有杉木、楠竹、茶葉、山蒼子、黃梔子、金銀花、稻谷、紅薯等。
1986年劃塘市鄉小溪、大溪、黃家、中華、東崗及白田等村組建立。其中瑤族占居民總數的26%o鄉境為中山區,物產以林為主。該鄉華山林場為縣內最大的杉木林基地。
華山地處桂陽西北邊陲,是一個瑤漢兩族雜居的集少、邊、窮于一體的典型貧困山區鄉,全鄉下轄6個行政村,34個村民小組。其中:純瑤族村一個,純瑤族組7個,其他5個行政村均雜居有少數民族,總面積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僅1560畝,林地面積3.6萬畝。總戶數828戶,人口3298人,其中瑤族總戶數186戶,人口836人,占全鄉總人口的25.2%。現有鄉政干部職工11人,瑤族干部2人,職工1人,六個行政村村級干部17人,其中瑤族村干部3人,中心校一所,教職工15人,其中:瑤族教師4人;有在校生138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48人;醫院一所,有醫務人員2人,其中正式職工1人。自建鄉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華山鄉的各項事業總的來說,有了較大的發展,經濟總量有所壯大,人民生活有了較大的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有明顯的改善,各項社會事業有較快的發展。但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以及落后文化等因素的制約,民族鄉特別是少數民族的社會經濟發展,相對其他地區來說仍然緩慢,生產力發展水平還很低,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還需進一步改善,農村貧困面較大,特別是少數民族貧困程度較深,因災、因病致貧、返貧現象十分突出,當前和今后的發展乏力,其前景不容樂觀,令人堪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