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邵陽市 >> 鄉鎮介紹 >> 流澤鎮 |
![]() |
流澤鎮 |
流澤鎮位于邵東縣東北部,東靠團山鎮,南臨流光嶺鎮、砂石鎮,西接黃陂橋鄉,北與廉橋鎮為鄰,總面積53平方公里,總人口3萬9千余人。鎮政府坐落在該鎮大坪居委會,距縣城兩市鎮15公里,兩邵公路和火廉公路交匯于此。鎮區面積0.5平方公里,人口4千人,有街道4條,長2千米;房屋面積16萬平方米,其中住房面積9.6萬平方米。 2010年規劃區l.45平方公里,人口1.5萬人,2030年遠景規劃區3平方公里。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以丘陵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行政區劃 轄:大坪、流澤、石里3個居委會;星火、集義、仁泉、六合亭、栗泉、土地山、吉星、仁家坪、石和、明星、兩興、竹泉、新泉、泉溪、彭村、陽沖、豹子庵、新象、斤沖、新梅、新愛、中興、豐宜、祠堂邊、龍建、楊柳、油茶場、金石、春龍、新陶、中益、大龍、山龍、文明嶺、陽合35個村委會。 歷史沿革 民國初期設親義鄉,鄉公所設流澤所,流澤因此得名。1952年邵東縣成立,流澤所是十二區政府所在地。1966年調整行政區劃,設流澤人民公社,隸屬廉橋區,轄區面積由此確定。1995年撤區并鄉,流澤以單列鄉保留。1998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流澤鄉,成立流澤鎮。 區位優勢 流澤鎮地處火廉公路和兩邵公路交匯的黃金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邵鋼公路連接著縣城和縣內其他鄉鎮,火廉公路做為1814省道和320國道的聯絡線,把流澤和全國各地聯系在一起。流澤北距320國道和廉橋火車站5公里,距上瑞高速公路廉橋進出口6公里,南距1814省道17公里。沿火廉公路北上可直通長沙、漣源、婁底等地,南下可直達衡陽、廣東、廣西。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使流澤成為縣內矚目的投資熱點。 經濟發展 從斤沖公路東去5公里,一條小溪蜿蜒東下,兩旁青山相連,綠樹蔥蔥,鳥語花香,大自然賦予的美景盡收眼底,流澤千畝優質豐產楊梅基地撲入眼簾。流澤,是邵陽市楊梅的故鄉,歷史悠久,遠近聞名。年產量2000多噸,其中優質楊梅1000多噸,產品遠銷雙峰、婁底等地。1993年以來,流澤人民在縣科協的指導下,從浙江引進“東魁”等優質苗木3萬多株,建成了綿延十里的千畝楊梅生產基地。豐宜楊梅酒廠生產的楊梅保健酒,以農村傳統佳釀為原料,配以天然楊梅、白糖,在1997年湖南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優質新產品銀獎。 玉竹,又名尾參,原產廣東連縣,清光緒年間引種該鎮乾坤頭(今新泉村),現在已成為該鎮農業生產的一大拳頭支柱產業。年種植面積2千多畝,年產量5千多噸,加工生產玉竹片3千多噸。秋天,正是收獲的季節。廉火路兩旁一車車來自全縣各地的玉竹便在這里集中、成交。流澤正成為全縣最為著名的玉竹生產加工基地。全縣70%以上的玉竹集中在這里加工,加工成玉竹片,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流澤鄉鎮企業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以生產原煤為主的張家嶺煤礦、工農煤礦享譽市內外。近年來,隨著煤炭資源的減少,煤炭生產大鎮將成為歷史,但是,一批新興的民營企業已逐步成了流澤工業的支柱。以流澤鋁業責任有限公司為主體的曾氏企業集團為龍頭,邵東縣銀工五金集團為骨干的鋁制品制造業興旺發達,五金工具正成為流澤工業的主產品。1999年,全鎮工業產值過億元,產業銷往全國各個地區,初步形成了以鋁業生產加工、五金工具制造為骨干的工業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