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衡陽市 >> 鄉鎮介紹 >> 庫宗鄉 |
![]() |
庫宗鄉 |
庫宗鄉地處衡陽縣西北部,省道1814線(現改為315省道)穿境而過,有較理想的區位優勢。連接衡陽與邵陽兩市的必經之路。全鄉森林覆蓋率達90%,各類木材蓄積量達11萬立方米,有聯營、個體加工戶1560家,生產餐椅、沙發、床、柜等家具,有“湘南魯班一條街”之美譽,產品遠銷中南六省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庫宗鄉(庫宗橋)位于衡陽縣之西,距縣城21公里,總面積93.6平方公里。轄區共有38個行政村,455個村民小組,11493戶,總人口42355人,其中農業人口40299人。山地面積59300畝,耕地面積30616畝,其中水田24324畝,旱土6292畝,人均耕地0.76畝,水域面積6526畝,擁有大小河流6條,小型水庫6座。灌溉面積21000畝。全鄉村村都實行了農網改造,供電狀況良好。省道315雙線穿過全境,鄉村道路主干線5條,共84.5公里,已硬化兩條15公里。程控電話村村通。年產13萬噸的華星水泥有限公司是我鄉一大支柱產業,年產值達到2800萬元。竹木資源十分豐富,庫宗家具形成了十里長街,年產值突破1.7億元。2004年通過招商引資,興辦了福華磷肥廠,年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全鄉兩大集貿市場物美價廉,年成交額在8000萬元以上。該鄉礦產資源豐富,新建成的10萬噸年生產能力的華星水泥廠已成為龍頭鄉鎮企業。坐落在龍潭村的新潭礦泉水水質優良、水量豐富,傳說是由于當地老百姓善良好客感動了神仙而以竹杖點地成井。該鄉集鎮建設步伐加快,擬在兩年內將距離3公里的庫宗橋、古井頭市場連為一體,建成-個家具城;在金華山腰建一個年產3000萬噸的自來水廠。利用金華山莊碧水藍天的地理環境,建設休假、娛樂和療養學習為一體的度假村。 行政區劃 庫宗鄉轄:梅開堂、玩市、華山、小源、大源、雙源、七畝、拜亭、羅城、虎形、建樓、谷陂、大興堂、庫宗、曉溪、白鶴、新華、大町、大關、大山、木田、永興、渣坪、石口、雙關、東方頭、加龍、牌樓、鳳凰、荷山坪、建錄、金華、欒木、古井、龍潭、望公、羊角、飛龍山38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衡陽縣轄鄉。1952年建庫宗、谷陂、玩市鄉,1956年并為庫宗鄉,1958年屬超英公社,1959年改庫宗公社,1984年復改鄉,1995年石口、牌樓、古井鄉并入。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23公里,面積91.5平方公里,人口4.4萬,鄉政府駐梅開堂。衡邵公路橫貫鄉境,1814省道經此。鄉鎮企業有竹器、農機、石灰、繩索、家具、塑料、肝泰納、鞭炮、橡膠、藕煤、冶煉、預制拉絲、磚廠等。農業主產水稻。 經濟概況 華星水泥廠是衡陽地區水泥行業中最大的一家年產10萬噸水泥的鄉鎮企業,廠區位于梅開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捷。該廠選用優質原燃材料,采取科學配方,利用國際國內成熟技術和先進設備進行生產,是衡陽地區第一家使用原料預配料,第一家采用交頻調速技術微機配料;第一家采用復合礦化技術與晶體技術及微量元素礦化理論配制生料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廠和道路水泥廠。 庫宗家具市場集原材料采購、加工、銷售“三位一體”。座落在省道315線兩側。該市場以庫宗農貿市場為軸心,向東延伸到白鶴村,向西觸及到古進村,形成一條長5公里的木器加工走廊。到目前為止,個體、聯合體加工戶達528家,從業人員4958人,2004年總銷售額突破1.7億元。該市場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加工呈“流水線”擺開,現有鋸木廠40家,雕刻各類花板的個體戶27家,制作各種胡蘆、家具、沙發配套件的26家,加工各式家具的廠店196家,生產各式各樣的沙發219家,各加工戶之間既分工,又相互協作,使木器市場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二是加工種類向多樣化發展,木器產品包括大的成套家具,小的樓梯、灰斗,洋的大富豪等沙發,土的木桶、鍋蓋;高檔的獅頭床、柜;低檔的丁凳、桌椅,完全可以滿足各個層次消費者的需求。三是購物環境十分寬松,既可貨比三家,批量進購各種木器,又可隨心所欲,定做精致的家具。1997年曾被省、市領導冠以“魯班一條街”的美稱。 特色小吃 庫宗鄉位于湖南省衡陽縣境內,假羊肉湯是當地馳名的風味小吃。傳說宋徽宗皇帝被金兵擄去,皇后至此避難,由于身受風寒,周身不適,食欲不振。其時當地名廚做假羊肉湯獻上,皇后食后,渾身大汗,頓覺輕松舒適。從此,渣江假羊肉湯名聲大噪。“假羊肉湯”并不是用羊肉做成的,它是以豬頭肉、豬瘦肉,佐以八角、桂皮、花椒一同熬成肉湯待用。再將荷折片切成細長條,倒入肉湯中,煮沸10分鐘,加入蒜苗、蔥段和黃花菜,起鍋,淋入香油,撒上辣椒粉和胡椒粉即成。“荷折片”是一種用紅薯淀粉摻水攪成糊狀,再倒入滑過植物油的鍋中,文火加熱,攤成荷葉狀薄片。一碗假羊肉湯上席,只見碗上飄著一層紅艷艷的椒油,襯以綠瑩瑩的蒜苗、蔥段,金燦燦的黃花菜,鮮辣香溢,醇厚可口,使人胃口大開。它不但具有羊肉的特殊香味,食后生熱,且無羊肉的膻膩之感,是一種頗具特色的地方小吃。 臺源蓮子是衡陽縣的傳統產品。乾隆《衡陽縣志》記載:“杉橋、高真產蓮,其地蓮美冠于湘”。據《工商半月刊》(1934)所述,臺源寺、英陂、西渡、渣江、杉橋、樟木寺、集兵灘盛產湘蓮,全縣種植面積0.14萬公頃,年產蓮實325噸(含今衡南縣和衡陽市郊區)�?谷諔馉幈l后,種植面積減至數百畝。新中國成立后,縣內湘蓮生產恢復發展,1950年,全縣種植面積16.66公頃,產量1.5萬公斤。1985年植蓮面積最多達1666.66公頃,總產殼蓮125萬公斤。衡陽縣產湘蓮質地優良,深受消費者歡迎。尤以臺源蓮子在國內外享盛譽。其空心白蓮,顆粒飽滿,潔白圓潤、質地細膩、鮮甜清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