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益陽市 >> 鄉鎮介紹 >> 浮丘山鄉 |
![]() |
浮丘山鄉 |
浮邱山鄉位于湖南省桃江縣東部,東接桃花江鎮、牛潭河鄉,南鄰高橋鄉,西靠水口山鄉,北接修山鎮。轄26個行政村,總面積60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1.742千公頃,有人口26486人。 鄉境屬于中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冬冷期短,夏熱期長。鄉境內有浮邱山、鳴石灘、“印心石屋”、摩崖石刻等風景名勝,其中浮邱山乃楚南名山,海拔752.4米,峰巒起伏,屹立一方,山頂有浮邱寺,另有風洞、齒石、飛來石屋、丹臺、井泉、龍洞、石洞等文物古跡。鳴石灘位于人形山境內,清初,縣境女詩人郭純貞,曾于此建水閣一座。鳴石灘附近,聳立一巨大花崗石,長5.1米,高2.1米,石上刻有“印心石屋”四個大字,楷書陰刻,體潔工整,方正遒勁。 行政區劃 轄:遐齡橋、近侖、石橋壩、毛家橋、泉豐、金和、枳木山、平田灣、雙江、馬跡、人形山、回龍灣、合力、新橋、沙田灣、黃土壩、齊心、張家沖、黃家、曬谷石、梅林寺、瓦窯坪、西峰寺、范金、清涼寺、浮邱山、水口山、大水洞、太平、張家町、石磯頭、陳家灣、炭山橋、洪橋頭、石灣、豐家沖、安樂山、禁牌、黃鶴橋、九家灣、八家灣、柏葉沖、田家沖、張目橋、曹家咀、青旗山、黃南沖、李家坪、石跡坪、龍家灣、廖家洲、白家河、董家橋、許家沖、道光沖、擔水壩、七星57個村委會。 經濟發展 全鄉農業以水稻生產為主,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成以下幾大主要農業基地:苗木花卉基地、蔬菜基地、楠竹基地、葛基地、葡萄基地、食用菌基地等。主要農業特產品有:楠竹、蔬菜、茶葉等。全鄉工業主要以花崗石生產、環保免燒磚項目、農機耕作船生產為主。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98元。 林業發展 浮邱山國有林場位于桃江縣中部孤山——浮邱山山頂,交通極其不便,至今不通公路,不通電話。林場最高海拔752.4米,最低處海拔365米,山地坡度較陡,一般在25—30°之間。境內母巖、母質均為板頁巖發育而成的山地黃壤,屬中亞熱帶在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左右,年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無霜期260天左右。林場境內森林茂盛,物種多樣,據考察有木本植物400余種,主要用材林有杉木、毛竹、馬尾松、檫樹、柳杉等40余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銀杏、水杉等16種,人貴野生動物有豹貓、穿山甲、竹鼠、五步蛇、翔羊、貓頭鷹等二十余種。全場國有林經營面積1644畝,有林地1640畝,全部為國家級生態公益林,擁有森林蓄積量9640立方米,林分類型以杉木、人工林與毛竹林為主。林場分類屬以保護為主的生態公益型林場,全場總人口78人,職工33人,其中退休職工5人。2006年完成造林200畝,幼林撫育100畝,竹林墾覆600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