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郴州市 >> 鄉鎮介紹 >> 梅田鎮 |
![]() |
梅田鎮 |
梅田鎮地處湖南省宜章縣南部,是湖廣兩省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承東接西的良好投資地�,F轄:梅田居委會;龍村、荷葉塘、夏塘、上寮、黃石、車頭、梅田、母老、竹坪、戰地沖、小塘、岑水、水樓下13個村委會。。總面積84平方公里,總人口35611人,全鎮上下政通人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梅田歷史悠久,區位優勢獨特,界接廣東,臨近港澳。境內省道S324線穿越東西,京廣鐵路一級支線———坪梅鐵路貫穿南北,正在修建的高珠高速復線(宜連高速公路)也將在梅田鎮開設進出口。南下廣州、深圳,北上長沙、武漢,均可朝發夕至。自然資源繁多,素有“湘南煤都”和“有色金屬之鄉”的稱譽,是湖南礦業開發的重點基地之一。已探明的各種金屬礦物有10多種,其中煤炭儲量達1億噸,錫儲量達50萬噸。水能資源豐富,可開發利用水能3000千瓦。廠礦林立,原廣東省梅田礦務局及所屬一、二、五、六礦,湖南天沅化工有限公司、宜章新山達化肥有限公司等10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建在梅田轄區內。近幾年,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全國各地的人士來梅田務工經商,投資置業。 經濟建設 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來,梅田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綜合實力大大增強,是全國首批重點鎮、湖南省“百強鄉鎮”之一。2001年全鎮GDP總值3.4億元,財政收入1817萬元,教、科、文、衛等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城鎮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人民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走近梅田,您會發現梅田已成為:物產富饒的農業大鎮。梅田集名、特、優、新農副產品之大鎮,品類繁多,色澤鮮美,加工精細。目前,全鎮建成2000畝甜竹筍基地,1600畝美國臍橙基地,年出欄牲豬6000頭的養豬場和1000畝茶場,農產品品質優良,大部分外銷,其中牲豬已打入香港市場。 迅速崛起的工業城鎮。已形成煤炭、水電、建材、化工、鑄造等五大行業,其它新興行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不斷崛起的地方工業格局。目前,全鎮有年產煤100萬噸以上的能源工業,年發電2000萬度的電力工業,年產氮銨20萬噸的化工工業,年產水泥10萬噸的建材工業和年產拖斗1萬個的鑄造工業,企業經濟效益連年位居全省前列。 全方位的開放城鎮。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梅田出現了全方位開放、開發的新格局。建成了大奎嶺、梅麻路2個工業小區,制定了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優惠政策,創造了寬松內外環境。到2001年止,已批準“三資”企業21家,累計實現利用外資1億元,社區服務、銀行金融、信息通訊等服務網絡已經形成,城鎮功能日臻完善。今后,梅田將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為外商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開明開放的思想環境,優惠守信的政策環境,方便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安全有序的治安環境。 投資梅田,前程似錦。梅田有豐富的資源,有較完備的基礎設施,有高素質的充裕勞動力,有價格更便宜的水、電、土地,有比沿海更優惠的條件,更好的人文環境,更優質服務,投資者可在這塊寶地上放手施展雄才大略,建立起宏偉的事業,得到豐厚的回報。梅田人民熱烈歡迎海內外朋友、各界人士前來觀光旅游、商務考察、投資興業,共創梅田輝煌。 礦產資源 該鎮具有資源、交通、區位三大得天獨厚的優勢,境內蘊藏著豐富的煤、鎢、錳等多種礦產資源,素有湘南“煤鄉”、海拔高度:229米。“有色金屬之鄉”之稱。煤炭蘊藏量逾8000萬噸,年產煤達100萬噸,所產優質白煤暢銷湖廣各地�,F境內有廣東省梅田礦務局及所屬一礦、二礦、六礦等企業從事煤炭資源開采。同時,湘南氮肥廠、宜章縣氮肥廠也隨之發展起來,現鎮區有省、市、縣屬企業、機關單位86個,從業人員達3萬人。 基礎設施 該鎮水陸交通方便,全縣最大的武水河流經全境,省道1803線南北貫穿,縣道梅麻、梅新公路東西輻射,鄉村公路縱橫交錯,坪梅鐵路穿境而過,并在鎮內設有梅田、栗坪兩個最大的火車站,通過即將動工興建的宜連一級公路南下廣州,可朝發夕至。該鎮因獨特的區位而成為宜章縣西南7個鄉鎮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并與廣東對接而成為全縣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三大優勢的充分利用以及全鎮人民的開拓進取,促進了該鎮經濟的飛速發展。 工商各業非常發達,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異軍突出,形成了煤炭、運輸、鑄造、養殖四大支柱產業。人民群眾生活日益富足,農民年平均純收入過4110元,全鎮財政收入過1500萬元,各村(居)集體年純收入均過20萬元。該鎮以強勁的經濟實力獲得省“百強鎮”和市“鄉鎮企業明星鄉鎮”、“市農村經濟十強鄉鎮”等榮譽稱號,發達的經濟推進了該鎮的小城鎮建設,水、電、路、通訊、街道等城鎮各項基礎設施大大改善。鎮城區面積達9.1平方公里,無洪水、供電、排污之憂。教育、衛生、市場、治安等城鎮各項功能完備�,F該鎮市場活躍,年市場交易額達5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