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縣盈洞瑤族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80公里。東鄰延壽瑤族鄉、小垣鎮,南與廣東省接壤,西連文明鄉,北靠嶺秀瑤族鄉。鄉政府駐盈洞圩,轄永聯、姜陽、聯豐、坳下、盈洞、深山、獅形、新聚、蘭山、新民、新華11個村。
據傳五代時,羅衣(羅隱)秀才旅游至文,見秀水江上從上游沖來一個油榨(手工榨油工具,形如鉤刀鞘的松木槽),羅問何物,人笑告之“鉤刀鞘”。羅驚曰:“鉤刀鞘如此之大,那里的人可大啊”。為此,該地就稱“大人洞”。后雅化為“大盈洞”,簡稱“盈洞”。鄉以此得名。1950年屬第三區,1956年為姜盈鄉,19598年10月成立促進人民公社,同年12月與文明、嶺秀兩鄉合并為文明人民公社,1961年劃分為盈洞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現名。全鄉總面積74.5平方公里,耕地450.5公頃,1877戶,6628人。
汝城縣已探明的銅礦資源儲量有300萬噸。今年初,通過黨政領導的多方努力爭取,引來了省有色金屬勘測局二四七隊到該鄉新田遼進行礦產資源勘測。該鄉有金銀花產花面積1200畝,畝產300至500斤左右,按目前均價35元/斤的市場價計算,每畝產值可達8000元以上,扣除人工撫育、肥料、苗木單價等在內大概每畝成本為1500元上下,每畝可實現純收入6000元,僅此一項種植該鄉人均可增收200余元。該鄉表示將繼續加大金銀花的推廣種植,力爭五年種植面積達10000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