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湖南 >> 株洲市 >> 鄉鎮介紹 >> 泗汾鎮 |
![]() |
泗汾鎮 |
泗汾鎮位于醴陵市南郊。東連沈潭鎮、清水江鄉,南接船灣鎮,西與大障鎮、嘉樹鄉毗鄰,北面是孫家灣鄉�?偯娣e70.0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26960畝。其中:水田24372畝。其中:集鎮常居非農業人口4249人。鎮政府所在地人民路8號。 改革開放后的泗汾鎮,鄉鎮工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全鎮擁有各類企業130多家。其中:規模工業企業25家。2002年完成工業產值6.8億元。進入二十一世紀,泗汾鎮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泗汾中心集鎮二O二O年總體規劃在全市四大中心集鎮率先完成,規劃用地4.5平方公里,發展控制區8.5平方公里,常居人口4.5萬人。三縱四橫的高標準方案,正式經專家審定獲批。占地3000畝(2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已正式批準列為醴陵市南部工業園主戰場,享有醴陵市工業園同等優惠政策待遇。 行政區劃 轄3個社區、12個村委會:車站、農場、林田;石灣、枧上、泗汾、陳家垅、茂田、經塘、符田、淇田、茶埠塘、雙塘、石虎、荷家垅。345個村民小組,11個居民小組,9047戶,37514人。 命名由來 以河流名稱直接命名。清水江鄉在醴陵市的東南部,鄉政府駐地橋頭,市區31公里。其境內“鐵水支流清水江,因水色清澈故名。鄉、社以江命名”。([2]P102)這說明歷史上鐵水支流清水江兩岸,植被豐富,生態環境較好。泗汾鎮以河流形態命名。該鎮在醴陵市的南部,鎮政府駐地黃圖嶺,距市區17公里,其“境內鐵水(亦稱泗汾河)橫貫東北全境。舊縣志載:該河原分四水,因名(四分),后人于字旁各加三點水,成為‘泗汾’”。這說明鐵水流入該境東北部后,原河水一分為四,形成四支小河,“泗汾”因此而得名。現泗汾河因解放后的改造,已成一條河流,橫貫該鎮東北全境。 地理優勢 泗汾鎮為醴陵市歷史上農業大鎮,1985年經批準為醴陵市首批四個建制 鎮之一。鄉鎮企業開始起步發展。為推進農村“三化”進程,2002年由醴陵市人民政府正式確定為醴陵市東西南北四大重點發展建設中心集鎮之一的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給泗汾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泗汾鎮交通便利,條件優越,地勢平坦,民風純樸。106國道、湘東鐵路自北向南縱貫全鎮11個村,全長10公里。沈泗公路、泗嘉公路橫穿泗汾12個村,全長11公里。鎮政府距醴陵市區15公里,10分種車程。泗汾歷史上為株洲地區連接廣東、江西兩省的湘東重要通道。自來水廠供水可直達工業園區。確保居民、單位生產、生活用水。新建11萬伏變電站,座落在園區內,電力充足。泗汾鎮位于醴陵市南郊。東連沈潭鎮、清水江鄉,南接船灣鎮,西與大障鎮、嘉樹鄉毗鄰,北面是孫家灣鄉�?偯娣e70.0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26960畝。其中:水田24372畝。 經濟發展 2008年8月22日,香港豐年華集團董事賈琪先生專程來到泗汾鎮,落實為湖南豐德利瓷業有限公司再次投資3000 萬元、新建第二條骨瓷生產線具體事項。該鎮工業企業已達38家,規模企業上升到14家。 泗汾鎮地處醴陵城南,106國道貫穿境內。鎮黨委、政府立足交通優勢,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使全鎮工業經濟一年上一個臺階,逐步形成了陶瓷、煙花、酒業、機械加工制造為主體的工業格局,工業企業達到38家。 為推動產業向縱深發展,2005年以來,該鎮重點扶持明維花炮有限公司進行技術改造,拓寬產銷渠道,使該公司去年銷售達5000萬元,今年可望突破8000萬元。去年11月,該鎮黨委、政府經多方努力,促成了香港豐年華集團投資6000萬元,在豐德利瓷業公司新建一條骨瓷生產線,產品銷往1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7年7月,集團決定再次投資3000萬元,新建了第二條生產線。 生態農業 有478戶農民的醴陵市泗汾鎮枧上村,發展“豬-沼-菜(果、稻)”生態農業,全村建了206個沼氣池,年出欄生豬1萬頭,家家戶戶房前屋后干干凈凈……由中宣部、中央政研室農村局等部門的同志組成的中央“三農”調研組來該村實地考察后,對他們的做法表示肯定,要求株洲市加大這方面的推廣力度。 醴陵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至2008年3月底,全市農村已建沼氣池1.6萬個,遍及30個鄉鎮的340個村。在此基礎上,引導農民發展種養業、改善居住條件、美化農村環境,形成良性循環。 孝仙寺 孝仙寺位於湖南省醴陵市泗汾鎮。建於宋朝,歷年來貢奉孝仙麻衣祖師。 文革中破壞。在十多年前眾居士發心重新建設。目前有山門,三圣殿,麻衣殿。法師住房,齋堂,居士寮房。 現主持上慧下定法師為中國佛學院畢業。法師出家十多年來依“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眾生即本覺,娑婆即寂光”之旨,興慈運悲,奉行四攝六度,將布施法落實在人間。游心凈土,關懷人間。督導四眾弟子廣泛參與救助孤寡殘障,困苦無助種種弱勢群體。 金泗度假山莊 金泗度假山莊建于2001年,位于醴陵市泗汾鎮鴨塘村,離城區18公里,緊鄰106國道,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F有水面854畝,山地374畝,田土18畝,漁池塘14畝,待開發山地2600畝。山莊內有休閑別墅、卡拉ok、釣魚、游船等多種娛樂設施設備。山莊漁塘年產水產品20萬斤。山莊還種植了大量無公害蔬菜、瓜果,養殖了雞、鴨、豬、羊等家畜。游客來此可享受久違農家生活。山莊以鴨塘水庫為中心,山青水秀,是以感受自然風光、品味鄉土文化、體驗農家生活為主要內容的特色旅游項目�,F已投入500多萬元,開發了水庫、山地、休閑漁池等共計1300余畝,建設休閑場所3400平方米,擁有游艇、摩托艇等較齊全的娛樂設施,獨特的農家風味使山莊在鄰近省市區小有名氣。每年接待游客3萬余人次 |
|