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郴州市 >> 鄉鎮介紹 >> 大坪鎮 |
![]() |
大坪鎮 |
大坪鎮位于汝城縣縣境南部,西南鄰廣東樂昌,南接廣東仁化。距縣城11公里,截止2003年底,該鎮轄20個村委會和大坪居委會,面積136平方公里,人口2.9萬人。鄉政府駐大坪圩。該鎮盛產雜交水稻、松杉木。境內地勢開闊平坦,自古便是湘、粵、、贛三省經濟往來之要沖,交通運輸之咽喉,人稱“雞鳴三省、兩廣門戶”,圩鎮因此而得名。 行政區劃 轄:黃屋、東漚、上祝、聯村、魯塘、平灣、譚屋、毛家、城溪、李屋、新南、五桂、下祝、大坪、官路、歐村、山口、龍興、堆上、溪頭20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1950年屬第二區,1956年稱大坪鄉,1958年10月與井坡、泉水合并成立東風公社,同年12 月改稱井坡人民公社,1959年劃分為大坪人民公社,1984年更名為大坪鄉,1996年撤鄉建鎮改大坪鎮。 產業經濟 2008年底,該鎮發展訂單農業8000畝,鞏固發展了2000畝雜交制種、7000畝優質瓜菜、2000畝優質水果、1.5萬畝超級水稻、2008年養殖加工板鴨10萬羽等五大特色產業基地,培育新增了麻羊、奶牛、菜牛、雞、九凝山兔等20余戶特種養殖大戶,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村村有特色、村村有產業的格局,2008年20個行政村通過招商引資辦廠15個,村級集體年收入過2萬元的村19個,過5萬元的6個,過20萬元的1個。 社會事業 2008年該鎮機關企事業單位的85名在崗黨員與171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為群眾為好事實事381件,扶持資金12700余元,走訪困難群眾210戶803人,幫助18個村落實項目23個,落實基金385萬元。[ 2008年該鎮開展了義務植樹,加大了宜林荒山綠化力度,實施了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積極組織村民在村旁、宅旁、路旁、河旁等“四旁”義務植樹。通過“三清六改”工作,村容村貌大有改觀,人民的社會道德和文明意識進一步提高,該鎮呈現出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穩步增收、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欣欣向榮景象。通過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上祝村以綠化促美化、綠化促文明、綠化促致富,逐步走上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