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湘潭市 >> 鄉鎮介紹 >> 中沙鎮 |
![]() |
中沙鎮 |
中沙鎮處于湘鄉市與衡陽市交界之處,隨著鄉村道路的暢通貫穿,中沙成為了聯系兩市之間的交通要塞。在湘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沙的GDP和CPI 逐年上升,農民生活越發富裕,家庭小企業和作坊日漸興起,基本進入小康水平。 中沙距離韶山毛澤東故居僅兩個小時車程,距離曾國藩故居僅20分鐘車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養的提高,前往旅游參觀的人數越來越多。 中沙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小鎮,遍地農田水稻,山上生產楠竹,可以用于生產、加工各類竹制品,資源的豐富也成為了小鎮吸引外來資金的主要力量,勤勞善良的中沙人民必將在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上創造更多的奇跡! 行政區劃 中沙鎮轄:中沙居委會;萬福、朝陽、中沙、道坪、紅荷、西沖、洞上、云居、道常、梅龍、石塘、扶塘、主步、大杉、中心、龍山、田心、萬寶、茅畬、小洞、滄泉、梅口、桂花、紫峰、道沖、虎山、紫山27個村委會。 農業建設 中沙鎮轄1個居委會27個行政村,211個村民小組,總面積68.5平方公里,2007年末總人口26231人,其中農業人口25482人,鄉鎮企業總產值3.81億元,工業總產值7960萬元,完成國、地兩稅任務120.9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0元。中沙鎮屬典型的山區,傳統的種養殖業一直是其經濟支柱產業。鎮區內森林資源豐富,林業覆蓋率達80%,尤其以楠竹資源最為豐富。2007年完成了2000畝的荒山造林任務,建設公益林26281畝。糧食種植面積34500畝,比上年增加20畝,平均畝產1002公斤;種植春、秋玉米1100畝,良種紅薯600畝。鎮內有中心、大杉二個良種仔豬生產基地,全年共出欄生豬5.3萬頭,年創收2650萬元。中沙鎮19860人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0%;全年外出務工人數達到7100余人,實現勞務收入9000余萬元;建立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低保人數663人,311戶。省級標準中沙敬老院有50名五保戶入住。中沙鎮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2007年,投資500萬元,硬化鄉、村公路共25公里,93%以上的村實現了通水泥路;投資200多萬元,對鎮區內的四座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153口山塘進行了高標準改造,建設高標準砼渠道4800米;完成了13個村的農網改造;鎮區建有移動、聯通塔,用戶達3900多戶,程控電話用戶達2000戶。 教育衛生 中沙鎮有普通中學2所,在校學生644人,專任教師75人;普通小學6所,在校學生1570人,專任教師113人。新建鎮中心衛生院大樓,有病床30張,新添置B超機、CT掃描機。有村級醫務室27個,實現了小病不出村。 旅游資源 在中沙鎮的朝陽村誕生了一位偉大的歷史名人——黃公略將軍,作為重要將領,黃公略將軍一腔熱血為了人民,將自己年輕的生命奉獻給了新中國,享年33歲,中沙人民以他為驕傲,每年清明和誕辰都有很多人前往憑吊。現在,黃公略故居已經成為中沙一大旅游景點,吸引著廣大游客。 生態旅游將成為鎮經濟新的增長點。鎮內虞桂公路是市區到雙峰荷葉曾國藩故居的唯一近道,黃公略故居、鎮內的四座水庫與赤石水庫庫尾相連,都具有極大的旅游開發價值,為中沙鎮發展生態旅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