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懷化市 >> 鄉鎮介紹 >> 馬底驛鄉 |
![]() |
馬底驛鄉 |
湖南省沅陵縣馬底驛鄉位于沅陵縣東北部,東與楠木鋪鄉、杜家坪鄉毗鄰,西與涼水井鎮接壤,南抵安化、溆浦縣境,系沅陵縣行政區劃調整鄉鎮,由原長界鄉與馬底驛鄉于2005年4月合并形成。 行政轄區 馬底驛鄉轄:牧馬溪、顏家、馬底驛、文昌坪、洞頭、白務坪、白務溪、王家、黑洞溪、坪溪、財谷坪、方子埡、小乍、奔溪、喜眉15個村委會。 豐富資源 全鄉有大小河流3條。最主要一條是發源于與安化、溆鋪兩縣交界的鐘鼓界、厥菜坡兩山的怡溪西支流,幾近貫穿全境。全鄉稻田大多集中在溪流兩岸,沿岸建有提水設施,灌溉稻田1000多畝。山區建有小Ⅱ型水庫8座,骨干山塘10口,防汛抗旱功能很好,使全鄉95%以上的稻田無旱澇之憂。怡溪西支流所流經區域植被好,土壤涵水高,集雨面積廣,水流量大,水能蘊藏豐富,是開發小水電的理想之地。 馬 近期發展 馬底驛鄉小城鎮建設從2004年開始,到2006年集鎮已初具規模,建起了菜市場,改變了過去以路為市的現象。沿集鎮街道兩旁已立起一排排漂亮的樓房,店鋪林立,人氣很旺。第三服務產業發展興旺,五金、百貨、餐飲、住宿、維修、娛樂休閑等設施一應俱全。集市人頭攢動,批、零兩旺,每天成交額在5萬元以上。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新硬化了水泥路面,安裝了自來水管,建起了移動、聯通2座通訊發射塔,積極改善集市貿易環境。鼓勵村民來集鎮開店、經商、建房定居。現已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外商前來投資發展。 教育建設 馬底驛鄉黨委、政府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的需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學環境。目前轄區內有共有中、小學3所,教學點22個。其中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中心小學1所。共有建筑面積22236平方米,在崗教師員工140人,75個教學班,共有在校學生2009人。其中馬底驛中學創辦于1958年,前身是馬底驛農中、小學帶帽的初中班。在原校址(現馬底驛車站)初中畢業13屆,1970年辦高中一班,1972年畢業;1976~1978年招收高中二班、高中三班、高中四班,高中四班最后一年并入沅陵六中。1981年學校遷于現在的位置。馬底驛中學始終注重對教師的素質培養,先后有5名教師走上了縣局級領導崗位,3名教師自學考取了研究生,其中向華強老師在攻讀博士后,19名教師進入高級中學任教;教師所撰寫的論文在市級的刊物上發表達20篇。1987年被列為懷化地區農村重點初中,1991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1998年評為縣“示范性學校”。1985年至1996年12年間馬底驛中學考取中專的學生人數占沅陵縣指標的十分之一強,由此而聞名全縣乃全市。2006年馬底驛鄉中學考取沅陵一中達55人,位居全縣各中學之首。 醫療衛生 鄉內有衛生院2所,其中馬底驛鄉中心衛生院(原金山醫院馬底驛分院),位于319國道官莊至沅陵縣城中心地段,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其前身為馬底驛公社衛生院,始建成于1979年。2002年由金山醫院(現為沅陵縣第二人民醫院)領辦,原馬底驛鄉衛生院聘請湘西金礦金山醫院的醫生任院長,該院長從金山醫院抽調一批醫術好的骨干來馬底驛鄉衛生院工作,兩院合并為金山醫院,成為金山醫院馬底驛分院。2005年4月馬底驛鄉與長界鄉合并后,金山醫院馬底驛分院更名為馬底驛鄉中心醫院。成為上至張家坪、下至楠木鋪、長界原四鄉內的一家技術力量比較雄厚、設備設施比較齊全的綜合性衛生院,能完全滿足全鄉人民及周邊村民醫療保健之需。2005年,該院有員工18人,其中衛生技術員工中級職稱2人,其余為初級職工職稱。該院有病床15張。原長界鄉的衛生院仍保留,方便了群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