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邵陽市 >> 鄉鎮介紹 >> 鄧家鋪鎮 |
![]() |
鄧家鋪鎮 |
鄧家鋪鎮位于武岡、洞口、隆回、新寧等縣交界之地,距武岡市區4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省道1865線貫穿全境,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交通要道和重要物資集散地。現轄36個行政村,人口5萬余人。區域內地勢平坦,良田千畝,河水蜿蜒而過,自然環境優美,為武岡市重點生態林扶持地區,有東風生態農莊一個,自然生態林10余處。轄區物產豐富,水稻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藥材成片種植四千余畝,以杜仲、桔梗為主,是武岡百里藥材走廊的核心地段。境內礦產豐富,水產養殖業發達;民營經濟發展較快,力量較強,現有錳礦加工廠、松膠油加工廠、小水電發電站等民營企業。鎮區域內集鎮化建設水平較高。居民消費能力強。 行政區劃 鄧家鋪鎮轄鄧家鋪居委會和金盤、聚寶、城里沖、南田、楊龍、楊柳院、龍伏、黃塘、鳳凰、扶峰、黃竹、楊柳沖、大田灣、新橋、東風、臥龍、東旗、石橋、名利、白水、托里,新建、新坪、楊木、柴山、瓜界、潭頭、巖口、柏樹橋、大龍、白羊、井龍、其林、雙龍、雙橋35個村委會。大圳灌區東風水庫和東風發電站在境內。 歷史沿革 武岡市轄鎮。1950年屬三區,1958年屬東風公社,1961年分建鄧家鋪、雙橋公社,1984年建鄧家鋪鎮。 鄧家鋪鎮位于武岡、洞口、隆回、新寧等縣交界之地,距武岡市區4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省道1865線貫穿全境,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交通要道和重要物資集散地。 現 轄36個行政村,人口5萬余人。區域內地勢平坦,良田千畝,河水蜿蜒而過,自然環境優美,為武岡市重點生態林扶持地區,有東風生態農莊一個,自然生態林10余處。 經濟狀況 轄區物產豐富,水稻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藥材成片種植四千余畝,以杜仲、桔梗為主,是武岡百里藥材走廊的核心地段。境內礦產豐富,水產養殖業發達;民營經濟發展較快,力量較強,現有錳礦加工廠、松膠油加工廠、小水電發電站等民營企業。鎮區域內集鎮化建設水平較高。居民消費能力強。省道與鄧(家鋪)洞(頭)、洞(口)黃(橋)公路交叉。轄鄧家鋪居委會和金盤、聚寶、城里沖、南田、楊龍、楊柳院、龍伏、黃塘、鳳凰、扶峰、黃竹、楊柳沖、大田灣、新橋、東風、臥龍、東旗、石橋、名利、白水、托里,新建、新坪、楊木、柴山、瓜界、潭頭、巖口、柏樹橋、大龍、白羊、井龍、其林、雙龍、雙橋35個村委會。大圳灌區東風水庫和東風發電站在境內。鄉鎮企業有農機修造、滑石、糧油加工,乳豬罐頭、食品加工等廠以及煤礦、林場、茶場。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盛產辣椒、甘薯、花生。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省道1865線貫穿全境,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交通要道和重要物資集散地。現轄36個行政村,人口5萬余人,區域內地勢平坦,良田千畝,河水蜿蜒而過,自然環境優美,為武岡市重點生態林扶持地區,有東風生態農莊一個,自然生態林10余處,轄區物產豐富,水稻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藥材成片種植四千余畝,以杜仲、桔梗為主,是武岡百里藥材走廊的核心地段。境內礦產豐富,水產養殖業發達; 民營經濟發展較快,力量較強,現有錳礦加工廠、松膠油加工廠、小水電發電站等民營企業。 鄧家鋪鎮鄉鎮企業有農機修造、滑石、糧油加工,乳豬罐頭、食品加工等廠以及煤礦、林場、茶場。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盛產辣椒、甘薯、花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