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懷化市 >> 鄉鎮介紹 >> 土溪鄉 |
![]() |
土溪鄉 |
土溪鄉地處南川西北部,鄉政府距南川主城區38公里,距重慶主城區65公里,現轄3個村30個農業社,2842戶,9093人(非農戶口225人),幅員面積37.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8874畝(其中田6593畝、土2281畝,人均耕地1.02畝),森林覆蓋率46%,景色如畫的黎香湖(水面面積3348畝)在其境內,有著巨大的生態旅游開發潛力。土溪目前屬于非常典型的糧豬型二元結構鄉鎮,同時也是大觀生態農業園區的核心鄉鎮之一。 區劃人口 土溪全鄉所轄地域1910年屬土溪鄉,1949年屬第三區,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成立人民政府,1992年成立管理處,1998年恢復鄉級建制。因黎香溪貫穿全境,此河系泥河,故名土溪。土溪鄉地處南川西北部,與石溪鄉、大觀鎮、河圖鄉、白沙鎮、太平場鎮相鄰。全鄉幅員面積3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874畝,森林覆蓋率64%,有大小河流2條、各類水庫5座。鄉政府所在地距城區38公里。全鎮下轄3個行政村,30個農業社,2842戶,總人口8852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2500人。 經濟發展 2006年,全鄉實現財政總收入7.5萬元;實現工業總產值5470萬元;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9220萬元;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85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0萬元;完成農業總產值43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05元。全鄉基礎設施建設蓬勃發展,石(溪)白(沙)公路橫穿東西,南(川)太(平)公路縱貫南北,通鄉公路總里程達到15公里,轄區內村社道路網絡密布,總里程達到75公里。目前,南太路土溪段硬化工程已經完工,村級路土溪中心校至石溪碗廠段也開工建設,預計可在2007年10月底完工;農村第三批電網改造工程基本結束,現在已實行同網同價;人畜引水工程,已建成集鎮飲水和農村分散飲水共5處,全鄉飲用水問題得到基本解決;有線電話、衛星信號、廣播電視覆蓋全鄉,通訊方便暢通。 城鎮建設 亮點工作:一是村鎮評議助推黨風廉政建設。二是干部作風轉變催生保姆式服務。三是集中打捆項目規劃,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總體思路:堅持“農業穩鄉、招商興鄉、旅游強鄉”的工作思路,大膽創新,與時俱進,勤懇務實,按照“實干立鄉、實業興鄉、實力強鄉”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揚“勤勞勇敢、實干立業、不甘人后、開拓創新”的土溪人文精神,以黨建做保證、以設施為基礎、以環境建平臺、以旅游作支點,做大做強旅游經濟,為全鄉“建設生態鄉鎮、構建和諧土溪”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努力推動土溪社會經濟加快、率先、統籌發展。 重點工作:一是完成通村公路硬化和南太路土溪段5.13公里油化。二是搞好黎香湖的策劃、規劃及招商引資,按照開發進度要求做好服務工作。三是搞好全鄉旅游集鎮和巴渝民居聚居點的控規和詳規,利用后期移民扶持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盡快啟動和實施。 筍竹2000畝,到2011年達到5000畝;畜牧,生豬0.97萬頭,肉牛50頭,奶牛16頭,土雞3萬只,土鴨4萬只;農家樂50戶,接待游客5萬人次,實現生態旅游綜合收入300萬元,到2011年,全鄉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00萬元,接待游客50萬人次,發展星級農家樂100家。 產業發展 生態資源豐富土溪鄉山青水秀、空氣清新,生態植被俱佳,全鎮森林覆蓋率達45%,最低處私梨坪海拔400米,最高處涼風埡海拔1124米,相對高差達724米,立體氣候較為明顯,植物品種繁多,登臨涼風埡極目遠眺,但見薄霧輕繞、屋影錯落,青山常綠,黑溪河、倉頭壩、魚泉河穿鎮而過,恬靜中透出幾分靈秀,讓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是都市人休閑放松的天然氧吧。 土溪鄉藥材資源豐富,其中野生藥材就有柴胡、銀花、麥冬、細辛、半夏、木爪、百合、雞血藤、霍香、薄荷等品種,人工種植的藥材有益母草、白芷、杜仲、黃柏、枝子等品種。同時,石墻高嶺土資源也十分豐富,在清代制陶業曾一度興旺,陶瓷業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養殖業土溪鄉農民憑借方便的交通和良好生態環境大力發展養殖業。生豬養殖漸成規模,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有16家,100頭以上的有家28家,50頭以上的有56家,石墻瘦肉型生豬遠銷西南各地。按照黨委、政府的規劃,到12年,每年可出欄優質瘦肉豬42000頭以上,良種母豬存欄量達2000頭以上。 蛋雞養殖發展趨勢良好。重慶康健養雞場今年規模可達10000只,在近幾年內規模將擴大到40000只。雞鴨養殖在石墻還沒形成較大的發展規模,但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